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来袁枚在给朋友送别的诗中写道:
“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他不就化用了那老和尚的话语吗?
袁枚将生活中积累的写作材料,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句,获得后世的赞誉,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材料的有机转化。
1.记叙文和议论文对材料的转化有什么不同?
【答案】
(1)手法不同。
同一材料,借助描写、叙述等手段加以扩展,就成了记叙文;
借助简缩、论证等手段,就成了议论文。
(2)侧重点不同。
材料在记叙文中是主体,而在议论文中需要提炼压缩,变成一个例证。
2.材料变成议论文中的例证,需要考虑哪几方面因素?
【答案】
(1)把握、交代清楚必要信息。
(2)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详略得当。
(3)突出相关内容,过渡自然。
3.材料根据文体和观点不同在转化时应注意哪几点?
【答案】
(1)善于运用“始发叙述”。
(2)学会使用“连接句”。
(3)灵活处理。
4.什么是“始发叙述”?
【答案】 始发叙述,指在阅读原材料的基础上,从写作需要出发,对原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后进行的叙述。
因为是用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叫“始发叙述”。
5.如何运用“始发叙述”?
【答案】
(1)要完全把握住关键信息,避免把话说得没头没脑。
(2)转述要加以选择,删除冗余信息。
6.如何巧妙使用连接句?
【答案】
(1)可以直截了当地进入论题,语言简洁。
(2)可以带有抒情色彩进入论题,语言恰当铺展。
7.怎样灵活处理材料?
【答案】
(1)将原始材料转化为一般人都具有或者可以理解的生活经验,表述更自由,更简单。
(2)妥帖自然,不着痕迹地将转述材料融入到论证中。
8.以“话题探究”中的《窗》为材料时,我们可以引出哪些观点?
举例说明我们转述材料时,怎样做到侧重点不同?
【答案】
(1)可以引出以下观点:
“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勤奋执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等。
(2)如以“贫困是一笔财富”为论点,转述时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外上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容。
之所以说“贫困是一笔财富”,是因为贫困能激励人们不断上进,改变生存环境。
技法 议论文材料的有机转化
[技法·
点拨]
一、简明扼要,适当概括
写作议论文,一般都会运用事实材料作为论据,因而需要必要的叙述交代。
但必须明确,议论文应以议论为主,文中的叙述是用来阐明道理的一种手段。
议论文中的叙述要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点到为止,不像记叙文里的叙述那样讲究完整具体、生动形象,甚至可用细描手法。
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月下江景图,然后又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表明了苏轼的人生观,景物描写细致,人物刻画形象。
而江西高考优秀作文《天平两端》中却是这样运用这则素材的:
拥有不是占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看着茫茫碧波,有客长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子却不以为然,咏出“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他不羡慕自然的恒远,不感伤生命的短促。
没有人能拥有恒久之身,没有人能占有自然的朝朝暮暮。
生命终将逝去,但此刻我们都拥有自然的每一处美丽。
所以,唯有摒弃占有的心思,正确对待不曾拥有的奢求,感恩已经拥有的东西,才能将此时拥有的幸福体验到极致。
这一段文字,叙述精练简洁,不拖不沾。
与苏轼《赤壁赋》中具体详尽的叙述相比,这个文段仅仅用了百十字,便将故事叙述得清晰而简洁。
要做到材料转述的简明扼要,概括、评析、补述是最常用的方法。
总之,议论文中的叙述是对所选用材料的简要描述,用语多简明概括,只要能让读者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即可。
避免细致用笔来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否则会叙议颠倒,材料就不能很好地为议论服务了。
二、围绕观点,把握重点
议论文中的材料,是为论述中心服务的。
中心论点一旦确定,材料就必须服从中心论点的频率。
