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论绪言Word格式.docx
《药理学总论绪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总论绪言Word格式.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为开发研究新药或新剂型提供实验资料;
也有助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机体功能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本质。
①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不良反应和适应症
②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及规律。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三、学科性质
桥梁学科,基础医学
四、学习目的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五、学科任务
①阐明药物作用、作用机制
②新药的开发研制
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1、祖国医学中的建树与巨大贡献。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1596)
2、化学药物的发展过程。
近代药物飞跃发展概况
3、药理学发展史
第三节新药开发的药理学研究
新药的药理学研究包括临床前药理研究和临床药理研究。
新药的来源无非是包括:
对已知化和物进行结构修饰;
合成新型结构的药物;
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
应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
不论从上述哪种途径获得的新产品,都必须经过临床前药理试验和临床药理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并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查、批准后方可上市。
1、新药研究过程
①临床前研究
药效学研究
一般药理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
新药毒理学研究
②临床研究
一期临床
二期临床
三期临床
目前所实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动力学
[目的要求]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受体理论、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安全范围、治疗指数、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
熟悉不同给药方法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讲授重点]
1.药物的基本作用:
作用的基本表现、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2.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量效曲线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效能、效价强度及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的概念和意义;
3.作用原理(机制):
作用于受体及其它生理化过程;
受体的基本概念,亲和力、内在活性与药物作用强度、效能、激动药、拮抗药和部分激动药的关系;
亲和力参数pD2和拮抗参数pA2的概念;
受体类型、受体的调节及第二信使在受体—效应之间的作用重点]
[讲授难点]
1.药效学的基本概念;
2.药物作用机理。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1.药物作用的性质
药物作用(drugaction):
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作用;
药物效应(drugeffect):
是指药物原发作用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改变。
2.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localaction):
根据药物作用部位,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全身作用(又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
是指药物通过吸收经血液循环(或直接进入血管)而分布到机体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
(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
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treatment):
针对病因治疗。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treatment):
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
2.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sidereaction):
用药物治疗量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特点:
选择性低,治疗剂量,固有作用,可预料,随用药目的而改变
(2)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量时即出现中毒反应,用量大,可预知,应避免新药的开发研制
急性毒性 CVS、CNS、R
慢性毒性 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 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
(3)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
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特点:
免疫反应半抗原
与剂量无关
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药理性拮抗药无效
致敏物:
药物代谢产物杂质
(4)继发性反应(secondaryreaction):
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5)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特点:
血浓阈浓度以下,残存药理效应
短期;
长期
(6)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
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
第二节受体理论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放大、分化及整合功能,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位点,主要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
这种特定结合部位称为受点(receptorsite)。
二、受体的特征
一个真正的受体,具有以下特征:
1.饱和性(saturality);
2.特异性(specificity);
3.可逆性(reversibility);
4.高亲和力(highaffinity);
绝大多数配体与受点的作用是通过分子间的吸引力(范德华力)、离子键、氢键等形式结合。
三、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
(一)受体类型
根据受体存在的标准,受体大致可分为三类:
1.细胞膜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内阿片肽)受体、组胺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等。
2.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等。
3.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受体存在于胞浆内或细胞核内。
(二)受体调节(receptorregulation)
受体与配体作用过程中,其有关的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受体调节。
1.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
2.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四、受体学说
(一)占领学说
认为药理效应的大小与药物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是可逆的;
药物的浓度与效应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二)备用受体学说和速率学说
认为药物的作用并不与被占领的受体数量呈正比,而是和单位时间内药物的结合速率常熟k1及解离速率常熟k2有关。
(三)变构学说和能动受体学说
认为药物小分子可诱导生物大分子蛋白的构想变化,使其立体构想更适宜与药物分子结合,即诱导契合。
第三节药效学概述
一、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一)激动剂和部分激动剂
1.激动剂 激动剂也称完全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Emax。
2.部分激动剂 部分激动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受体结合后只能产生较弱的效应。
即使浓度增加,也不能达到完全激动剂那样的最大效应,却因占据受体而能拮抗激动剂的部分生理效应。
(二)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
1.竞争性拮抗剂拮抗剂和激动剂对受体都有亲和力,均能与受体结合。
但拮抗剂内在活性为0,结合后非但不产生生物效应,却使激动剂不能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效应。
其拮抗作用是可逆的。
与激动剂相互竞争相同的受体,合用时的效应应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和亲和力。
竞争性拮抗药与药效
2.非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虽不争夺相同的受体,但它与受体结合后可妨碍激动剂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使不断提高激动剂A的浓度,也不能达到单独使用激动剂A时的最大效应。
二、药物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对受体的激动或拮抗
2.影响地址释放或激素分泌
3.影响自身活性物质
4.影响酶活性
5.影响离子通道
(三)药物作用的信号和转导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
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1.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
2.量反应和质反应曲线
(1)量反应:
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
(2)质反应:
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治疗指数TI(therapeutic):
是一个常用的数值,可用它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TI=半数致死量LD50
半数有效量ED50
安全指数=最小中毒量LD50
最大治疗量ED95
安全界限= (LD1-ED99)×
100%
ED99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熟悉药物跨膜转运与体内过程的关系;
正确理解药物的时效和时量曲线、房室模型、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一级和零级动力学等参数和概念;
掌握药物的生物转化和血浆半衰期的含义与意义。
1.药物的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重点阐明单纯扩散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3.基本参数及概念:
生物利用度、血药峰值浓度、血浆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和房室概念。
肝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首过消除等基本概念。
4.药物消除动力学:
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与药物半衰期(t1/2)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连续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
经5个t1/2血药浓度达稳态坪值;
首次负荷剂量。
[讲授难点]
1.熟知PK数据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如何应用这些参数优化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用药
3.新药设计和制剂开发
一、研究内容:
1、药物体内过程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即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2、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动力学规律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是指药物分子只能由高浓度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
1.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
脂溶性物质直接溶于膜的类脂相而通过。
*转运速度与药物脂溶度(li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