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
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课
后
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训练点①)
2、默读课文,想一想:
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奇丽的景色。
(训练点①)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
)
(2)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你是怎样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的?
)
4、把课文中描写华美的巨资抄下来。
(训练点②)、朗读课文。
想一想:
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
2、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威尼斯的小艇有那些特点,并体会加点词句的好处。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默读课文,联系有关语句,说说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
4、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略
27*与象共舞
28*彩色的非洲
导语
链接
阅读课文,想一想:
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训练点①)找出有关部分,多读几遍。
再联系上一篇课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训练点②)
阅读课文,想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认识14个生字。
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词语
盘点
读读写写
要求会读,会写21词语,并且要会运用。
读读记记
要求会读、会认31词语。
口语交际
习作.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2.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能抓住场景特点进行描写。
回顾
拓展
交流平台
一是交流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了解到的异域风情;
二是交流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三是交流本学期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体会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日积月累
积累名人名言(训练点②)
趣味语了解广告语的风趣、幽默。
训练项目分析
训练
项目
训练点①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
训练点②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
呈前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从五年级第一组重点训练项目“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的好处”发展而来的,训练重点的要求有所提高和发展。
落脚点
是六年级第一组“注意体会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表达独特感受”这一训练项目为今后的学习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打下了基础。
总第87、88课时
课题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教学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德国以及作者季羡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了解德国,简介作者
1、你知道德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2、播放德国风光,教师介绍。
3、那么,我们中国有谁会跟他们在同一所大学毕业呢?
介绍季羡林。
4、出示课题,读题。
题目中有一对反义词,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目标定向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
作者重返歌廷根,感慨万千。
那么,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2、指名认读生字词。
3、提问: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示范引路,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
德国奇在哪儿?
用波浪线划出有关语句。
2、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齐读。
3、这句话中,作者是怎样写出“德国之奇”的?
圈出有关词语。
指导“脊梁”的读音、书写,什么是“脊梁”?
“花的脊梁”是什么?
4、想象:
德国人养花,自己看到的是花的脊梁。
如果你就在屋子里,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
5、作者不光通过这些词语写出了德国之奇,还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6、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
7、出示单元导语中的句子,齐读,小结学法。
四、举一反三,自学第3自然段
1、德国之奇还表现在哪里?
按刚才的学法自学第3自然段。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配乐总结课文。
2、四五十年前,季羡林感受到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今天,当他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他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呢?
我们下节课再继续体会。
3、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
季羡林《留德十年》、《重返哥廷根》。
(2)背诵第三自然段,默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奇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奇丽 奇特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境界 耐人寻味
2、师:
昨天,我们随着季羡林先生,游览了德国的城市哥廷根,知道了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课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这种异国风情的赞叹,就是“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
”。
3、板书:
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二、回顾⑴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⑵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⑴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⑵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4、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⑴ 过渡:
师: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文中,作者用了一句更简洁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是哪句话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⑵ 结合上下文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 小练笔:
①师:
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看到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景象,他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拿出小练笔,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②同桌交流,班级交流。
⑷ 理解“耐人寻味”
同学们写出了这么多的想法和思考,怪不得作者说“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出示课件文字)现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5、朗读升华:
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鲜花绽放的清香,所以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这奇丽的花,这奇特的民族,深深的打动了季老先生,所以他发出赞叹:
多么奇丽的景色!
(齐读。
正是这种“我为人人”的境界,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他们“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师:
正是这样奇特的民族,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
走过任何一条街……
6、理解“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⑴ 导语:
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
如此奇丽的景色!
如此奇特的民族!
所以当近50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季老先生再次踏上这片他阔别多年的土地时他说: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出示句子,齐读。
)⑵ 理解“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
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美丽到底指什么
①同桌交流。
② 指名汇报(美丽除了指美丽的花,也许作者还指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师:
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7、理解“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课文的最后,作者说他在这样的境界里又想起了四十五年前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梦的?
梦:
引导学生谈理解。
(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来理解。
三、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1、推荐课外阅读作品: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
需要同学们去读一读季羡林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心境。
有一本书等待着你们去把它翻启,这本书的书名是《德国印象》。
此书为季羡林的回忆录,那里有动荡的岁月,沧桑的世事,难忘的师恩,诚挚的友情,质朴的语言,灵动的智慧,在那里你还能找到这篇课文背后的故事,课下,同学们读读这本书就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2、积累优美词句:
每学一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