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687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1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docx

青岛市20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赛项

 

2018年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

二、竞赛目的

赛项通过对零部件测绘、手工绘图、CAD成图、三维建模、装配专业知识与技能、质量控制、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等能力的全面考核来检验选手岗位综合技能水平。

赛项借鉴了世界技能大赛同类竞赛项目的竞赛规程与评分标准,引入企业典型生产项目案例,对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导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使之不断与生产实际及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到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相统一,从而改变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做、学、教”一体化。

三、竞赛内容

竞赛时间:

连续4小时。

竞赛内容:

给定某机械部件或装置产品装配实物,要求:

完成该产品或装置的测绘,徒手绘制指定零件的草图,用竞赛软件绘制该部件或装置的装配图和各零件的零件图、完成各零件的造型及其三维装配。

给定部件或装置中的某零件图纸及尺寸,要求:

通过对给定尺寸的零件的综合检测,完成零件的质量检测报告,得出零件质量的合格性。

通过观察实物,了解部件或装置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零件缺点进行必要的改进或优化,使该零件的结构更为合理和完善。

1.参赛选手使用技术文件中指定的拆装工具,依次拆卸各零件,并在零件上贴上标签,编写零件编号,记录零件名称和数量;

2.参赛选手使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测量工具,选择正确的基准,机械部件或装置中的若干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并徒手绘制零件草图,严禁使用尺寸和形状记忆工具,如相机、胶泥、印台等;

3.利用竞赛软件,绘制给定机械部件或装置的机械加工零件图;

4.利用竞赛软件,绘制给定机械部件或装置的装配图;

5.利用竞赛软件,对给定机械部件或装置的所有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构建装配体模型。

6.给定机械部件或装置中某一零件及其已知尺寸,要求:

选手对零件进行综合检测,在质量检测报告上填写测量数据,并通过与已知尺寸比较,得出零件质量合格性及处理措施的结论;

7.根据给定机械部件或装置的性能、用途及工作原理,结合装配关系、结构特点与外部工作环境,按照限定条件,对给定机械部件或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包括设计某一缺失零件或修改若干零件的尺寸或修改某一零部件的材料、结构工艺性等提出改善建议);

8.根据任务书中装配图及任务要求给定的若干零件的尺寸精度、配合精度与几何精度条件,在相应零件图及装配图上正确标注。

成绩构成:

团体成绩由零件测绘与计算机绘图(54%)、二维装配图(21%)、三维设计与装配(25%)和职业素养(5%,采用倒扣制,从总分中扣除)四个模块构成。

四、竞赛方式

1.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每校限报4个参赛队。

2.每个参赛队2名选手组成,其中一人担任队长。

3.每支参赛队的2名选手需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竞赛任务,具体分工由各参赛队自主决定。

五、竞赛流程

(一)竞赛日程

赛项的竞赛日期,由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及承办单位统一确定具体时间。

(二)竞赛流程

1.比赛当日的竞赛流程

图1竞赛流程图

六、竞赛赛卷

1.与赛项规程一起公布的样题与实际赛题考核的知识点、技能点、答题形式完全相同。

2.开赛前10天公布赛项专家工作组编制的赛题,赛题的变动率不超过超过30%。

3.正式赛卷在比赛由裁判长和相关人员抽取正式赛卷与备用赛卷。

4.举行赛前说明会对竞赛题型、结构、考点、评分、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和答疑。

七、竞赛规则

(一)参赛资格

1.参赛选手须为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或五年制高职中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的全日制在籍学生。

2.参赛选手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

3.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本赛项一等奖的选手,不能再参加本赛项的竞赛。

(二)报名要求

1.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选手所在学校于本赛项开赛5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核实后予以更换。

参赛队可进行缺员比赛,须上报大赛执委会备案。

2.专家组负责参赛学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并保存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以备查阅。

(三)赛前准备

1.熟悉场地

(1)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日程安排各参赛队统一有序的熟悉操作竞赛场地。

(2)熟悉场地时不发表没有根据以及有损大赛整体形象的言论。

(3)熟悉场地时必须严格遵守大赛各种制度,做到严谨、有序,严禁拥挤、喧哗,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领队会议:

比赛日前一天下午15:

00-15:

30召开领队会议,由各参赛队伍的领队和指导教师参加,并抽取参赛号。

3.文明参赛要求

(1)竞赛现场提供计算机、竞赛软件与测绘机械部件或装置等,选手可自带一本工具书(如机械设计手册、国家标准)入考场,不得携带其他任何纸质资料和存储工具,如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违纪、舞弊等现象,经裁判组裁定取消比赛成绩。

(2)参赛选手必须将全部数据文件存储至计算机指定盘符下,不按要求存储数据,导致数据丢失者,责任自负。

(3)参赛队按照参赛场次进入比赛场地,利用现场提供的所有条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

(4)比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

(5)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不安全操作和野蛮操作,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若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不予延时,情节特别严重者,由赛项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最高至终止比赛),并由裁判长上报赛项执委会;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赛项裁判组视具体情况做出延时处理。

(6)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报裁判员批准,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比赛相关工作。

(7)裁判长在比赛结束前15分钟对选手做出提示。

裁判长宣布比赛结束后,选手应立即停止各项工作并等待收卷裁判员收卷(答卷、存盘等工作须在竞赛时间内完成)。

(8)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加密裁判在作品的指定位置上做好标记,以便做好检验、评分和保密工作。

