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5821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Word格式.docx

甲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该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

假定甲公司该设备预计净残值和采用的折旧方法符合税法规定。

(3)20×

7年6月20日,甲公司因废水超标排放被环保部门处以300万元罚款,罚款已以银行存款支付。

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法规所支付的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20×

7年9月12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

支付价款50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

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20×

7年10月10日,甲公司由于为乙公司银行借款提供担保,乙公司未如期偿还借款,而被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担保责任。

12月31日,该诉讼尚未审结。

甲公司预计履行该担保责任很可能支出的金额为22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为其他单位债务提供担保发生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预计20×

7年1月1日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将在20X8年1月1日以后转回。

②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处理。

③甲公司预计在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根据上述交易或事项,填列“甲公司20×

7年12月31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请将答题结果填入答题卷第5页给定的“甲公司20×

7年12月31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中)。

(2)计算甲公司20×

7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3)计算甲公司20×

7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4)编制甲公司20×

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2)应纳税所得额=6000-81.79+2200+120+300-500=8038.21(万元)

应交所得税=8038.21×

33%=2652.61(万元)

(3)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20×

25%-396/33%×

(33%-25%)=-66(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00×

25%-990/33%×

(33%-25%)=-115(万元)

本期共发生的所得税费用=2652.61-(-66)+(-115)=2603.61(万元)

(4)借:

所得税费用     2603.61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52.61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

 

甲公司2007年及以前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自20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

2007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74.25万元(属于产品保修费225万元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2007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6.6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20万元×

33%)。

假设该企业每年利润总额为9000万元,2007年至2008年发生以下业务:

(1)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500万元,年末坏账准备账面余额150万元(假设2007上初坏账准备为0);

200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100万元,年末坏账准备账面余额300万元。

(2)2007年7月购置某管理软件1.8万元,按照会计规定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假设按照税法规定购置该软件的费用应按2年摊销。

(3)2007年1月开始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合计支出1000万元,费用化支出2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为800万元,10月6日研发成功该专利技术,预计使用10年,企业按照直线法摊销计入管理费用,会计与税法规定的摊销方法和年限均相同。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

(4)2004年12月购入设备,购置成本为3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政策与税法相同。

2007年年末,甲企业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甲公司计提了减值准备。

(5)历年均按销售收入的5‰预计产品售后保修费用,2006年末“预计负债-产品保修费”余额为225万元,2007年发生保修费180万元,2008年发生保修费195万元,2007年和2008年销售净收入均为45000万元。

(6)甲企业2007年和2008年均有300万元非广告性赞助支出计入营业外支出。

(7)甲企业2006年购入债券并支付价款5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7年和2008年末公允价值分别为520万元和55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8)甲企业2007年购入股票并支付价款1000万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7年和2008年末公允价值分别为900万元和800万元。

(1)填表计算2007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计算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发生额及递延所得税费用。

(3)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

(4)计算2007年所得税费用。

(5)编制2007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6)填表计算2008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7)计算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发生额及递延所得税费用。

(8)计算2008年应交所得税。

(9)计算2008年所得税费用。

(10)编制2008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自行研发的新技术外其他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721.35×

25%=180.34(万元)

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自行研发的新技术外其他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180.34-74.25=106.09(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00×

25%-0=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0×

25%=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6.6=-1.6(万元)

递延所得税=-106.09-1.6-25=-132.69(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106.09-1.6=-107.69(万元)

应交所得税=(9000-200×

50%-10+300)×

33%+[(1111.35-390-225)-(20-20)]×

33%=3196.50(万元)

所得税费用=3196.50-107.69=3088.81(万元)

借:

所得税费用3088.81

递延所得税资产131.09

递延所得税负债1.6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196.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5

=(1207.59-350)×

25%=214.4(万元)

=214.4-180.34=34.06(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00×

25%-25=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50×

25%=1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12.5-5=7.5(万元)

递延所得税=-34.06-25+7.5=-51.56(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34.06+7.5=-26.56(万元)

应交所得税=(9000-80×

50%+300)×

25%+26.56=2341.56(万元)

所得税费用=2341.56-26.56=2315(万元)

所得税费用2315

递延所得税资产59.06

递延所得税负债7.5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341.56

ABC公司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16.34万元,其中存货项目为13.2万元、坏账准备项目为3.14万元。

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为300万元。

2008年所得税税率为25%。

有关业务如下:

(1)存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本年计提存货减值准备30万元,累计计提存货减值准备70万元。

(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300万元;

计提坏账比例历年均为10%。

(3)金融债券利息收入为60万元。

(4)因违反合同支付违约金为5万元。

(5)国债利息收入为7.50万元。

(6)企业债券利息收入为8.50万元。

(7)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5万元(被投资单位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未分配给投资者)。

ABC公司在未来3年内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税法规定计提坏账的5‰允许税前扣除。

(1)计算2008年存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2)计算2008年应收账款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3)计算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合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合计。

(4)计算2008年应交所得税。

(5)计算2008年所得税费用。

(6)编制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7)计算ABC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计算2008年存货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账面价值=5000(万元)

计税基础=507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70-5000=7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70×

25%=1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7.5-13.2=4.3(万元)

(2)计算2008年应收账款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账面价值=300-300×

10%=270(万元)

计税基础=300-300×

5‰=298.5(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98.5-270=28.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28.5×

25%=7.1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7.125-3.14=3.985(万元)

(3)计算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合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合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余额合计=17.5+7.125=24.6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合计=4.3+3.985=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