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1922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结果:

可产生新的基因。

(1)若发生在配子中:

可遗传给后代。

(2)若发生在体细胞中:

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

6.特点

(1)如图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一个特点:

不定向性。

(2)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的DNA;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都可使不同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3)基因突变的其他特点还有:

普遍性、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

7.意义

(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1突变为B2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或碱基对的插入造成的。

(√)

(2)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

提示: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体细胞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基因突变。

(4)在诱导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5)基因突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据图分析基因突变机理

(1)①②③分别表示引起基因突变的什么因素?

物理、生物、化学。

(2)④⑤⑥分别表示什么类型的基因突变?

增添、替换、缺失。

(3)为什么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

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DNA复制,DNA复制时需要解旋成单链,单链DNA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

(4)基因突变都能遗传给有性生殖的后代吗?

为什么?

不一定;

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但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5)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吗?

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一般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病毒和原核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其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1.基因突变可改变生物性状的四大原因

(1)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肽链不能合成。

(2)肽链延长(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

(3)肽链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4)肽链中氨基酸种类改变。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四大原因

(1)突变部位:

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2)密码子简并性:

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3)隐性突变:

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4)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

3.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只改变一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增添

不影响插入前序列,影响插入后序列

增失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序列,影响缺失的序列

考法1 基因突变的机理和类型

1.(2018·

潍坊市高三一模)人类β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β链发生了缺损,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β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

甲患者的β链1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

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β链缩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染色体检査可明确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

B.控制甲、乙患者贫血症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甲患者β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中碱基对不连续的缺失所致

D.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

B [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患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因此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A错误;

甲患者β链1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可推断其氨基酸的缺失是由基因中碱基对连续缺失所致,C错误;

乙患者属于基因突变中的替换,因此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D错误。

]

2.(2016·

全国卷Ⅲ)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

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1.确定突变的形式:

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

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

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mRNA的碱基序列判断,若只有一个碱基不同,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即为替换碱基。

考法2 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_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_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解析:

(1)根据题干中“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且产生了新性状(毛色异常)分析,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

(2)根据题干中“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亲代交配后,同窝中的雌鼠基因型是AA或者Aa,题中隐含的条件是这些雌鼠都毛色正常。

雄鼠基因型为aa,与Aa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1∶1,与AA交配,后代都为Aa,即毛色正常鼠。

(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2)1∶1 毛色正常

考点二|基因重组及其与基因突变的比较

1.基因重组概念: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发生时间及类型

如图①、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两者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①    ②

(1)发生时间

写出相应细胞所处的时期: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四分体时。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类型

[①]: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②]: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变异本质

基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

通常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适用范围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和基因工程中的原核生物

结果

产生新基因,控制新性状

产生新基因型,不产生新基因

应用

人工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联系

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为基因重组提供了自由组合的新基因,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4.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存在基因重组。

(3)受精过程中精卵随机结合,不属基因重组。

(4)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

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

(5)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都能使染色体上原来的基因位置出现等位基因。

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二倍体生物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定能发生交叉互换吗?

(2)图示细胞由于交叉互换产生4种精子,这和两对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种类数一样,该如何区分?

(1)不一定。

二倍体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时),在四分体时期,会有一定数量的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2)两种情况产生的精子种类数虽然相同,但四分体时期并不是所有的同源染色体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产生的各种精子比例并不相等,但是两对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精子比例相等。

考法1 对基因重组的理解

北京市门头沟区一模)如图表示三种基因重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A.图1所示细胞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内不含有等位基因

B.图1和图2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基因重组与图3中的基因重组相似

D.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出现新表现型原因和图1相似

C [图1所示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其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内含有等位基因B、b,图2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A、B错误;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出现新表现型原因和图2相似,D错误。

考法2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辨析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