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07595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1、上下游行业价格波动风险9

2、行业竞争风险10

3、行业政策风险10

4、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11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11

1、资金壁垒11

2、客户认证壁垒11

3、品牌与销售渠道壁垒12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2

1、有利因素12

(1)产业政策的支持12

(2)国内需求持续增长13

(3)全球化采购趋势13

2、不利因素14

(1)缺乏规模效应、行业集中度不高14

(2)缺乏核心技术14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中: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行业产业政策,研究并拟订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行业标准及准入条件,推进工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指导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负责开展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政策,进行信息统计和提供信息咨询、国际交流服务,进行自律管理项工作。

通过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政策法规相关意见和建议。

2、行业监管体制

我国汽车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会同行业自律组织等建立起来的监管系统。

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制定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行业准入及投资项目以核准和备案方式进行管理和控制;

工信部通过发布《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对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依照《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对汽车生产和销售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此外,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家认监委、环保部、公安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亦将依照有关规定对汽车行业生产、销售、使用的不同环节进行协同管理和监管。

目前汽车行业内普遍推行ISO/TS16949质量标准,即“质量体系汽车供货商—应用ISO9001:

1994的特殊要求”。

该标准是由美、法、德、英等国的汽车工业部门联合起草,为了协调国际汽车质量系统规范,由世界上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及行业协会于199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称为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

其目的是适应汽车工业全球采购的要求,减少汽车零部件及材料供货商为满足各国质量体系要求而多次认证的负担,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ISO/TS16949的推行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二、行业规模与发展前景

1、汽车零部件行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处于汽车行业产业链条的中间环节,上游为钢铁、橡胶、塑料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业及售后服务行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零部件采购系统的建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实现了产销、出口、效益、投资的稳定发展,行业总体运行良好。

据WIND统计,2010年1-11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8,149,230.80万元,累计同比增加40.70%;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9,609,440.00万元,累计同比增加42.32%;

完成利润总额11,932,321.30万元,累计同比增加60.17%。

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出口交货值出现负增长。

2009年后出口交货值回归稳步增长态势,出口比例逐年提高。

虽然2012年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出口交货值的增速有所降低,但2011年至2014年期间的出口交货值增速基本维持在10%以上。

进入2015年上半年,由于受到主要出口目的国市场竞争加剧、人民币汇率上升、全球经济环境较为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2015年1-5月的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百分率下降至1.29%。

据WIND统计,2015年1-5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22,570,901.30万元,累计同比增加8.12%;

实现利润总额8,798,267.20万元,累计同比增加11.20%。

进入“十二五”以来,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从2011年末的22.52%下降至2014年末的13.06%;

而另一方面,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有所提升,从2011年末的8.38%增长至2014年末的16.12%。

由此看出,进入“十二五”以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仍存在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在销售利润率方面,据WIND统计,201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3.80%;

在这之后,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低迷的宏观环境导致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呈现下降局面,2012和2013年汽车零部件的销售利润率为10.7%和10.9%,但在2014年这一数值有小幅增长,达到11.70%,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利润率仍呈现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总方向,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品牌国内份额,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以汽车电动化和动力混合化两大技术结合为标志,进行产品换代与产业升级。

相关国家政策利好环境将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升级改造,有利于该行业快速有序的发展。

若与国内汽车整车行业的发展相比,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尽管国内从事汽车零部件的企业逐年上升(截至2015年5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共11,852家),但与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相比,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行业内普遍存在投资不足、资金分散、规模较小的情形,产品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汽车整车制造业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汽车整车厂商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主要客户,汽车整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必然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有着直接且显著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我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有效带动上游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

在保有量方面,根据WIND统计,2006年至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从2006年的49,847,807辆增加至2013年的137,406,846辆;

2014年汽车保有量大幅跃升至264,000,000辆,预计在未来几年这一数值仍将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趋势。

这说明我国汽车行业蕴藏着较大的消费需求,市场环境向好。

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人均汽车拥有量,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距较远,这说明我国的汽车行业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在销售利润率方面,根据WIND统计,我国汽车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005年之后保持稳中有增,这说明汽车行业的利润形成机制已经较为成熟,该行业仍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

在产销量方面,我国汽车的产量和销量整体均呈现增长的趋势。

根据WIND统计,2014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实现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同比增长7.26%与6.86%。

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汽车制造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汽车产销量增长率出现较大回落。

2009年至2010年期间由于包括汽车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等一系列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出台以及我国经济环境逐渐回暖,汽车产销量增长较为迅猛。

2011年至2012年期间由于国家汽车购销鼓励政策的退出、北京等一线大城市的汽车限购政策出台以及用车成本的提高,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放缓。

直到2013年国内经济进一步回温,汽车产销量和增长率均稳步回升,2013年末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211.68万辆与2,198.41万辆,首次突破2,000万辆大关。

进入2014年后,我国汽车产销量仍保持稳定的增长。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广阔,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和利润空间。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汽车产业仍将拥有较好的发展势头,进而带动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

三、行业风险特征

1、上下游行业价格波动风险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作为汽车产业的中间环节,其价格容易受到上游原材料行业波动和下游汽车整车产品价格波动双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若原材料价格大涨,则会导致业内企业较大的经营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汽车产能的不断增加,我国汽车市场已逐步发展成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种形势下,汽车整车价格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倘若汽车整车厂商通过降低相关零部件采购价格的方式转嫁自身竞争压力,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2、行业竞争风险

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

此外,国内企业研发能力薄弱,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国内企业在中低端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行业竞争力,但利润率较低。

随着国外知名企业不断进入国内市场,挤占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3、行业政策风险

在国家一系列支持鼓励性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汽车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然而在汽车产销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由此产生的环境及交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我国政府严格限制新的整车投资企业和项目,相关政策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未来国家的政策变化亦将增加该行业的不确定性。

4、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

汽车的生产与销售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而作为其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亦与宏观经济环境联系密切。

当宏观经济向好时,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较为景气;

反之,则会导致汽车消费增长放缓,从而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资金壁垒

先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需配备昂贵生产及检测设备,需具备与客户产品同步升级更新的工艺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业内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设备、投资于项目研发;

此外,客户及时交货的要求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营运资金和较强的筹资能力,并能在财务安排方面持续保持一定的弹性。

2、客户认证壁垒

该行业内企业面对的客户通常是各个行业中的优势企业,这些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产品的品牌,对其配套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认证标准,涵盖了配套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人力资源、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企业管理、财务状况、资信等级、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从认证开始到产品试样平均需要一年左右,试制产品投放市场后需经过一定的反馈期,在各方面达标的前提下,才会进入批量生产过程。

进入龙头企业的采购链,则需经历更严格的认证过程。

只有在具备上述相应的关键资源要素后,才有可能获得客户认证的机会。

3、品牌与销售渠道壁垒

随着行业的发展进步,客户在无法区分各产品各项具体性能优劣的前提下,只有通过企业知名度的不同来为购买提供决策依据。

但是,良好知名度的塑造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知名度的建立是企业产品质量、品牌文化、研发力量、工艺技术、管理服务和营销服务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体现。

同时,新进入者由于时间较短,产品本身的技术和性能无法与现存企业的产品相比,售后服务更是软肋,美誉度相对较低。

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需要企业在长期的建设、经营中逐步积累。

因此,企业知名度与销售渠道是本行业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