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0149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docx

昆明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昆明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郑州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氧气。

2.下面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爱是个孤女,她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

父母相继去世后,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B.《红楼梦》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分别住在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

C.我国四大名著中大闹天宫、大闯五台山、大闹清风寨的人分别是孙悟空、鲁智深、花荣。

D.武松(行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衣锦还乡。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生涯     钟磐        整装待发       洗耳恭听

B.拆散     叛逆        疲倦不堪       翻来复去

C.螣蛇     枯藤        鸦雀无声       不可抗拒

D.威慑     菡萏        滚瓜烂熟       蛛丝蚂迹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石拱(gǒng)    彩虹(hóng)    修砌(qiè)    弧形(hú)

B.洨河(xiáo)    陡坡(dǒu)     暴涨(zhǎng)  支撑(chēng)

C.雕刻(jiāo)    桥墩(dūn)     河堤(dī)     皎洁(jiǎo)

D.匀称(chèn)    和谐(xié)     湮没(yān)    佥载(jiān)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凸、凹、丱、卯、凼”都是五画。

B.“鼠目寸光、德隆望尊、朝花夕拾、人情练达、巧妙绝伦”都是主谓短语。

C.“我们在事业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该句关联词使用正确。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越烧越烈,与家人难通音信的现状。

”此句主语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和平共处,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D.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朝花夕拾》批判了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朝花夕拾》写出了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朝花夕拾》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的过程。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回家的行李箱还空着

(1)因为工作原因,每年总要出那么几趟差,有时候也能路过那个江南小镇,于是顺道回个家,只不过终究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少了那么点回家应有的从容,所以,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卸下了一年的风霜,回家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2)从到北京上大学开始,每次过年回家前,收拾行李都是一件大事。

要带回去什么,从几个月前就开始酝酿,而这酝酿本身,就是逐步接近快乐的过程,这种心情就如同《小王子》中,狐狸等待小王子到来时的喜悦——时间越临近,幸福感越强烈。

(3)上大学后第一次过年,我问清楚了考试安排,提前一个月就订了机票。

我是寝室里离家最远的,回家的幸福指数自然比北京的室友高了好几个级别。

提前两个星期,我去采购了满满一箱子的北京小吃,什么糖葫芦、驴打滚、豌豆黄……从北京回家,是我活到18岁最神气的事情之一。

我要把另一个城市的故事带回家,除了这些小吃食,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更能代表自己激动的心情。

到家后一打开行李箱,吃的摊满了一桌子,爸妈瞬间就明白这半年来女儿的10斤肉是怎么长的。

(4)鉴于我们全家都对食物有执着的爱好,这样一箱一箱的小吃,我陆续运了好几趟,直到后来发现网购其实更方便,不过妈妈仍然念叨,让我过年带点什么东西回去,给外婆尝尝。

在老人家眼中,我亲手递上一块糕点,和他们从快递员手里接过一个包衰,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

(5)说到外婆,因为生病,她的脑子已经有些混乱了,记不得日子,有时候着急了连我的名字都会忘掉。

不过每到过年前,她都会问:

斌斌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告诉她日子后,她第二天忘了会继续问,一直问到我真的回家,过完春节,外婆又开始问,斌斌什么时候走,妈妈告诉她答案后,她都会接一句,这么早啊。

(6)人年纪大了就会像小孩。

外婆自从丧失嗅觉后,就对甜腻的糕点十分钟爱,而且毫不掩饰自己的馋。

每次去外婆家,一开门,她就直直地盯着我手里看,于是,给她带北京小吃已成惯例。

(7)那会儿我一直觉得毕业后会回到家乡,这种想法一直到研究生快念完时还是很坚定。

因此每次回家,我还会把看完的书、暂时不穿的衣服、不用的生活用品运回去,免得回撤时,辎重过多、来来往往这些年,运的东西不下百斤,时至今日,妈妈大概还是觉得我会随时回来,每天都打扫我的房间,所以房间并没有因为主人长期不在而显得萧条——书架上的书不断更新,衣柜里的衣服也全是应季的。

