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539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音乐史复习文档格式.docx

8.早期的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和第斯康特。

多声部复调音乐:

①奥尔加农:

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这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被称为奥尔加农。

②第斯康特:

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运用节奏模式,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局的结构特征。

③孔杜克图斯④克劳苏拉⑤经文歌:

上方声部加上了歌词的克劳苏拉。

9.法国的游吟诗人被称为:

特罗巴多或特罗维尔,发源地:

普罗旺斯,歌曲以爱情题材为主(康佐、晨歌、田园歌)。

10.新艺术:

14世纪初,法国音乐在理论、作曲技巧和音乐风格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与古艺术比:

变革与守旧、创新与维护传统的冲突。

11.兰迪尼终止(定义):

是13-15世纪六度到八度终止式的变化处理。

(导音下行进Ⅵ再到主音)

12.文艺复兴时期: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

迪费、班舒瓦。

(15世纪初)弗兰德乐派代表人:

奥克冈、若斯坎、拉絮斯。

(15世纪中后期)罗马乐派(16世纪中叶)帕勒斯特里那。

威尼斯乐派(16世纪下半叶)。

13.意大利牧歌(名词解释):

①时间:

16世纪②是一种多声部世俗性音乐体裁,题材广泛,主要是通谱歌形式,音乐风格结合了主调和复调③运用更用绘词法以及不常见的和声④歌词内容主题严肃,格调高雅⑤场合主要是高层次社交场合⑥代表人:

蒙特威尔第、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

14.巴罗克时期风格特点:

精密的雕刻、弯曲的线条、夸大的装饰。

15.通奏低音:

巴罗克时期,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

也叫数字低音,①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②一个位于上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

16.歌剧:

17世纪产生意大利佛罗伦萨,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悲剧。

第一部歌剧《达夫尼》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尤丽迪茜》;

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奥菲欧》(曼图亚上演)——蒙特威尔第。

17.清唱剧——《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卡瓦里埃利)

18.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

19.大型声乐体裁:

①歌剧、②清唱剧(巴罗克时期,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只唱不演,内容以《圣经》题材为主。

代表人物:

卡里西米)、③康塔塔(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不一定是宗教题材,有角色划分,创作中心罗马,代表人物:

斯卡拉蒂)、④受难乐(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的体裁。

巴赫)

20.巴罗克时期器乐协奏曲:

大协奏曲(独奏组成的小组与较大的乐队之间互相抗衡)、独奏协奏曲(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组成的)、乐队协奏曲(一个弦乐队家通奏低音)。

21.拉莫——《和声学》1722年在巴黎出版,标志着复调音乐进入主调和声音乐。

(*打破了传统法则,使用远关系转调,减七和弦、二度音程,重视合唱,舞蹈音乐占有重要地位,亦是他作品最优美的地方;

他的歌剧类似于后来的交响诗,预示着歌剧的剧情,甚至出现了歌剧主题。

管风琴家、理论家、宗教音乐作曲家。

对比:

吕利——法国歌剧代表,中间插入大量的舞蹈场面,结构与意大利相反,慢-快-慢豪华布景。

22.斯卡拉蒂将古钢琴音乐推向高峰,钢琴奏鸣曲贡献最大。

他的键盘奏鸣曲都是单乐章的。

23.亨德尔:

歌剧:

《塔莫拉诺》、《奥兰多》清唱剧《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器乐《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选择题

24.创作比较:

巴赫与亨德尔——简答题

巴赫

亨德尔

体裁:

宗教音乐

世俗音乐

复调音乐

主调音乐

除歌剧外的所有体裁

主要写歌剧、清唱剧

风格:

宗教气质

音乐热情、亲切

变化音多

主调和声、自然音阶大小调

复调音乐推向高峰

开创了主调和声时代

既有横向旋律又有纵向复调

 

25.古典主义时期风格特点:

优美、典雅、活泼、乐观。

(自己总结)

26.“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

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情感风格。

27.格鲁克改革与瓦格纳改革——简答题

格鲁克改革:

核心:

歌剧是种音乐戏剧,歌词必须为戏剧服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美的伟大原则。

戏剧化、反对炫技。

改革场所:

法国,对象是意大利。

作品:

《奥菲欧与尤丽迪茜》、《阿尔采斯特》、《伊菲姬在奥利德》。

歌剧改革要点:

①要求剧情简洁,歌词简洁,删去炫技技巧②强调序曲的作用,把歌剧中的咏叹调,戏剧的基调融入序曲中③加强合唱的成分。

瓦格纳改革:

一位世界观、创作存在矛盾的音乐家。

代表作:

《黎恩齐》、《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乐剧——瓦格纳在作品《罗恩格林》问世之后,用乐剧指代他的歌剧,是一种将文学与诗歌、历史与神话、舞台与建筑、音乐与戏剧创作融为一体的整体性戏剧艺术。

乐剧特点:

①彻底打破意大利歌剧的分曲编号的结构,每一幕的音乐都是连续不断地②主导动机的运用③无终旋律的运用④对大小调功能体系发出挑战,如:

“多调性”、“半音和声”、“模糊调性”⑤提高管弦乐队的作用,担负着戏剧性任务。

⑥时间:

19世纪

28.前古典时期“奏鸣曲”代表人:

海顿、莫扎特(三个乐章快-慢-快)、贝多芬(四个乐章快-慢-小步舞曲/快-快;

标志着奏鸣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C.P.E巴赫确立了近代独奏奏鸣曲。

29.前古典时期器乐体裁:

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序曲。

30.交响曲:

①前身是意大利序曲②确立与发展:

