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维富
石玉先
赵玉福
张洪讲
余传兴
李磊
徐明君
秦德志
10位班主任
疫情报告人:
二、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并启动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防控工作预案。
三、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
坚持凭教师证或学生证出入校门和做好来访登记工作,凡患传染病或疑似者,一律禁止进入校园。
四、严格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
坚持晨检、午检制度,并做好晨检、午检记录。
一旦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与此同时要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送学生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学生治疗阶段,不得到校,必须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康复证明才能返校就学。
学生治疗期间,班主任必须每天跟踪疗情,详细掌握学生的治疗进展并记录在晨检记录本上。
五、做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健康教育课、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师生加强传染病知识和日常保健意识的宣传教育。
做好对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业务培训。
六、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学校保证各个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等相对独立、采光通风良好,完善洗手区的建设,同时为每个班配发体温表、口罩、药品及消毒用具和用品,设置专人每天做好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
七、按照要求,上报疫情。
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了解基本情况并迅速报告。
班级必须在发现疫情的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学校相关负责人向防保科、镇教委、学校卫生科、疾控中心汇报,同时通过疫情预警系统进行网络报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
对瞒报、迟报、漏报疫情,并产生不良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师生中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组织实施各项防控工作制度和措施,防范传染病在学校内发生传播。
开展传染病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教职工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
认真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等制度;
强化报告意识,完善防控、停课的应急预案。
二、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组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员:
三、为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提供保障措施
1、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照上级部门对“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求统计病情发展情况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在规定时间书面报告。
2、保障预防传染病的必要资金,增添相关设备,充分准备必须的防护用品和物品。
3、坚持值班制度,值班电话3296889,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和电话24小时畅通。
4、开展晨检。
落实“五早”要求,对于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做出快速反
应:
1)要早发现。
要坚持实行晨检制度。
在本学期的日常安全检查记录本上做好记载,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到班级中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必要时要到卫生室测量体温);
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教室通风时间;
加强对教室、餐厅等校内场所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学生接触的公共教学设施、公共用具要加强消毒,及时消除校内外垃圾堆和卫生死角;
建立缺课登记制度,班主任要及时落实学生缺课的原因,并对生病学生进行跟踪了解;
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结束返校时,班主任需对学生逐一进行晨检。
2)要早报告。
出现疫情时,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有关领导,同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3)要早隔离。
一是对疑似病人要及时隔离,并通过家长将其送往医院诊治,严重者直接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
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医院检查。
当一个班级出现一例确诊的传染病患者,整个班级应该停课。
确诊的传染病患者痊愈后需持正规医院的证明并经学校教师检查确认后方能返校习。
4)要早治疗。
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及时通知家长将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5)要早处理。
要配合区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医疗部门,做好疫情检测和发生原因分析,并配合有关部门对疑似患者或患者住所及所到场所进行科学消毒处理。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班主任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传染病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
1、学校召开传染病防控专题会议,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我校由校卫生室周玉妹和沈菊仙老师负责每日疫情防控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
校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小组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迟报、谎报传染病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响应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疫情通报。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必要时实行圭寸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三)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四)发现传染病疫情时,要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教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领导小组请假。
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
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七)在疫情加重时,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
并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必要时可以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实施全面或部分停课。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
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组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
例》的规定、为了学生、职工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全校所有师生员工严格执行。
一、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明确传染病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必须加强预防。
二、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例共35种。
甲例传染病:
鼠疫、霍乱;
乙例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
丙例传染病:
肺结核、麻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长:
杜超
2、工作任务
把住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做到五早:
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
疗。
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以及疑似病人、
6小时内报上级防疫部门。
2、发现乙例传染病和疑似病人12小时内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3、发现丙例传染病应及时上报卫生防疫部门,以上三条班内发现有传染病迹象、尽快报告卫生管理员并去医院诊断。
4、凡患传染病的学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证明方可上课。
教
职工亦同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
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C,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隔离期限:
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C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
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
轻为特征。
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
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
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
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3、隔离期限:
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
好发于冬春两季。
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
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4、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种率普遍不高,学生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
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5、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
病,但以冬春为主。
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
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
可能导致:
1、男生睾丸炎:
较大学生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
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