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总结0110Word格式.docx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总结0110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总结0110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性4大网络: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
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
CHINAGBN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ET
中国科学技术网络:
CSTNET
•新建5大网:
网通CNCNET、联通UNINET、国际经济贸易CIETNET、
移动CMNET、长城CGWNET
(3)计算机网络的服务
(1)文件和打印:
文件传输、文件存储、数据迁移、文件备份、文件同步更新;
(2)通信:
通信服务器;
(3)邮件;
(4)应用:
协调软硬件能力;
(5)数据库:
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系统;
(6)网络管理:
流量监控、网址管理、硬件诊断、数据备份恢复。
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地理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因特网(GAN)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星性、环型、树型、网状型
●按速率和带宽分类:
窄带、宽带
●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无线
●按通信方式分类:
点对点、广播式
●按交换功能分类: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按数据存放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分布式、集中式
●按网络通信特点划分:
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
(1)文件和打印:
(5)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网络
(1)ARPAnet(“阿帕网”)
●产生: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1969年资助建立的网络。
●目的:
将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盐湖城的犹他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
●发展:
1972年,网点数达到40个。
彼此间可发送小文本文件(E-mail),大文本文件(FTP),远程访问(Telnet)
●意义:
现代Internet最早的雏形。
文件和打印:
(2)NSFnet(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
80年代中期,NSF提供非常昂贵的4台计算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与此相联,并使用ARPAnet,但不成à
出资建立。
能够使更多的大学享受ARPAnet,各国的科学家能够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共享数据,合作完成项目。
1986年,美国5所大学联网,形成雏形;
1987年升级,1989年进一步升级,到1991年,发展到3000多个子网。
Internet的基础。
(3)Internet(”因特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网络、主机和用户都联入ARPAnet,TCP/IP协议成为正式ARPAnet网络协议标准。
●传统应用:
E-mail、Telnet、FTP、USERNET。
20世纪90年代初,WWW技术使其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注:
WWW—WorldWideWeb)
思考题
(1)结合你应用网络的体验论述计算机网络及其所提供的服务。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1)数据通信的定义
根据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传递数据的目的:
处理数据;
•本质:
以数据传输为业务的一种通信方式;
•发展阶段:
专线、电报/电话网、公用数据网。
•数据通信工作方式: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数据传输方式:
并行、串行。
(2)数据通信系统的定义
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组成:
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计算机系统。
•数据终端设备(DTE):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
•数据电路连接设备(DCE):
连接DTE与通信网络的设备。
•数据传输的物理载体: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介质。
(3)多路复用技术
把多个低速信道组合成一个高速信道的技术。
•分类:
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
(4)数据交换技术
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将数据进行集中和转送的技术。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5)调制解调器
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通信的一种计算机硬件。
•原理:
实现计算机数字信号与普通电话线脉冲信号的互换。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1)网络协议
网络数据交换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语法、语义、时序。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1974-SNA诞生,1977-ISO专门研究“开放系统互联”,1983-提出OSI/RM(GB9387)。
(3)OSI/RM分层原则
•网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OSI/RM
第四章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
(1)TCP/IP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OSI应用层
•传输层(Transportlayer)—OSI传输层
•互连层(Internetlayer)—OSI网络层
•主机—网络层(Host-to-Networklayer)—OSI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
注:
在TCP/IP参考模型中,对OSI的表示层、会话层没有对应的协议。
(2)TCP/IP协议
第五章网络硬件
(1)网卡
安装在计算机上使计算机联网的一种适配器。
•功能:
代表固定的网络地址,完成计算机与网络间的数据转换。
•按总线类型分类:
ISA(16位)、PCI(32位)、PCMCIA(便携机专用)、MCA(微通道系统专用)、EISA(32位,服务器/工作站)。
•按接头类型分类:
BNC端口(同轴电缆T型头)、RJ45端口(双绞线RJ45连接头)、AUI端口(粗缆AUI接头)。
•按数据传输速率分类:
10M(标准)、100M(高速)、10M/100M(自适应)。
•选择原则:
接口类型、总线类型、传输速度、是否支持远程驱动。
•工作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2)中继器
连接网络线路的一种装置。
“接力”——对衰减信号放大。
物理层。
(3)集线器
将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连接到网络上的一种装置。
构成共享式网络。
•按功能分类:
无源、有源、智能。
(4)网桥
连接两个局域网的一种设备。
联接协议相同的网络。
透明、转换、封装、源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5)交换机
交换式局域网中用于连接HUB、服务器或分散式主干网的一种设备。
构成交换式网络。
•工作原理:
端口交换、帧交换、信元交换。
•交换方式:
直通、存储转发、碎片隔离。
(6)网关
用来连接完全不同网络的一类设施。
连接完全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
•实质:
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
•路由设备:
路由器、启用了路由协议的服务器、代理服务器。
•协议:
网关-网关协议(GGP)、外部网关协议(EGP)、内部网关协议(IGP)。
应用层(高层)。
第六章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
(1)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享网络计算机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硬件资源共享的操作系统。
Windows类(NT、2K、XP、Server)、NetWare类(NovellNetWare)
Unix类、Linux。
(2)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
•任务:
从一台计算机将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
•工作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
•说明:
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
(3)NetMeeting
网络会议。
聊天、白板、文件传输、资源共享。
(4)NEWS
网络新闻。
网上发布和查阅有关新闻。
•网络新闻系统:
(可通过OutlookExpress参加新闻组)
(5)搜索引擎
提供信息查询与搜索功能的站点。
•功用:
快速查找需求信息。
分类目录(YAHOO、搜狐、新浪)、全文检索(Google)。
•搜索技巧:
模糊、精确、复合、电子邮件。
复合:
“+”所有、“,”其一、“-”排除
(6)IP电话
在IP网或互联网上实现语音通信的一种数字电话。
•形式:
PC到PC、PC到电话、电话到PC、电话到电话。
技术突破期(1995-1996,Internet电话)、发展期(1996-1999,IP电话)、成熟期(2000–现在,技术成熟,统一标准,全球互通,语音质量好,传输多媒体业务)。
•通信原理:
基于Internet语音通信原理传输(分组交换)。
第七章局域网
(1)定义
一种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将大量计算机与各种设备互联在一起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2)分类
•按拓扑结构分类:
以太网、令牌环网
•按计算机相互关系分类:
对等网、客户/服务器模式网
•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类:
(集线器)共享式网、(交换机)交换式网
(3)组成
•网络服务器;
•工作站;
•网络通信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4)体系结构
(5)高速局域网技术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局域网标准;
FDDI——FiberDistributedDataInterface;
1992年制定标准。
•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
100Mbps的以太网。
产生于1992年;
规范:
100Base-T
标准:
IEEE802.3u。
•千兆以太网
1000Mbps的以太网。
1998年6月认定;
1000Base-S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