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98226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世界上通行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行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6.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

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7.当年价格

指报告期的实际价格,如工厂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业的零售价格等。

使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数字,是为了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察当年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和流通、生产和分配、生产和消费进行经济核算和综合平衡。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为包含有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

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

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都使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数字。

8.可比价格

指在不同时期的价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物量的变化。

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按产品产量乘其不变价格计算;

一种是用物价指数换算。

9.不变价格

用某一时期的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四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0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10.社会劳动者

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者。

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含自负盈亏的合作社)、其他各种所有制单位的全部职工,以及城镇个体私营劳动者、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扣除外出临时工、合同工的农村劳动者,这部分劳动者已统计在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人数中)和其他劳动者。

不包括待业人员、在学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11.人口数

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是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

它通常是根据公安部门户籍登记的常住户口进行统计的。

12.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计算公式:

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1000‰

年平均人数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3.发展速度

用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对比而得。

由于比较的标准时期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

14.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减1(或100%)就是增长速度。

即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

15.平均每年增长速度

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是以间隔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的速度;

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是以间隔年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的速度。

具体计算方法,可参照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的《平均增长速度查对表》。

农业总产值

16.我国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

(1)农业(种植业),包括粮、棉、油料、糖料、麻类、烟叶、蔬菜、瓜类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和茶园、果园等的经营。

(2)林业,包括林木的栽培(不包括茶园、果园等)、林产品的采集和村及村以下的集体和个人竹木采伐。

(3)牧业,包括除渔业养殖以外的一切动物饲养和放牧。

(4)副业,包括采集野生植物、捕猪野兽、野禽及农民家庭经营的手工业等。

(5)渔业,包括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植物的养殖和捕捞。

农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业的全部产品(包括副产品)的总量,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成果。

计算方法通常是以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副产品乘以该项产品的单位价格而得该项产品的产值。

各项产品产值之和即为农业总产值。

17.农业增加值

指在一定时期内农业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的社会劳动量的货币表现。

它反映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

它等于农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18.农业商品产值

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可供商品交换的那一部分产品总量指标。

19.农村经济总收入

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在一年之中经营生产性和服务性活动所得到的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全部收入。

包括农林牧渔业、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劳务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收入。

但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等。

20.总收入和农业总产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一,两者包括的范围不同。

总收入除了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的收入外,还包括其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事业活动所得到的可以直接支配的全部收入,而总产值则不包括后面这些。

第二,就农林牧副渔五业而言,总产值要计算当年的全部成果,而总收入只计算当年可用于开支和分配的部分。

例如总产值计算人造林木的生产量、大小家禽的繁殖、增长和增重的产值,总收入则不包括。

第三,计算的价格不同,计算总产值,全部产品都按统一的不变价格或当年价格计算,而计算收入一般只按当年价格计算,产品中的出售部分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自用部分按当地收购的价格计算。

21乡镇企业

原来仅指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两级集体经济举办的社队企业。

在农村政社组织管理体制分设之后,除了包括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办企业外,还包括组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企业。

1984年3月确定将这类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单位一般应拥有固定的组织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和人员;

有核算制度,承担经济责任和纳税义务;

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实体。

22.工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的总成果和总规模。

工业总产值目前采用“工厂法”计算,包括各工业企业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入库产品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的差额价值。

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方案中,国家对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原则和方法作了修改,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与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原规定)的区别在于:

一是计算价格不同,新规定是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

原规定按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

二是全价与加工费的计算原则不同。

新规定凡自备原材料,不论其生产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计算总产值,凡来料加工,一律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

原规定对此则有一些特殊规定。

三是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的计算原则不同,新规定要求会计在产品成

本核算时计算了这部分价值,工业总产值则应包括,否则,可不包括;

原规定则按生产周期计算。

23.工业增加值

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

工业统计制度中工业增加值的计算采用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

24.工业销售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工业产品总量。

包括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提供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和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的价值。

25.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

         工业增加值(现价)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6.轻工业

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按其使用的原料不同分为:

①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27.重工业

指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

按其生产和产品用途,可分为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制造工业。

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作业中修理作业对象是重工业,否则划为轻工业。

轻重工业总产值的划分也按“工厂法”计算的,即一个工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轻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轻工业总产值;

一个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重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重工业总产值。

28.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资本金通俗地讲就是办企业的本钱。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资本金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

资本金按照投资主体一般分为四种:

①国家资本金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不论企业的资本金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是以国家资金进行投资的,均作为国家资本金。

②法人资本金是指其他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③个人资本金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④外商资本金是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资本金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增加或减少注册资金数额,必须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

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