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0028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教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进度。

每周每班一节课,每节课上学习10——12句字句,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

五、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017-2018-1兰州第六十九中教学进度表

任课老师:

张婉君

班级:

二年级

科目:

国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人之初》

1

《望庐山瀑布》

《子不学》

《赠汪伦》

《首孝悌》

国庆放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曰水火》

《早发白帝城》

期中考试

十一

《高曾祖》

十二

《望天门山》

十三

《凡训蒙》

十四

《静夜思》

十五

《考经》通

十六

《古朗月行》

十七

《诗》既亡

十八

《别董大》

十九

期末考试

二十

如河文化若水教育

课时计划

第1周星期第节20年月日

课题

教学

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材

分析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一、故事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播放视频)(听完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

2.过渡新授:

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之初》,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板书《人之初》

二、词语

1.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等等,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积累课后习题中的词语,读一读。

(1)、指名个人展示对词语的理解比如;

我用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性本善),“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指本性善良。

我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人之初)“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其余学生评价补充。

(2)、齐读课后习题中的词语。

三、文本细读

1.读课文,画出自己深受启发的句子,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试着和小组内同学分工朗读课文。

3.学生质疑:

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子?

4、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方式:

可以拍手打节奏读,可以齐声读。

也可以分句接读)

5、生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6、汇报自己深受启发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节奏,谈谈自己的体会。

7、教师点拨:

(预设)

(1)、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意思是: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教师小结:

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

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

(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

“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

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细心加以教导的话,本来善良的天性也会变坏的。

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

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是不能成为美玉的。

一个人不经过教育,是不明白道理的。

8、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四、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

二次备课

布置

作业

背诵课文。

反思

第2周星期第节20年月日

1.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2.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重难点

1、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2、体会古诗意境。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山玩水,来,咱们跟着画面好好地去游一游,看一看。

1、理解瀑布

像这样水流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多像一匹布啊

2、了解庐山

这是哪里的瀑布?

(庐山)你从哪里知道的?

欣赏了庐山的风光,觉得真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

3、导入课题

是啊,庐山的风光这么迷人,吸引了很多游客,还为它题诗作画了呢。

我们熟悉的一位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庐山后,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

(板书:

望)

今天咱们来好好学习这首诗。

老师把这首诗也带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同学们试着自己读一读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眉头皱起来了,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吗?

平时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有什么好办法?

(请求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借助课外资源也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方法)

2、请你选择一种喜欢的学习方式再来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

读正确)

3、检查。

老师要来检查了,看看哪些同学把字音读正确了?

(评价语:

字正腔圆、很正确、声音洪亮)

4、理解香炉峰。

你们知道什么是香炉吗?

就是焚香的炉子。

这边的山峰像不像一个香炉?

(像)峰头烟雾弥漫就像香炉里生出的香烟,这就是庐山有名的香炉峰。

三、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过渡:

同学们,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已经能把诗读正确、读流利了。

古诗啊,像音乐一样,有它的节奏和韵律呢,如果能读出节奏就更美了。

1、老师用斜线给你们标出了停顿的记号

2、范读:

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3、谁想来试试(生读)谁来评评?

个人开火车读——小组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1、小朋友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这里有一篇根据这首诗改写成的小短文(出示短文)

2、谁最会读书,帮同学们读读(你来推荐一下,谁最会读书)

3、咱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读短文中的句子,你们来猜猜老师读的是哪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

下面咱们换一种方式继续玩游戏,老师读诗句,你们一起读诗句的意思(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二句)

还想玩吗?

男生读诗句,女生读诗句的意思。

五、想象画面,读出韵味

1、逐句指导读出韵味

游戏玩完了,喜欢这首诗吗?

(喜欢)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

(生答……为什么呀?

预设:

第一句 

读出它的美;

你读得有点美了,谁能读得更美?

真棒,你读出了他的韵味。

读出韵味)

第二句(瀑布很美)是啊,这瀑布像一条河流挂在山前,飞溅下来的小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串闪 

亮的珍珠,多美呀!

第三句(根据回答板书三千尺)这是些瀑布的什么?

(高)真的不多不少有三千尺,你量过吗?

诗人李白量过没有?

我想,也没有。

噢,这是把它夸大了的。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板书夸张)这样一写,瀑布就更有气势了。

请你把这种气势读出来(比它更有气势点……)

第四句(瀑布好像银河从高高的天上落下来,真壮观啦)

2、总结瀑布特点

喜欢这庐山的瀑布吗?

为什么?

板书:

美、壮观

3、配乐读

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把这首诗美美地有滋有味地读一遍。

六、熟读成诵,总结学法

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会背了吗?

(生背)

熟读成诵

今天咱们不仅学会了这首《望庐山瀑布》,还知道了学习古诗这几个步骤,你们真了不起。

背诵《望庐山瀑布》。

第3周星期第节20年月日

1、诵读《三字经》原文“子不学,非所宜?

?

”一段。

2、让学生懂得从小好好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的道理。

2、体会意境。

一、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个小朋友,讲《爱迪生的故事》《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的故事。

2.看了这几个小朋友的做法,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想法?

二、配乐诵读,品味解意:

1、师范读原文。

2、认读生字。

3、领读原文。

4、多种形式朗读(小组自读、指名汇报读、男、女生读等)

5、边读边探究。

原文: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

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小结: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