曼海姆乐派是古典主义交响曲乐队演奏的典范,以约翰*斯塔米兹为首。

贡献:

废除数字低音;

加强力度变化表现力;

统一弦乐弓法,明确方向;

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基础加上快速的四乐章。

③海顿——“交响乐之父”④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到顶峰。

(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维也纳乐派)

31.海顿(1732-1809)

32.莫扎特(1756-1791)强调音乐性。

模仿意大利正歌剧《烘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德奥歌剧《魔笛》、《后宫诱逃》。

交响曲:

第39、40、41号奠定他的地位。

与海顿区别:

呈示部的主、副部不仅有调性对比、还有音乐性格对比,产生某种戏剧性对比因素,他确立了对比性的主、副部。

33.贝多芬(1770-1827)——论述题

总结:

①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

②贝多芬是古典、浪漫主义时代的桥梁,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

③贝多芬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早、中、晚期。

④贝多芬的四种主要形象

1.英雄性《第一》、《第二》英雄的青年时代《第三》英雄的业绩《第四》英雄的爱情《第五》英雄与命运的搏斗《第六》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七》英雄在群众中间《第八》英雄的日常生活《第九》英雄的理想2.群众性的形象3.对立面的形象4.哲理性的沉思

⑤贝多芬的五种创作手法

1.种子动机的使用2.对调性和声的发展3.结构的扩展4.乐队编制的扩展5.音乐中强烈的矛盾冲突(戏剧性)

34.浪漫主义时期——7个代表人物(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韦伯、李斯特、柏辽兹)

浪漫主义时期

35.韦伯:

《魔弹射手》1821年在柏林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36.舒伯特:

“歌曲之王”第一位真正以自己的精神产品换取生活资料的作曲家,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

艺术歌曲:

是音乐同文学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且十分适合表达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

特征:

①使用的歌词同文学性强、富有诗意,多为诗人作品②旋律的抒情性③伴奏多使用钢琴伴奏且艺术性较高起到补充、说明、渲染气氛的作用。

《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致春天》、《致音乐》、《野玫瑰》、《鳟鱼》、《菩提树》

37.门德尔松:

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标题音乐。

恢复上演巴赫的《马太受难乐》。

38.舒曼:

“音乐诗人”与舒伯特比较:

舒曼的歌曲像舒伯特一样展示深厚的抒情性和对和声色彩的敏锐感觉,但舒曼的歌曲有很多比舒伯特的更富于冲动和热情,他的钢琴伴奏更有趣,也更复杂,比舒伯特的伴奏有更多变的织体和更复杂的对位,钢琴伴奏对于失忆和情调的表达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对心理的描绘更加细腻。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

39.肖邦:

“钢琴诗人”,音乐蕴含着波兰民族精神;

浪漫主义钢琴传统的精华——独创性的旋律、和声、曲式和辉煌的钢琴技巧完善的结合。

协奏曲、前奏曲、罗奈玆舞曲、夜曲、玛祖卡舞曲、圆舞曲、·

·

40.歌剧:

大歌剧(历史性的题材,长大的篇幅,华丽的舞台布景,别致细腻的芭蕾舞采用大合唱、大乐队。

代表人:

梅耶贝尔,代表作:

《非洲女》、《新教徒》、《恶魔罗勃》)、喜歌剧(与大歌剧并行发展,二者区别在于喜歌剧用对白而不用宣叙调,不用历史题材,情节富有戏剧性或感伤情绪。

一种幽默诙谐的歌剧。

)、轻歌剧(又称谱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法国与大歌剧相对,与18世纪喜歌剧相合,但更强调喜歌剧中的机智、讽刺的因素,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常带有讽刺性,用说白代替宣叙调通俗易懂,代表人物:

奥芬巴赫《地狱里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抒情歌剧(19世纪后半叶法国形成一种规模介乎于喜歌剧和大歌剧之间的歌剧形式,它的篇幅比一般喜歌剧长,但没有大歌剧的浮华,风格轻松愉悦,重视人物心理情感的刻画,题材面向生活,布景采用室内场景,显得更加温情与真诚。

古诺《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

41.都写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

古诺(歌剧形式)、伯辽兹(戏剧与文学形式)、柴可夫斯基(舞剧形式)。

42.罗西尼:

意大利歌剧复兴者、改革者,引导意大利歌剧重返高潮。

(1792-1868)风格特征:

旋律容易记忆,乐队伴奏的织体简洁,节奏很有活力,乐句的划分很清晰、和声布局虽不复杂但常有创新,把咏叹调中的花腔段落在乐谱上完整的写出,目的是控制歌手过分的即兴发挥。

《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威廉·

退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罗西尼之后的贝利尼:

《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

唐尼采蒂:

《爱的甘醇》、《军中女郎》、《唐·

帕斯夸尔》。

43.伯辽兹:

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开创浪漫主义标题交响乐的先河。

著《配器法》。

《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固定乐思:

用一个固定的主题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并随着剧情不断发展进行变形处理。

44.李斯特:

“浪漫主义怪杰”、“情感论”代表人物,开创“交响诗”——又称“音诗”,是一种单乐章的乐队作品,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多以文学作品或故事为题材,采用标题音乐形式。

45.勃拉姆斯:

有古典主义倾向性的作曲家,1876年完成《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是贝多芬之后真正的交响曲作曲家。

46.威尔第:

西方史上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奥赛罗》、《阿依达》

47.强力集团——(名词解释)它的名称来源于文艺评论家、艺术史家符·

瓦·

斯塔索夫的一篇题为《巴拉基列夫先生的斯拉夫音乐会》的文章,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