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457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Word下载.docx

 新旧年交汇之际,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干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探讨的问题只有一个:

华为这种年营收已经达到385亿美元的传统电信设备巨头,如何应对互联网颠覆式创新的冲击?

对此,任正非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保持冷静,拥抱变革。

华为窘境

 尽管华为的营收和利润依旧令人嫉羡,但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华为正深陷发展窘境。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华为的手机业务和小米之间的对比。

华为是一家成立25年的企业,小米是刚刚成立3年的手机公司。

2013年,小米的出货量仅是华为出货量的36%,收入却是华为的60%,利润是华为的200%,净利润率是华为的350%。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华为手机虽然在销量上超过了小米手机,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有机会的业务已经被后来者给追上了。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华为这样的战略失误可以被“创新者的窘境”所解释:

颠覆性创新往往最早出现在大公司,但常要为主营业务的增长让路,结果扼杀了在非主营业务上大放光芒的机会。

目前,华为收入来源于三大事业部:

运营商设备事业部、企业设备部以及终端消费者事业部。

前两个事业部面对企业客户,收入分别占华为收入总比的73%和5%,第三个事业部面对终端消费者,主营业务是手机,收入占比22%。

华为把所有资源铺到主营业务上去。

有市场人士据此估算,华为手机业务收入已经是主营业务的1/4左右,增长率是主营业务的2到3倍,表明这个业务完全有可能成为新兴主业。

  但华为轮值CEO徐直军的年度致辞中总结的2013年华为八点成绩,智能手机仅仅被排在最后,只是“在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品牌竞争力”。

由此可以看出,华为对这一可能成为新兴主业的业务并不太重视。

 但让华为无法忽视的是,运营商设备市场几近封顶,华为已经不可能再靠这一业务获得高增长。

华为2011-13年间的主业收入增速分别为3%、6.6%、4.1%,如果按负责华为手机业务的公司高级副总裁余承东微博透露的手机业务增长18%计算,2013年华为主业增长仅仅有2.5%。

因为多重原因,华为无法大举进军美国市场,这使华为错失了全球最大的运营商设备市场;

另外,受到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冲击,运营商正在迅速地空心化、管道化,盈利点从语音变成数据,短信和电话这些收入来源都正在枯竭。

更为重要的是,华为所在的电信设备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成熟市场,近十年行业规模一直徘徊在1200亿美元左右。

目前华为几乎已是行业老大,市场占比达到大约30%,可供挖掘的潜在空间已所剩无几。

 对于目前的形式,外界普遍认为华为应住机遇,转向2C市场。

但也有分析认为,即便华为转型,前景也难言乐观。

2011年华为提出未来若干年收入要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IBM成为全球最大的IT公司。

要达到这一目标,华为每年需要保持20%的增长。

在主营业务放缓的情况下,手机业务不得不多快好省地追求收入与利润。

余承东微博提到2013年华为手机业务“盈利明显改进”、“年度贡献利润超额完成目标”。

但尽管如此,华为的手机业务和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在盈利能力上仍有这巨大的差距。

拥抱变革

 在移动互联的大变革时代,唱衰华为似乎成了一件很时髦的事。

只是,在得出“廉颇已老,华为已死”的结论之前,唱衰华为和任正非的人,往往忽视了一点——任正非并不是个因循守旧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和华为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变革者。

 任正非在“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的内部文章,指明了变革的方向,并提出了面对变革华为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任正非告诫华为同仁少安勿躁,不要让“冲动”这个魔鬼把公司带入歧途。

在全民热炒“互联网思维”的时候,任正非极其冷静的给华为管理层浇上一盆冷水,建议大家少安勿躁,大话少说、行动为要。

进入互联网只不过是华为业务转型的冰山一角。

  其次,任正非强调,变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与美国在创新环境上有着本质性差距。

在一块贫瘠的土壤环境中,还不能够一步到位地向苹果和谷歌看齐,依然需要在聚焦客户需求的应用级创新上积蓄力量。

超越是必须完成的事业,但现实是采取最有效的策略来缩小差距,为未来的超越赢得机会。

  其三,拥抱变革,融入移动互联时代是必须的。

任正非认为,华为要想在移动互联时代持续成功,需要具备超越互联网思维的商业能力。

任正非清楚,中国正处在大转型期,移动互联革命方兴未艾,华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一轮又一轮的严峻挑战,即使被眼前这阵狂风巨浪托起来的企业,也未必能够在下一次浪潮中屹立不倒。

因此,华为只有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才能在风起云涌中长久地生存下去。

  保持冷静,但绝不忽视创新,是任正非内部讲话的核心。

事实上,这一直以来都是华为的生存战略。

早在几年前,华为就开始了由较为单一的运营商业务向运营商、消费者终端和企业业务三大领域的变革。

据华为此前透露的规划,在2013至2017的五年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

其中,运营商业务占华为总收入占比将从2012年的73%下降到2017年的60%;

企业业务占华为收入占比将从2012年的5%增长到15%;

消费者业务收入占比将从2012年的22%增长到25%。

如果按照10%的年增长率,2017年华为终端和企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400亿人民币———中国制造业企业中销售收入过千亿的公司屈指可数。