(四)正式比赛

1.选手在参加比赛检录入场时,依次检录,抽取比赛机位号。

选手在比赛赛位抽签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后,统一进入赛位准备比赛。

2.比赛机位号抽签确定后,选手不准随意调换。

3.机位号不对外公布,抽签结果密封后由保密裁判交保密室统一保管,在评分结束后开封统计成绩。

4.赛场提供已安装正版竞赛软件的计算机,并提供备用计算机。

所有计算机的USB接口、光驱等设备均已贴封条,参赛选手不得撕毁封条,如经发现,立即取消选手比赛资格。

5.参赛选手在赛前30分钟到达赛场集合,凭学生证和身份证接受检录,抽取机位号;赛前15分钟统一进场,在对应的机位上对软、硬件竞赛设备进行确认,完成竞赛任务。

比赛开始15分钟后不得入场。

6.参赛选手不得携带任何存储设备、笔记本电脑、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以及其他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进入赛场,否则取消选手比赛资格。

7.参赛选手必须在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后才能进行比赛。

竞赛结束前将文件按要求存档。

8.比赛过程中选手不得随意离开机位,不得与其它组选手交流或擅自离开赛场。

如遇问题时须举手向裁判员示意,否则按违规行为处理。

9.比赛过程中只允许裁判员、工作人员进入现场,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警示。

若因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比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比赛。

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如果确定为设备故障问题,赛项裁判组将酌情给予延时。

10.比赛结束前15分钟,裁判长提醒选手比赛即将结束。

比赛结束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保存结果须经裁判员检验,选手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任务书、赛卷不得带出赛场。

11.参赛选手若提前结束竞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并且配合工作人员完成竞赛结果的确认工作,裁判员记录竞赛终止时间。

12.比赛结束后,裁判和工作人员检查选手使用的计算机,如有异常,须向裁判长报告,由裁判组裁定参赛选手成绩是否有效。

13.裁判组对有效答卷及时评定成绩,做到客观、公平、公正。

(五)成绩评定与公布

1.组织分工

(1)裁判组实行“裁判长负责制”全面负责赛项的裁判管理工作并处理比赛中出现的争议问题。

(2)裁判员根据比赛需要分为检录裁判、加密裁判、竞赛现场裁判、评判裁判、数据录入裁判。

(3)监督组对裁判组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并对竞赛成绩抽检复核。

(4)仲裁组负责接受由参赛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2.成绩管理程序

参赛队的成绩评定与管理严格按程序进行,见成绩管理流程图。

图2成绩管理流程图

3.成绩公布

裁判长对成绩数据审核后,将成绩打印,经赛项裁判长、仲裁组和监督组审核无误后签字、公布。

八、竞赛环境

符合竞赛要求的计算机机房或实训场地,每支参赛队拥有独立的工位,工位面积不小于4㎡,并在工位桌面上配备放置测绘零件的橡胶垫。

竞赛场地设置竞赛区、现场裁判休息区、专家组巡视区、医护人员急救区等场所。

九、技术规范

本赛项依据相关国家职业技能规范和标准或ISO标准,注重考核基本技能,体现标准程序,结合生产实际,考核职业综合能力,并对技能人才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赛项涉及的技术规范如表-1

表-1零件测量技术规范

类别

内容

要求

测量技术

长度尺寸测量

能使用各类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中心距游标卡尺等量具测量零件的长度、宽度、深度、高度、中心距等尺寸。

轴径测量

能使用各类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量具测量零件的轴径尺寸

孔径测量

能使用各类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等量具测量零件的孔径尺寸

圆弧测量

能使用R规,采用透光法测量圆弧尺寸。

偏心测量

能使用各类游标卡尺或采用打表法测量轴、盘套类零件偏心距

锥度、角度测量

能使用万用角度尺测量角度或锥度。

螺纹测量

能使用公法线千分尺或螺纹样规测量三角螺纹、T型螺纹

直齿圆柱齿轮测量

能使用公法线千分尺、齿距仪等量具测量齿轮

专业基础

机械制图知识

图纸幅面与格式、标题栏、比例、字体和图线及尺寸标注;轴、套、盘、叉架及箱体类零件图、标准件、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测绘技术等。

机械加工知识

轴、套、盘、箱体等零件的常用机械加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机械基础知识

各类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各类机械机构的运动原理、结构特点等。

软件操作

二维软件操作技术

常用绘图与编辑命令、参数化绘图、视图操作与图层控制、文字输入、表格绘制、尺寸与尺寸公差以及几何公差标注、图块与外部参照、图纸的打印输出及外部的交互等。

能根据国家标准与赛题要求设置工程图式,熟练掌握工程图标注工具,视图表达方法,包括基础视图、投影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各类断面图,尺寸、明细栏、引出序号等标注工具。

三维软件操作技术

能熟练操作软件的基本建模工具,如拉伸、旋转、扫掠、放样、加强筋、拔模、曲面等。

能熟练将零部件组合,装配成组合体,并能对零部件进行约束、联接等操作。

同时,本赛项还采用以下技术标准、规范及参考工具书:

(一)《机械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

(二)《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GB/T4458.1-2002

(三)《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断面图》GB/T4458.6-2002

(四)《机械制图尺寸注法》GB/T4458.4-2003

(五)《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4458.5-2003

(六)《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GB/T1182-2008/ISO1101:

2004

(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