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_精品文档资料下载.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8920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_精品文档资料下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_精品文档资料下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_精品文档资料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_精品文档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_精品文档资料下载.pdf(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_精品文档资料下载.pdf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及特点我国城市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的计划经济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

二是从1979年开始到现在,即改革开放阶段。

这个时期,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中国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仍低于同期世界的城市化水平。

此阶段城市化水平的飞速提高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一方面是大中城市由于人口过于密集,带来水资源、交通、空气污染等环境和资源紧缺等问题,另一方面许多小城镇出现了准城市化现象,即许多小城镇人口规模虽然达到城市人口规模要求,但基础设施仍很落后,废水和垃圾处理率几乎为零。

在此条件下,乡镇工业化过程又很粗放,致使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出现了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等问题。

可以说,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主要源自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小城镇缺乏基础设施的保障,出现了工业无序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中城市则由于人口急剧膨胀,引发生存环境容量危机和资源匮乏等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

据预计,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这意味着每年城市化率增长1%左右,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问题将不得不使人们思考未来中国城市化应该走的道路和对现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伴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一些城市陷入了交通堵塞、住房短缺、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等困境,这些“城市病”虽不是中国所独有,但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发展过程中却表现得尤为明显。

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是附在中国城市肌体上的“病灶”和“毒瘤”,严重制约着中国城市的健康发展。

城市的生态环境“病灶”突出表现在一下方面:

一是空气污染。

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污染强度明显高于农村,其中以特大型和大型城市表现最为突出。

同等规模城市的空气质量又因工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所处地区气候特征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总体来说,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大城市重于小城市,中西部重于东部,部分沿海城市的空气质量保持了较好的水平。

二是水污染。

中国城市水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城市河段的水质污染严重。

城市河流的污染程度表现为北方重于南方,工业较发达的城镇附近的水域学习与研究24学理论20087学习与研究污染明显加重,污染型缺水的城市数目不断上升。

城市河段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

随着我国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负荷却呈上升之势,已和工业废水污染平分秋色,在有些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中,生活污水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近年来,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愈发突出,农药、化肥的低效使用,导致氮、磷大量流失于湖泊和土壤,使得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

三是生活垃圾污染。

近年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中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其中约200多座城市处于垃圾污染重围之中。

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大环境污染之一。

而就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而言,填埋占80%,堆肥占19%,焚烧仅占1%。

但由于城市垃圾实际处理率较低,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还不到10%。

随意堆放的垃圾,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已构成严重的威胁。

城市化进程中控制环境污染的政策措施中国城市化进程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应对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是摆在中国城市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两会”提出“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保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1、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基础。

在城市化进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层面。

各城市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人口状况、发展水平和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制定发展目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保护城市环境、控制环境污染的基础性工作。

2、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

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环境设施投资多元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和服务专业化,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

3、加强城市环境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和生态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遏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多发的势头,最关键的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强对环境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建立健全环境风险监督管理体制,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高风险行业(石油、化工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构建有效的国家环境风险管理的政策体系是城市环境保护的有力保证。

4、严格执行规划环境评价。

中央和地方的各级环保部门是综合管理区域环境资源的“阁员”,通过提出环境保护战略,贯彻执行国家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等实现对城市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规划环境评价,环保部门要在其中发挥参谋和保证作用。

5、加大环境保护政策的刺激力度。

在现已实施的环境政策和措施中,有些是由于刺激力度太小而不能发挥功效,而有些是在设定上高估了政策本身的功能,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政府部门应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设计并采用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为避免“环境违法成本低、环境执法成本高”现象的继续,应加大政策刺激的力度,使其真正具有奖惩意义。

6、依靠技术革新提高能源效率。

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消耗比重、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政府应实施优惠贷款、减免税收、政府补贴等政策,鼓励水电、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针对北方城市采暖期燃煤导致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应逐步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来替代燃煤采暖。

技术革新是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基础,应努力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作者单位:

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责任编辑/陈雅莉)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