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5194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课时考点复习13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严守中立”

⑴原因:

①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发展迅猛,列强采用武力干涉已难以达到扼杀革命的目的。

(根本)

②革命党人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且清政府的覆灭已成定局,再支持清政府已没有意义,因此列强暂时“严守中立”。

③客观上,“一战”前夕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产生深刻矛盾,难以组成联军侵华。

⑵实质:

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积极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

⑶帝国主义准备干涉中国革命的原因和不“中立”的表现(或史实)

①革命损害了其在华利益。

②担心对其宣战。

⑵表现:

①聚集在武汉江面上的外国军舰越来越多。

②日本与清政府签署了出售武器合同。

③各国公使团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

⑷帝国主义为什么要重新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日薄西山,气数将尽,无力有效地为帝国主义卖命了。

★帝国主义为什么选中了袁世凯?

①清政府无力镇压革命,失去了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价值。

②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北洋新军。

③袁世凯出卖维新派,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深得帝国主义赏识。

2、“南北议和”(请看书本84页倒数第四段)

★对“南北议和”的认识

⑴南北议和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的结果。

通过议和,帝国主义帮助袁世凯趁乱夺权;

同时通过南北议和,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迫使南方革命政府就范。

⑵南北和谈实际上是在帝国主义各国的监督操纵下进行的。

和谈期间,立宪派和旧官僚异常活跃,他们力主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

⑶南北议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的突出表现。

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已十分涣散,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些领导人认为:

只要清帝退位,就算大功告成,孙中山此后也被迫屈从于这种压力。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

⑴政权性质:

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为什么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府?

①从政府人员组成看,南京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②从政府颁发的法令和措施看,这些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作用。

③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看,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⑵措施:

对内:

废除了一些封建制度和陋习,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减轻了人民负担,使民主共和观点进一步深入人心,具有进步意义。

对外:

《告友邦书》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

⑶对南京临时政府的评价

进步性:

①政权及性质。

②成立后,设立了参议院,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临时约法》,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③在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生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进步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局限性:

①一些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使之潜伏着危机。

②为取得帝国主义支持,《告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③虽一度顶住来自帝国主义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的压力,但最终还是屈从于袁世凯及帝国主义的压力,交出革命政权。

★从南京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分析南京政府的根本弱点

⑴从对内政策分析:

未彻底地反封建。

它没有采取比较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措施,特别是对封建统治的基础——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动,这样,南京临时政府也就不能真正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因而缺乏真正的群众基础。

⑵从对外政策分析:

未彻底地反帝。

缺乏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对帝国主义始终抱有幻想。

在临时政府发表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部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用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但直到南京临时政府宣告结束也始终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

2、颁布《临时约法》

⑴制订原因:

维护共和制,防止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⑵指导思想:

民权思想。

⑶内容:

略……直接看课本87页第一段知识

⑷目的:

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⑸性质: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⑹评价:

积极意义:

政治: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法律: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思想:

使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经济: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性:

①在近代中国,欲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则必须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全部国家主权。

《临时约法》空讲民主共和,对于反帝的重大问题则避而不谈,没有明确表达。

②《临时约法》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而解决土地所有制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最初对此是有充分认识的,但在建立政权后,却没有将其付诸实践,根本没有对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任何改革。

土地制度条款的缺失,使绝大多数的国民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被回避掉了,这是《临时约法》最大的局限性,因此,它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能够篡夺的主要原因

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

他们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这就给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提供了便利条件。

⑵袁世凯为达到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目的,除了同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外,还采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极尽欺骗之能事,最终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

⑶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其力量强大,又施展各种手段抵制和破坏革命。

(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⑷革命政权中立宪派和旧官僚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也乘机进攻革命党人,压迫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

2、经过

⑴逼迫清帝退位:

指使段祺瑞等通电要求清政府立即采用共和政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

⑵通电赞成共和: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参议院选举其为临时大总统。

⑶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⑷窃取革命果实的标志: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为什么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作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标志?

北京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临时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就摆脱了革命党人的对政府的监督和控制,等于把革命果实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

⑴主观方面: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耽于狭隘的排满情绪,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②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脱离了人民群众,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

③同盟会是个涣散的松散组织,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内部四分五裂,最终被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④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武装力量,革命派虽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军力量进行军事冒险,而始终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

⑵客观方面: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①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起来,他们力量强大,经验丰富,施展各种手段抵制和破坏革命,为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提供了

坚实的后盾。

②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也乘机进攻革命党压迫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③为达到篡夺胜利果实的目的,袁世凯除了勾结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外,还大耍反革命两手,软硬兼施,极尽欺骗之能事,最终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基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统治,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革命的最终结果看,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改变。

因此,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或简单地说它没有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变。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请看书本88页最后标题)

【重点问题】

1、《临时约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辛亥革命过程中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图示)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学生找出相关史实,养成史论结合的习惯)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

C

4.3099答案:

A

5.3100答案:

D

6.3101答案:

7.3102答案:

8.3103答案:

9.3104答案:

10.3105答案:

B

11.3106答案:

12.3107答案:

13.3108答案:

14.3109答案:

15.3110答案:

16.3111答案:

17.3112答案:

18.3113答案:

19.3114答案:

20.3115答案:

21.3116答案:

22.6494答案:

23.6495答案:

24.6498答案:

高一历史学案

考点11:

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

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周第课时

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

【真题演练】

1、(08广东单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3、(08广东文基22)“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初期

4、(07上海历史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

剪发兴,辫子灭;

爱国帽兴,瓜皮帽灭;

天足兴,纤足灭;

阳历兴,阴历灭;

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

5、(07海南历15)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6、(06年全国Ⅱ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

A.打破列强的外交封锁B.换取列强的支持C.尽快稳定国内政局D.争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