因此,在将材料向例证转化时,要紧扣中心论点,恰当地对材料进行剪裁或变通,撷取最能证明论点的叙述角度,强调、突出或扩展与论点有关的方面,剔除与论点无关的部分,从而收到最佳的论证效果。
特别是对于那些内涵丰富、意义多元的材料,在转述时,更要认真辨析、细心斟酌,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侧面进行叙述,真正做到例证与论点高度一致。
否则,就会造成论据与论点相互游离,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如湖北高考优秀作文《请让自己“水”一点》中的片段:
俗话说:
“上善若水。
”水是世间最善之物,成得方,就得圆,载得万吨巨轮,也能浮起一叶扁舟,能哺育价值千金的珍珠,也能出产卑微的鱼虾,能成冰之坚,也能成汽之轻……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大熔炉的我们,不妨让我们“水”一点,像水一样随方就圆,不仅在繁杂的社会中创造辉煌,更可保持一身清白。
……
让自己“水”一点,要懂得低调,要厚积薄发。
水无处不在,看似平常,却最难以捉摸。
我们要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品质,让自己能低调处世。
世界上总不乏仇富者,然而微软的缔造者比尔·
盖茨却总是为人们所景仰,世界首富的地位,并没有让他养成高傲的性格。
他没有豪宅,没有豪车,他从不炫富,因而他在这个社会中得以财富与地位并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想让自己能有一番作为,就必然要像水一样,低调处世,不留棱角,能入方成方,入圆则圆……
让自己“水”一点,我们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水虽然可以入方成方,入圆则圆,但是水却有自己的品质,清则清,浊则浊,不能一概而论。
社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我们要随方就圆,但不能丢弃原则。
一代大师吴冠中烧画,可他的画在当世全都价格不菲。
他虽然替人作画,能任人指挥,却不会丢掉自己的原则,让劣画流传后世。
方圆之间,我们要进退有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丧失自我!
比尔·
盖茨和吴冠中的素材意义多元,内涵丰富,但考生在运用时紧紧抓住“让自己‘水’一点”这一点进行论述,材料剪裁得当,论述角度准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叙议结合,画龙点睛
写作议论文,在叙述事实材料作为论据后,还必须围绕论点对论据加以分析,挖掘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实现材料和议论的连接,使论据和论点紧密结合,水乳交融,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怎样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使事例和论点能够有机统一呢?
可以运用“始发叙述”,在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后,迅速由叙述转入话题或论点;
也可以恰当使用“连接句”,对材料进行适当评析,使上下文自然流畅,观点和事例不会脱节;
还可以灵活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让材料与观点有机地结合。
如河南优秀作文《和弦而歌》片段:
“和弦而歌”需要学习蚂蚁的团结。
当蚁群遇到大火阻断它们去路时,蚂蚁们会团结在一起,抱成一团,一同滚向这浓浓大火中,无论火苗蹿得有多高,火舌吐得有多欢,它们的决定依旧毅然决然。
大火虽然烧焦了最外层的“勇士”,但更多的蚂蚁们获得了安全。
蚂蚁们深知“和弦而歌”的艺术,团结使它们足够强大来抵抗外界灾难。
我们的确应该向这些动物学习,而不应该向一起寒窗苦读数载的同窗好友们伸出我们罪恶的毒手,不懂得“和弦而歌”的我们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永远无法找到生命的绿洲。
考生对“蚂蚁团结抵御外界灾难”的故事进行了简单叙述,并对这个事例进行了评析,对它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和弦而歌”进行了议论,叙议结合,点明了题意,揭示了文章主旨,使材料和观点有机结合了。
四、因文制宜,详略得当
在写作议论文时,为了把道理阐述得更加深入透辟,一篇之中往往要用到多则事实材料。
在叙述这些材料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因文制宜,根据表达论点的需要,在坚持准确严密、简洁明快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疏密相间。
一般说来,主要的材料要详叙,次要的材料可略叙;
读者有所了解或容易接受的材料可以略,而读者感到生疏或难于把握的材料则应该详。
[真题·
验证]
一、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