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一五职成教育工作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县十一五职成教育工作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十一五职成教育工作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办学规模迅速壮大。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的职教办学体制,率先打造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职教航母”,形成了资源配置优化、集约化办学的规模优势。
近几年来,我们采取从乡镇优秀教师中选调、从应届大专毕业生中选招教师近200人充实到职教中心,仅18年秋就选招、选调教师81人一次性分配到县职教中心。
截止目前,职教中心教职工达300人,专任教师达244人,学历达标率为99.59%。
在校学生由18年42个教学班、2000名学生发展到18年120个教学班、8113名学生,跻身于全省中职学校前三名。
3、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先后有250人次的学生在市县各类竞赛中获奖,计算机及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被认定为市级示范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实训基地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实训基地。
高职考试一年一个新台阶,18年,上本科线36人,省线上线率100%,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4、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先后在广州、深圳、XX、武汉、XX等地建立了长期就业网络,在县内实行中职生优先就业准入制度。
18年,我们率先在全省中职学校中建立职业教育就业介绍所,并在广州建立了稳定的学生就业服务基地,与TCL王牌彩电、至高空调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用人合作关系,五年累计安置毕业生6000多人,就业安置率达95%以上,就业满意率达90%以上。
5、办学空间日益扩张。
五年来,我们在县职教中心先后增设了普通高中教育,成立了**县人才培训基地,创办了酉阳职业技术学校,与县工业培训学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展联合办学,还与县经贸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推行“弹性学习制度”,300多初中毕业生在XX三峡鞋业公司边工作边完成职业中专课程。
与湖北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率先构筑“2+3”教学模式和“3+2”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校办学空间,形成了层次多元、形式多样、长短结合、多位一体的综合办学格局。
6、服务能力明显加大。
全县形成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12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209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职成教网络。
一是强化了初等职业教育,在初中实施了“绿色证书”制度。
二是发挥了乡镇成校作用,聘请农业专家、企业家、技术员,围绕“三农”作文章,以“农村实用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创办新型产业、科技服务推广”为重点扎实开展培训。
三是多种形式开展职业技术短训。
五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类短训班500多期,参训达60多万人次。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审批设立了工业培训学校、青华职业学校,扩大职业培训面和就业面,推动经济的发展。
目前形成了“培训对象在县内,服务对象在全国”的培训服务体系,加快了我县劳务输出速度,提高了劳务输出质量,扩大了社会服务范围。
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两大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职成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进职成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市场导向、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校企合作、开放办学、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实现高职教育零的突破,重点加强县职教中心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高、中、培训的有机衔接和与普通教育的良好沟通,推动职成教育再上新台阶。
(三)发展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和任务:
认真贯彻和全面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委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逐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联系的、与普通教育良好沟通的中等职业教育,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协调发展、灵活开放的职成教育主干体系。
职成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明显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具体目标和任务:
1、高职教育: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零的突破。
逐步整合文教区内资源,走中职和高职平行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县三峡职教城”,力争办学规模发展到1万至1.5万人。
2、中职教育:
着力办好县职教中心,在争创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中职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5000人以上,中职与普高的招生比维持在1:
1。
学生就业安置率达99%以上。
加强专业建设,争创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
3、成人教育
理顺、完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管理体制,广泛开展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的成人教育,继续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建立县乡村职成教育网络,使之成为农村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
每年引进、推广科技致富项目2--3个,培训各类实用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5000人。
每个乡镇每年至少举办短期培训班10期、培训500人次以上,五年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30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10万人次。
分层制定县乡农村实用人才选拔标准和评价办法,实现全县乡土拔尖人才“123”的选拔目标,即推荐选拔10名市管以上乡土拔尖人才、200名县管乡土拔尖人才、3000名乡镇管乡土拔尖人才。
4、职业培训
积极探索“产教结合”、“校企联合”、“定单培养”等综合性、灵活性、适应性较强的就业培训模式。
加强对在职、转岗、再就业职工的培训。
到18年,培训在职、转岗、再就业职工5000人次。
全县所有中学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初、高中毕业生持有“双证”,基本掌握一项实用技术,实现新增劳动力预备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每个乡、村都有一个能满足当地农民技术学习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设施配套的实用型、开放型的成校。
5、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率达100%,“双师型”教师数分别占专任教师和专业教师数的20%和80%;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15%,中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50%。
实施“5515”人才培养工程,即培养5名省级职教能工巧匠,5名省级骨干教师,10名市级骨干教师,50名县级骨干教师。
6、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启动农科教示范基地建设,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示范水平高的标准,建设农科教示范基地5个。
7、信息化建设:
加快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
建立**县职成教育网,实现校园网和互联网以及省市职业教育相关网站的连接。
大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信息,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安排,弥补职成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抓住重点
一方面稳步适度地发展县职教中心办学规模,牢固占领中职学历教育主阵地。
另一方面立足办大职教思想,面向社会,开门办学。
一是在培训对象上进一步扩展。
向广大农村、农民扩展。
职成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在我县重点是要服务农村、农民,提高了农民素质,也就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是在培训方式上进一步灵活。
采取招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进一步研究。
研究市场需要,研究地方需要,研究农民的需要。
四是在培训时段上进一步延伸。
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把职业教育思想延伸到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延伸到职后的转岗再教育,以大职业教育思想为基础,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职成教育培训网络。
五是在办学层次上进一步拓展。
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整合文教区教育资源,吸引高职院校在我县兴办高等职业教育,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平行发展,着力打造“**县三峡职教城”。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
将职成教育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县内各类职成教育资源。
依法落实财政、人事、劳动、农业等部门和行业、企业发展职成教育的工作职责,分别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职成教育统筹管理机构和部门间的职成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解决实际困难,营造职成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定期对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进行职成教育督导检查,并将督查的结果纳入有关负责人年度考核的内容。
定期对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进行督导评估,推动职业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各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
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把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与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和奖励结合起来。
各职业学校和职业介绍所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三)转变观念,增强实效
职成教育应当尽快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
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
三是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
职业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三点:
一是积极适应市场要求,对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反应要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通畅。
二是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要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突出技能教育,重点抓好实验、实训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做到不仅要“对口”更要“接口”,教育和岗位“零距离”。
三是推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四)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推进职成教育。
在办学体制上,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鼓励公办职校和民办职校间的联合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在办学模式上,全面推行“订单式”教育,根据就业订单开设专业,配置教育资源,组织教育教学。
在管理体制上,走市场化办学、企业化经营之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强化技能训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发不同课程模块,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受教育者和岗位需求。
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挖掘潜力,积极开展短期培训,实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特别是面向“三农”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务工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五)强化师资,突出技能
坚持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相应的企业岗位进行专业实践,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