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5954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文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稿

2021年党课党史讲稿材料5592字文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

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和人民98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

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

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

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

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

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

从6月3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

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

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

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

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

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共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把1921年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

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从南昌起义到人民军队的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断然决定了三件大事: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这就是著名的“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

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重要准备。

1949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

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

“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

它的推行,表明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它能够发动起来,反映了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渴望。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一连串接踵而至的胜利,使得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七、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全面内乱

1966年5月,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

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二)、林彪集团的覆灭

党的九大以后,当时党的副主席林彪极力想强班夺权,秘密策划武装政变,被党中央及时发觉。

1971年12日深夜,林彪决定投敌叛国,爬上256号三叉戟专机,仓狂出逃,13日凌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

一场反革命政变被彻底粉碎。

(三)、同“四人帮”的斗争

“文化大革命”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

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

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动乱与反动乱、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

1976年1月8日,人民最爱带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

在“文化大革命”进入第十个年头时,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和对“四人帮”的愤恨,终于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

4月4日清明节这天,二百多万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象“四人帮”发出声讨。

1976年9月9日,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

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更加猖獗向党进攻。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但是,十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期内消除这场内乱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很不容易的。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最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九、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滚动的格局。

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进行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

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

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

在此关键时刻,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