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12445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示范工程样板点设计细化指南变电站土建部分资料下载.pdf

建筑地面工程各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材料或产品的技术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5;

(2)采用有机胶结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3)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4)采用自流平、涂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也不应高于30。

6)铺设有坡度的地面应采用基土高差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铺设有坡度的楼面(或架空地面)应采用在结构楼层板上变更填充层(或找平层)铺设的厚度或结构起坡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

7)厕浴间、厨房和有排水(或其他液体)要求的建筑地面面层与相连接各类面层的标高高差最低不小于20mm。

8)各类面层的铺设宜在室内装饰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

活动地板面层应待抹灰2工程、管道试压等完工后进行。

(三)(三)施工工艺要点施工工艺要点1)基层:

(1)基层铺设的材料质量、密实度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2)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3)垫层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阶梯形,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m1.0m。

接槎处不应设在地面荷载较大的部位。

(4)当垫层、找平层、填充层内埋设暗管时,管道应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

(5)对有防静电要求的整体面层的基层,应清除残留物,将露出基层的金属物涂绝缘漆两遍晾干。

(6)基层的标高、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7)基层找平层水泥砂浆内,应掺入聚丙烯或尼龙-6纤维750-900g/m。

找平层养护需充分,但应避免大量浇水或蓄水的养护方法。

(8)基层应不超过6m设置分隔缝,缝宽20mm,用密封膏填实。

2)整体面层(包括水泥砂浆面层、自流平面层、环氧树脂涂料面层等)

(1)铺设整体面层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铺设前宜凿毛或涂刷界面剂。

硬化耐磨面层、自流平面层的基层处理应符合设计及产品的要求。

(2)铺设整体面层时,地面变形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大面积水泥类面层应设置分格缝,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基层;

B)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內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3)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

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4)水泥类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3(5)整体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南网2012版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质量验评标准3)板块面层(包括砖面层、花岗石面层和活动地板面层等)

(1)铺设板块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2)铺设板块面层的结合层和板块间的填缝采用水泥砂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配制水泥砂浆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B)配制水泥砂浆的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和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

C)水泥砂浆的体积比(或强度等级)用符合设计要求。

(3)结合层和板块面层填缝的胶结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4)铺设水泥混凝土板块、水磨石板块、人造石板块、陶瓷锦砖、陶瓷地砖、缸砖、水泥花砖、料石、大理石、花岗石等面层的结合层和填缝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时,在面层铺设后,表面应覆盖、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当板块面层的水泥砂浆结合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5)大面积板块面层(长度或宽度方向大于6m)的伸、缩缝及分格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6)板块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应符合南网2012版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四)(四)样板图片样板图片4板块面层地面(砖面层)板块面层地面(活动地板面层)5整体面层地面(自流平砂浆面层)1.2建筑顶棚建筑顶棚

(一)

(一)质量目标质量目标顶棚平整光滑、棱角顺直。

整体美观整洁。

(二)

(二)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涂料顶棚

(1)室外顶棚、易受潮的室内顶棚采用防水涂料和外墙腻子。

高压室涂料顶棚不采用批档。

(2)涂料涂饰均匀、粘结牢固,不得漏涂、透底、起皮和掉粉。

颜色均匀一致,无返碱、咬色,无流坠、疙瘩,无砂眼、刷纹。

(3)平整度偏差2mm。

(4)满足GB/T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有害物质限量和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

2)吊顶顶棚(包括铝合金板吊顶、复合PVC板吊顶等)

(1)饰面材料的材质、品种、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饰面板洁净、色泽一致,无翘曲、裂缝及缺损。

压条应平直、6宽窄一致。

龙骨采用厂家配套的轻钢龙骨,设计需明确吊杆材料规格。

(2)吊顶顶棚收边及压条需与吊顶材料一致。

(3)饰面板上的灯具、风口篦子等设备的位置合理、美观,与饰面板的交接吻合、严密。

角缝吻合,表面平整,无翘曲、锤印。

(4)当选用铝合金板吊顶时,其厚度0.8mm,面涂氟碳漆,暗扣式安装;

当选用复合PVC板吊顶时,其厚度8mm。

(5)满足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

(三)(三)施工工艺要点施工工艺要点1)涂料顶棚

(1)涂料采用环保乳胶漆,乳胶漆新能要求VOC含量100g/l。

(2)当基层采用批档处理时,其施工流程为:

3厚外加剂专用砂浆抹基面刮糙(或专用界面剂一道甩毛);

8厚1:

1:

6水泥石灰膏砂浆(内掺砼抗裂纤维)打底扫毛;

5厚1:

0.5:

2.5水泥石灰膏砂浆(内掺砼抗裂纤维)找平;

封底漆一道(干燥后再做面涂);

