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Web服务器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简单Web服务器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Web服务器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终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成绩评定
项目
权重
成绩
1、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
0.2
2、课程设计的质量及答辩
0.5
3、设计报告书规范程度
0.3
4、总成绩
摘要
WWW的工作基于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型,由Web浏览器(客户机)和Web服务器(服务器)构成,两者之间采用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进行通信,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包括四个步骤:
连接,请求,应答,关闭应答。
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7,程序设计语言采用Java,程序运行平台为Eclipse。
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结构化与面向对象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程序通过调试运行,初步实现了设计目标,并且经过适当完善后,将可以应用在商业中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Java;
HTTP;
Web服务器
1前言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与大家的生活、学习、工作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遍布全球,将世界各地各种规模的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其用户群十分庞大,因此,建设一个好的Web站点对于一个机构的发展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及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数据库技术在Internet中的广泛应用,Web站点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人性化。
本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由Web浏览器(客户机)和Web服务器(服务器)构成,两者之间采用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进行通信的Web服务器的程序设计。
1.1课程设计前准备
以下的工作均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基础上的,是Web服务器开发前期准备工作所解决的问题。
(1)Java简介
Java是由sun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用于web页面的设计[1]。
Java语言的流行除了因为它能够编制嵌入HTML文件中的Applet外,还在于Java语言本身的面向对象、简单、平台无关性、安全性、多线程等特点。
Java语言的发展颇具传奇性,它与Internet的WWW的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
由于其发展迅速,有人将它比喻为Internet上的世界语。
前面讲到在Internet上Web页面的设计采用的是HTML语言,用户借助于Web浏览器(如Netscape,HotJava,IE等),可以访问到远程web服务器上静态的、具有超链接的Web页面[2]。
(2)HTTP协议简介
HTTP协议是应用层的协议,定义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文件传输的沟通方式。
HTTP协议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由于HTTP协议支持的服务不限于WWW,还可以是其它服务,它允许用户在统一的界面下,采用不同的协议访问不同的服务。
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它不仅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内容首先显示等[3]。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1)熟悉WWW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2)熟悉套接字编程的相关知识;
(3)完成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要求能够通过HTTPGET命令获得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
(4)运行该服务器,并编写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完成测试。
1.3课程设计要求
(1)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结果。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
(3)学会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文献的能力。
(4)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1.4课程设计平台
Windows7系统、Eclipse软件平台。
2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2.1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
WWW是以Internet作为传输媒介的一个应用系统,WWW网上最基本的传输单位是Web网页。
WWW的工作基于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型,由Web浏览器(客户机)和Web服务器(服务器)构成,两者之间采用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进行通信。
HTTP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之上的协议,是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协议,是通用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包括四个步骤:
连接,请求,应答,关闭应答。
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包括四个步骤:
(1)连接:
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打开一个称为socket(套接字)的虚拟文件,此文件的建立标志着连接建立成功。
(2)请求:
Web浏览器通过socket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
HTTP的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命令(POST用于FORM参数的传递)。
GET命令的格式为:
GET路径/文件名HTTP/1.0。
其中文件名指出所访问的文件,HTTP/1.0指出Web浏览器使用的HTTP版本。
(3)应答:
Web浏览器提交请求后,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接到后,进行事务处理,处理结果又通过HTTP传回给Web浏览器,从而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出所请求的页面。
例:
假设客户机与建立了连接,就会发送GET命令:
GET/mydir/index.htmlHTTP/1.0。
主机名为的Web服务器从它的文档空间中搜索子目录mydir的文件index.html。
如果找到该文件,Web服务器把该文件内容传送给相应的Web浏览器。
为了告知Web浏览器传送内容的类型,Web服务器首先传送一些HTTP头信息,然后传送具体内容(即HTTP体信息),HTTP头信息和HTTP体信息之间用一个空行分开。
(4)关闭连接:
当应答结束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必须断开,以保证其它Web浏览器能够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
2.2Java开发语言相关知识与技术
Java主要技术有:
多线程,I/O流操作,网络编程。
2.2.1java中的多线程及实现:
Java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用Java进行程序设计就是设计和使用类,Java为我们提供了线程类Thread来创建线程,创建线程与创建普通的类的对象的操作是一样的,而线程就是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实例对象。
下面是一个创建启动一个线程的语句:
Threadthread1=newThread();
声明一个对象实例,即创建一个线程;
Thread1.run();
用Thread类中的run()方法启动线程;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Thread()构造方法创建一个线程,并启动该线程。
事实上,启动线程,也就是启动线程的run()方法,而Thread类中的run()方法没有任何操作语句,所以这个线程没有任何操作。
要使线程实现预定功能,必须定义自己的run()方法。
Java中通常有两种方式定义run()方法:
通过定义一个Thread类的子类,在该子类中重写run()方法。
Thread子类的实例对象就是一个线程,显然,该线程有我们自己设计的线程体run()方法,启动线程就启动了子类中重写的run()方法。
通过Runnable接口,在该接口中定义run()方法的接口。
所谓接口跟类非常类似,主要用来实现特殊功能,如复杂关系的多重继承功能。
线程被实际创建后处于待命状态,激活(启动)线程就是启动线程的run()方法,这是通过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来实现的。
线程状态:
1)New
当线程对象被创建时,处于该状态。
2)Runnable:
就绪状态,线程满足运行的所有条件但没有正在运行的线程位于该状态,有以下几种情况:
a.处于New状态的线程执行start()。
b.处于Running状态的线程失去CPU。
c.处于OtherwiseBlock状态的线程阻塞解除。
d.处于LockBlock状态的线程阻塞解除。
3)Running:
运行状态
处于运行状态的线程可能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a.线程运行结束,进入Dead状态。
b.CPU被分配给其它线程,进入Runnable状态。
c.满足OtherwiseBlock的条件,进入OtherwiseBlock状态。
d.由于锁的原因无法执行,进入LockBlock状态。
e.由于等待的原因无法执行,进入WaitBlock状态。
4)Dead:
死亡状态
线程运行结束,对于主线程main()结束,对于普通用户线程run()结束。
5)OtherwiseBlock:
阻塞状态,阻塞解除后进入Runnable状态
a.调用sleep(),阻塞解除条件为阻塞时间满。
b.调用join(),阻塞解除条件为调用join()的线程执行结束。
注意:
线程进入该状态不会释放锁。
6)LockBlock:
锁阻塞状态,阻塞解除后进入Runnable状态
由于无法获得需要的锁而阻塞地线程进入该状态,阻塞解除条件为获得所需的锁。
7)WaitBlock:
等待阻塞状态,阻塞解除后进入LockBlock状态
由于某个资源的原因必须进行等待,则进入该状态。
阻塞解除条件为其它线程调用该资源的notify()或notifyAll()。
下面一个例子实践了如何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创建线程并启动它们:
//通过Thread类的子类创建的线程;
classthread1extendsThread
{自定义线程的run()方法;
publicvoidrun()
{
System.out.println("
Thread1isrunning…"
);
}
}
通过Runnable接口创建的另外一个线程;
classthread2implementsRunnable
{自定义线程的run()方法;
publicvoidrun()
{
System.out.println("
Thread2isrunning…"
}
}
程序的主类'
classMulti_Thread声明主类;
plubicstaticvoidmail(Stringargs[])声明主方法;
thread1threadone=newthread1();
用Thread类的子类创建线程;
Threadthreadtwo=newThread(newthread2());
用Runnable接口类的对象创建线程;
threadone.start();
threadtwo.start();
()方法启动线程;
运行该程序就可以看出,线程threadone和threadtwo交替占用CPU,处于并行运行状态。
可以看出,启动线程的run()方法是通过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来实现的(见上例中主类),调用start()方法启动线程的run()方法不同于一般的调用方法,调用一般方法时,必须等到一般方法执行完毕才能够返回start()方法,而启动线程的run()方法后,start()告诉系统该线程准备就绪可以启动run()方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