 互联网布局

  尽管电信设备制造仍是华为的主业,但任正非谋划的华为变革,却已悄悄发生。

2012年初,负责华为互联网业务的朱波离职一事,曾在业界引起“华为没有互联网基因”的说法。

但不久之后的2012年6月,华为终端公司的电子商务部悄然成立。

这次组织架构调整在当时外界几乎毫不知情,唯一可见的迹象是,华为终端公司首席安全官徐昕泉的微博自我介绍从“云管端”变成了“电子商务”。

其实,早在2012年巴塞罗那电信展会期间,当时的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已经高调张扬“华为要做电子商务”,2012年3月18日华为商城已正式对外营业。

 “公司成立电子商务部,起点非常高。

”有知情人士称,虽然电子商务部隶属于华为终端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华为消费者事业部门,但其独立性很高,运作、经营都有自己的节奏。

知情人士还介绍,电子商务部的高规格就是华为在互联网发展战略上新思考。

华为想通过电子商务部的运作,通过手机在电商上的努力和试探,从而找到华为设想中的“互联网之路”:

依托电子商务,结合手机等终端产品的销售,开始自己的互联网建设。

电子商务部的成立,让华为补全了这条互联网通路。

  在从事互联网业务时,华为明显借鉴了纯互联网基因的小米公司的经验:

华为并没有把线上渠道仅仅当成一个线下渠道的补充,而是做了特别规划,比如把传统渠道与电商销售的手机截然分开,甚至一款新推出的主流手机,先在电商上销售,传统渠道完全没有铺货。

例如,在推广荣耀2和As-cendD1手机时,华为选择了电商渠道;

而主打高端人群的P6手机则是先走传统渠道,随后才在电商渠道发售;

而近期推出的荣耀3C手机,目前则完全在电商渠道销售,并充分学习了小米的影响策略,销售情况喜人。

对于这样的电商布局,华为有自己的考虑:

当传统渠道的主推手机过了市场主攻期之后,华为就会将其放在华为商城销售,进一步通过电商渠道补传统渠道的“漏”,并不主推,与线下渠道并不冲突;

而对一些针对年轻用户的手机,例如荣耀3C,华为则选择在年轻人更为熟悉的电商平台发售,这样将得到更好的销售成绩。

 事实上,终端业务是华为重点培养的新兴业务,任正非对华为终端的发展有过四点明确指示:

要有盈利能力、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出现恶意库存、要管理好风险。

从这个角度讲,华为的电商策略符合任正非对终端业务的总体布局。

瞄准消费市场

 目前,华为的电商业务已经实现盈利,不但符合任正非对华为新兴业务的发展预期,也让任正非对互联网销售有了切实的感觉和更大的设想。

据悉,在内部会议上,华为的电商业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路:

以尽量少的编制,优先发展低成本渠道,达到最大化的销售覆盖;

电商将同时扮演B2C渠道和B2B交易平台角色,以此为目标分阶段实现。

另外,在以开放市场为主的国家中,华为将通过加强与大零售的合作,实现快速和高效的渠道覆盖;

而对于有电商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区域,则会采取优先发展电商模式。

 销售手机,只是华为的第一步。

在电信设备领域利润日益见顶的情况下,华为将目标瞄准了更广大的消费市场。

 “电商做好了以后,我们的酒也从这上面卖,我们将来从阿根廷买回来的牛肉也可以在网上卖。

我们的货物是真的,我控制货物质量。

京东、淘宝都管不住质量。

我们有货源,全球140多个国家,从每个国家买个好东西放到电商上销售,华为公司的零部件将来都可以拿到网上卖。

”任正非的这段内部讲话,被很多华为高管认定是华为未来进军消费市场的宣言。

据介绍,2013年4月初,任正非应邀参加南美某运营商活动,在一个私人宴请上,当他品尝了南美的烤肉和各色水果之后,任正非做大电商的念头开始酝酿发酵。

结束访问回国后,在一年一度的华为终端战略研讨会召开,任正非毫不客气:

“你们太僵化了,”他认为,华为应该优先发展低成本的电商,以改变格局,“我看可以大胆地干。

”任正非为华为电商的发展定了调。

余承东对于任正非的这番讲话也给出了自己解读:

“任总说的电商是指我们销售手机的一种模式,卖牛肉是开了一个玩笑。

”尽管不会去卖牛肉,但进军消费市场,任正非却是玩真的。

2013年,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移动无线WiFi设备等方面,华为已经在消费类电子市场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

这些标志性成就包括全球最薄智能手机AscendP6、全球最大屏智能手机As-cendMate和采用全球最快LTE技术的智能手机AscendP2。

华为还在无线WiFi设备领域巩固了其领先地位。

 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华为已经跃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三。

其中,国外市场手机出货量就占到了华为手机总出货量的40%,较第二季度上升了10%。

2013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2114万部,比2012年同时期增长超过80%。

只有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商业本质,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才能赢得未来。

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手握用户资源,真正能用好用户资源的人,是敢于打破行业壁垒,跨界创新的组织。

任正非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六个思考

任正非“互联网思维”如是说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任正非作为企业领袖,他是怎么思考?

怎么看待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思维的?

这些,可能就是华为对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基本判断。

1.任正非如是说之:

不要妄谈工业4.0,工业自动化的堡垒还没跨过“我们应该走进新的未来时代,这个时代叫人工智能。

首先,我们要强调工业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以后,才可能走进信息化;

只有信息化后,才能智能化。

中国走向信息化,我认为还需要努力。

中国的工业现在还没有走完自动化,还有很多工业半自动化都做不到。

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了类似工业4.0的方案,超前了社会实际,最后会成为‘夹心饼干’。

所以我们国家要踏踏实实地迈过工业自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