改性丙烯酸类聚合物乳胶漆二道。

(3)当基层采用不批档处理时,其施工流程为:

钢筋混凝土板底面清理干净抹平;

刮腻子二道;

封底漆一道;

(4)刮腻子前将顶棚清理干净,尤其是支顶模、固定顶埋线盒、固定预留孔洞模板的钉子,必要是要先对其进行防腐处理。

(5)梁柱边角需用石膏腻子修整找直,破损严重的要用高标号聚合物砂浆修补。

(6)涂料耐洗刷性(次)1000。

2)吊顶顶棚(包括铝合金板吊顶、复合PVC板吊顶等)

(1)吊杆、龙骨和饰面材料的安装必须牢固,吊杆应采用预埋铁件或预留锚筋固定。

(2)吊杆采用直径为8mm热镀锌螺纹吊杆,吊杆间距不大于1.2m,吊杆应通直并有足够的承载力。

当吊杆需接长时,必须搭接焊牢,焊缝均匀饱满并做防锈处理。

吊杆距主龙骨端部不得超过300mm,否则应增设吊杆,以免主龙骨下坠,次龙骨(中龙骨或小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

7(3)主龙骨吊点间距按设计推荐系列选择,中间部分应起拱,龙骨起拱高度不小于房间面跨度的1/200。

主龙骨安装后应及时校正位置及高度。

要控制龙骨骨架的平整度,首先应拉出纵横向的标高控制线,从一端开始,一边安装一边调整吊杆的悬吊高度。

待大面平整后,再对一些有弯曲翘边的单条龙骨进行调整,直至平整度符合要求为止。

(4)全面校正主、次龙骨的位置及水平度。

连接件应错位安装,安装好的吊顶骨架需牢固可靠,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吊顶前应先做排板,避免出现小半砖。

(四)(四)样板图片样板图片涂料顶棚8涂料顶棚实物图吊顶顶棚(铝合金板吊顶)9吊顶顶棚(复合PVC板吊顶)1.3室外室外踏步踏步

(一)

(一)质量目标质量目标面层坚实、平整、洁净,缝格顺直,排水通畅,无积水现象,面层坡度应向外坡。

(二)

(二)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面层不应有空鼓、松动、脱落、裂缝和污染的现象。

踏步齿角应整齐,防滑10条(槽)应顺直。

地面镶边用料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边角整齐、光滑。

2)板材铺设时面板压立板,平立面光洁度一致。

3)踏步与建筑物连接出及房屋转角处应设缝处理,缝的宽度应为10mm20mm,缝内应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4)踏步面层坡度应向外坡,坡比为0.5%。

5)踏步高度均匀分布,踏步高度不大于160mm,宽度一般不小于300mm。

每级踏步高度相差5mm,每个踏步两端宽度差3mm,表面平整度偏差2mm。

6)满足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三)(三)施工工艺要点施工工艺要点1)在铺贴面层前,应对砖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色泽等进行预选;

需要时,浸水湿润晾干待用;

勾缝和压缝应采用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颜色的水泥,并做养护和保护。

2)在水泥砂浆结合层上铺贴砖面层时,砖底面应洁净,每块砖之间、与结合层之间以及在墙角、镶边和靠柱、墙处应紧密贴合。

在靠柱、墙处不得采用砂浆填补。

3)铺贴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方可上人进行操作,但必须注意油漆、砂浆不得放在板块上,铁管等硬器不得破坏砖面层。

喷浆时要对面层进行覆盖保护。

(四)(四)样板图片样板图片11踏步断面效果图施工中的室外踏步外形1.4坡道坡道

(一)

(一)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表面洁净,颜色一致,无抹痕、裂缝、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水泥砂浆面层与下一层结合牢固,无空鼓,

(二)

(二)设计要求设计要求1)坡道坡度不得大于1:

6,坡道设置防滑凹槽。

2)坡道与建筑物连接出及房屋转角处应设缝处理,缝的宽度应为10mm20mm,缝内应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3)满足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124)坡道两侧宽出门边不小于300mm。

(三)(三)施工工艺要点施工工艺要点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应混用;

砂应为中粗砂,当采用石屑时,其粒径应为1mm5mm,且含泥量不应大于3%。

2)水泥砂浆的体积比(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体积比应为1:

2,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

3)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层,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层表面的浮土和砂浆应清理干净,施工前洒水润湿。

4)水泥地面施工前刷素水泥浆结合层的面积不宜过大,要随刷随铺水泥砂浆面层。

水泥地面面层要分三次压光成面。

5)水泥砂浆表面加做防滑凹槽,凹槽宽10mm,深5mm,或做金刚砂防滑线。

6)水泥地面施工完成12h左右开始养护,至少要养护7d。

(四)(四)样板图片样板图片坡道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