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8498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市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9300195Word格式.docx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5.如图为人细胞(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正常分

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D.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6.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分别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7.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

AaBbEe),则子代肤色的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中等肤色占子代的比例为多少?

A.7,5/16B.9,1/8C.9,5/16D.7,1/8

8.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羽毛的相对性状芦花和非芦花是由一对位于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任意两只非芦花鸡杂交都只能得到非芦花鸡。

为了帮助养殖户在雏鸡时根据羽毛特征即可区分鸡的雌雄,选用的杂交方式为()

A.雌性芦花鸡与雄性非芦花鸡交配B.芦花鸡自由交配

C.雄性芦花鸡与雌性非芦花鸡交配D.非芦花鸡自由交配

9.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合品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品系②~⑥均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纯合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品系

②果皮

③节长

④胚乳味道

⑤高度

⑥胚乳颜色

性状

显性纯合子

白色pp

短节bb

甜aa

矮茎dd

白色gg

所在染色体

Ⅰ、Ⅳ、Ⅵ

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不能选择②和③作亲本

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⑤和⑥作亲本进行杂交

C.如果玉米Ⅰ号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转移到了Ⅳ号染色体上,则这种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重组

D.选择品系③和⑤作亲本杂交得F1,F1再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

1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不需要相等

B.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

C.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甲、乙重复3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依次为50%、25%

1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和基因B均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比例不可能为

A.2∶1B.5∶2C.4∶2∶2∶1D.8∶3∶3∶1

12.下列几种基因型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异常配子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个体基因型

配子基因型

染色体异常移动发生时期

A

Dd

D、D、dd、无D或d

减数第一次分裂

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

C

XaY

XaY、XaY、无性染色体

D

AaXBXb

AAXBXb、XBXb、a、a

13.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

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C.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D.该病可通过测羊水中酶的活性和B超检查来进行产前诊断

14.下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

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

15.噬菌体侵染细菌是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

B.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③后进行放射性检测,悬浮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很可能是操作②有误

D.细菌最终裂解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大多数含有放射性32P

16.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

B.据图推测,-RNA和+RNA均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过程②需要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D.-RNA和+RNA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

1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中,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任一细胞的细胞核内

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

C.④⑤过程可同时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D.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8.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植株后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不能形成可育配子④能形成可育配子⑤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⑥一定是纯合子

A.①⑤⑥B.①④⑤C.②⑤⑥D.①③⑥

19.下图为普通小麦(6n=42,记为42E)与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M)杂交育种过程,其中长穗偃麦草的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的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是随机移向细胞两极。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6、7

B.①过程只有通过秋水仙素诱导萌发的种子和幼苗才能实现

C.③过程利用辐射诱发染色体易位和数目变异后实现

D.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数目为3M或4M

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⑥⑦

21.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

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1%

22.如图中的A、B、C表示三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

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其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23.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A液增多,C液减少

B.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

C.2处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

D.A液中的0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

24.下列有关生理过程,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

B.神经递质受体的合成过程

C.骨胳肌产生的乳酸与酸碱缓冲物质中和反应

D.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氨基酸

25.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

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手部感受器  ④脊髓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  ⑥脑

A.③①⑥②④⑤B.③①⑥④②⑤C.③①④⑥②⑤D.③⑥④①②⑤

26.下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协调作用,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7.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代表神经元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