(8)毕业时,阴错阳差把工作定在了北京,第一年回家,我竟然不知道该带些什么。

盯着空荡荡的行李箱快一个星期,最终在里面放了这几样东面:

一摞参加各种活动的工作证件,爸妈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牌子,应该就相信女儿这半年没闲着;一件已经变成米黄色的白色大衣,我实在洗不干净,只能求助妈妈牌洗衣机;最后还是一袋子北京小吃,虽然淘宝有售还包邮,可我愿意亲自带去外婆家。

(9)我研究过“回”和“去”两个字,回的是家里,去的是他乡.只是不如从何时起,我也会说:

“回”北京、“去”杭州,尽管心里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但一顺口就从嘴里溜了出来,春节又近,行李箱已经早早地躺在客厅地板上了,里面还空空的,其实,如果我能把自己打包进去,买一张单程票回家,这对父母来说,该比里面装什么都开心吧。

8.“行李箱”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9.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卸下了一年的风霜,回家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带回去什么,从几个月前就开始酝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什么文章第(4)段说“在老人家眼中,我亲手递上一块糕点,和他们从快递员手里接过一个包裹,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

11.你如何理解第(9)段的画线句。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子的世界需要本土故事

保冬妮

①莫言曾说,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

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

②今天的孩子是否还能像莫言一样,听着大人们讲述流传的民间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长大?

从现实情况看,很难。

从城市到乡村,绘本推广潮一浪高过一浪,现在中国的孩子捧着的故事书多是外国绘本。

③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孩子的精神花园种满了来自异乡的奇花异草。

我们本土的花草种子在哪里?

我们的孩子了解自己故乡的故事吗?

他们知道本土的山川、植物、动物、不同民族的趣事吗?

我们的父辈、祖辈,他们小时候玩什么、吃什么、有怎样的童年?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孩子又知道多少呢?

④其实,文化就体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节庆仪式、邻里关系,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故事中,体现在我们看到的每一道色彩和线条里。

更多的时候,文化的讲述是无言的。

⑤当然,文化也在每一本图画书里。

有人说,为孩子们选择国外图画书,是因为中国图画书较差,两者品质相去太远。

对于这样的说法,笔者并不认同。

近十年来出品的本土图画书,与外国图画书最大的差异在于文化。

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色彩和线条里,表现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上。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心理、情感表达方式,讲述故事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文化只有差异,却无优劣之分。

⑥法国作家杰罗姆·克莱芒在《给我的孩子讲文化》里说:

脱离传统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笔者在自己的图画书里,给孩子们讲述我居住的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告诉孩子们夏天我们逮蟋蟀、冬天我们滑冰车儿,讲述爷爷奶奶的童年往事……妈妈们告诉笔者,在这些故事里她们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看见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父母,和孩子有了沟通的话题。

⑦今天的世界更开放、更多元,孩子的阅读也一样。

我们带孩子阅读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听妈妈讲述本土故事是每一个孩子都不能缺少的。

因为,孩子们要了解自己、了解妈妈、了解家国。

孩子必须清楚自己是谁,要做怎样的自己。

这个自己,是独特的、唯一的,有着无法更改的民族基因和文化的现实生命。

从妈妈讲述的故事中,孩子们建构出自己的生活。

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这样的说法”具体指代文中的哪一句话?

三、句子默写

13.补写名句或按要求填空。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

(3)岁寒,_________。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有近500万外国友人前来参观,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人期行    期:

_____________   

(2)太丘舍去   去:

_____________

(3)去后乃至    乃:

______________  (4)下车引之   引:

______________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从元方的表现来看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山居

唐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

织布机。

②野客:

离乡在外的游客。

17.诗歌首句“_____________”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18.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六、名著阅读

19.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