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99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docx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指数”评估指标

体系

两山指数”是量化反映两山”建设水平,表征区域生态环境资产状况、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

化程度、保障程度,服务两山”基地管理的综合性指数。

两山指数”作为两山”基地后评估和动态

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主要包括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建立长效机制三方面。

两山指数”

用于引导两山”基地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建设方向,相关指标及指标目标值不作为两山”基

地遴选门槛。

省生态环境厅另行发布两山指数”评估技术导则,具体明确两山指数”评估方法、指标权重、等级划分等,规范引导两山”基地评估管理。

"两山指数”评估指标

目标

任务

序号

指标

目标参考值

构筑绿水青山

环境质量

1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完成上级规定的改善目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剔除地质因素、调水因素等影响)

3

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水的比例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4

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水的比例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5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5%

6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95%

生态状况

7

林草覆盖率

丘陵区>40%

平原区>16%

8

物种丰富度

稳定提高

 

目标

任务

序号

指标

目标参考值

9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不减少

10

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稳定提高

推动两山”转化

民生福祉

11

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

稳定提高

生态经济

12

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13

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

值比重

稳定提高

14

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生态补偿

15

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稳定提高

社会效益

16

国际国内生态文化品牌

获得

17

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

>95%

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创新

18

两山”基地制度建设

建立实施

19

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建立实施

资金保障

20

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3%

指标解释:

1.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比例。

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

—2012)。

计算公式: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天)

=X100%

全年有效监测天数(天)

注:

行政区域内完成国家、省、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规定的改善目标。

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部门。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川类标准、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川类标准的水源地个数占水源地总个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的水源地个数(个)

=X100%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个数(个)

注: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千吨万人以上规模的水源地。

可提供详实的监测分析报告和有关

基础数据,并由生态环境等部门提供证明或意见,以剔除地质因素、调水因素等影响。

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

3.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水的比例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国、省、市控考核断面(具有责任归属的断面)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比例是否达到考核要求。

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部门。

4•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水的比例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水标准的监测点位数量占监测点位总数量的比例。

地下水质量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分为五类,确保水质达到或优于

川类比例稳定或提高,地下水质量整体呈稳定或持续改善趋势。

计算公式:

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水的比例(%)

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水的监测点位数量(个)

=x100%

监测点位总数量(个)

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

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占受污染耕地面积的比例,执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方法(试行)》。

计算公式: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平方公里)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X100%

受污染耕地面积(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

6•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面积,占行政

区域内全部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面积(平方公里)

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总面积(平方公里)

X100%

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

7.林草覆盖率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森林、草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

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

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

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草地面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执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

—2017)。

计算公式:

森林面积(平方公里)+草地面积(平方公里)

林草覆盖率=x100%

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

注:

若行政区域内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以上,指标核算时的国土总面积应为扣除水域

面积后的面积。

原则上按区域主要地貌类型对应的目标值考核,当行政区域内平原、丘陵面积占比

相差不超过20%时,按照平原、丘陵加权目标值进行考核。

数据来源:

统计、林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

8.物种丰富度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物种数目的多少,是反映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的重要指标。

数据来源:

林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

9.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指标解释:

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洋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要求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主导生态功能不降低。

数据来源: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

10.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反映区域内生态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绿水青山的重要表征。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与福祉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价值和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

计算公式:

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亿元/平方公里)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亿元)

=x100%

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

自然资源、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部门。

11.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统计口径内,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收入占居民人均总收入的比率,是衡量居民从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获益情况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以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或独立调查机构通过抽样问卷调查所获取指标值的平均值为考核依据。

该指标生态产品产值指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能够直接转化的价值,主要包括农、林、畜、水产品、碳汇交易以及农家乐、渔家乐旅游等收入。

计算公式:

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

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收入(元)

=x100%

居民人均总收入(元)

数据来源:

统计、农业农村、林业、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或独立调查机构。

12.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是反映绿色、有机农

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

绿色、有机农产品按国家有关认证规定执行,产品涵盖种植业、渔业、林

下产业及畜牧业等。

例如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中药材种植等。

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产地

环境状况,应达到《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332—2006)和《温室蔬菜产地环境

质量评价标准》(HJ/T333-2006)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

计算公式:

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当年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万元)

=X100%

当年农业总产值(万元)

数据来源:

农业农村、林业、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统计、市场监管等部门。

13.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生态加工业产值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是反映生态加工业发展状况

的主要指标。

其中生态加工业主要包括依托生态资源衍生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

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矿泉水生产等。

计算公式:

当年生态加工业产值(万元)

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X100%

当年工业总产值(万元)

数据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等部门。

14.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生态旅游收入对服务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是反映生态旅游业发展状况

的主要指标。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为准则,

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

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

计算公式:

当年生态旅游收入(万元)

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X100%

当年服务业总产值(万元)

数据来源:

文化和旅游、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等部门。

15.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生态补偿类财政收入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率,是反映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转化的主要指标。

生态补偿类财政收入包括中央转移支付、省级转移支付及地区之间横向补偿。

计算公式:

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当年生态补偿类财政收入(万元)

=x100%

当年财政总收入(万元)

数据来源:

财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

16•国际国内生态文化品牌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获得的以环境友好和生态优势为显著特点的,具有生态文化内涵、生

态文化影响力及附加吸引力的国际国内品牌识别,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

数据来源:

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等部门。

17.“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

指标解释:

指行政区域内公众对“两山”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该指标采用“两山”基地建设评估工作组现场随机发放问卷与委托独立的权威民意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以现场调查与独立调查机构所获取指标值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现场调查人数不少于行政区域人口的千分之一。

调查对象应包括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人群,充分体现代表性。

数据来源:

问卷调查、独立机构抽样调查。

18.“两山”基地制度建设

指标解释:

指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