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93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x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Ⅱ图表部分

1、勘探点一览表(1张)

2、地层统计表(2张)

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张)

4、钻孔简易注水试验成果统计表(1张)

5、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4张)

6、土工试验成果报告(3张)

7、击实试验报告(4张)

8、水质分析报告(2张)

9、总图例(1张)

10、钻孔平面布置图(3张)

11、工程地质剖面图(7张)

12、土料场综合图(1张)

13、钻孔地质柱状图(21张)

14、地貌、岩芯照片(21张)

 

镇陆寨堤围安全加固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概况

陆寨堤围位于距增城市镇约6Km的河段,本次加固工程堤围属于堤围左岸,全长约1.11Km。

现堤线范围内原有一低矮单薄堤围,堤顶宽1~3m,堤顶高程在13.8~14.8m,堤身高度为3.5~5.0m,堤围质量较差,防洪标准较低。

老堤围的填筑土料多为附近滩地冲积土层及邻近山头坡残积土层,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查询,得知老堤围曾多次遭洪水袭击,出现过堤防冲刷、坍塌、渗漏、管涌等险情,为避免洪涝灾害的长期侵害,有关部门决定对该堤围进行安全加固,使堤防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水闸、泵站满足10年一遇洪水24小时暴雨3天排干的标准。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目的是为设计堤防工程进行勘察,提供符合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精度要求的地质资料,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任务:

(1)查明堤防沿线的工程地质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并进行分段评价,保证各建(构)筑物对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

(2)查明堤基存在的工程地质缺陷,分析地质隐患存在的性质和分布范围;(3)对堤防等建(构)筑物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4)查明堤防边坡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边坡处理措施,对堤岸的稳定性进行评价;(5)对天然建筑材料的场地、质量、储量等进行深入勘察,提出合理的意见。

勘察手段以钻探为主,以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实地勘测为辅,整个勘察过程将参照以下有关规程、规范开展工作:

⑴《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⑵《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⑶《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DJ5013-92》;⑷《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⑹《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⑺勘测设计合同;⑻建设单位对地质勘察工作的工作任务的要求及勘察要点等。

受增城市镇水利会委托,我公司承担陆寨堤围的勘察任务,接受任务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于2008年4月12日开始进行野外作业,直至同年4月28日完成了该段堤围的全部勘察外业工作,共完成地质勘探工作量如下:

按300m左右布置一条地质横断面,全堤线上共布置了5条横断面;在陆寨排涝站布置了2条横断面6个钻孔;为查明土料场的储量与质量,在陆寨料场进行踏勘和抗槽探取样工作。

共计完成勘察工作量见表1-1、1-2。

表1-1地质勘探工作量表

位置

地质横断面

(条)

钻孔数量

(个)

总进尺

(m)

原状土样

(组)

注水试验

(段次)

标贯试验

(次)

堤防

5

15

218.2

6

12

5

排涝站

2

6

125.2

6

6

合计

7

21

343.4

12

12

11

表1-2土料场勘探调查工作量表

勘察级别:

初查

平面测绘

1:

10000(km2)

坑槽探

(m3)

取样试验

(组)

料场

0.765

4

4

2、区域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

本区地貌单元主要为侵蚀~剥蚀地貌及河流冲积~沉积地貌、人工地貌等,地形上总的走势为北高南低之势,分述如下:

(1)、侵蚀~剥蚀地貌

是本区分布最广、最常见的地貌类型,由中山、低山及丘陵组成。

其中中山不常见,主要有南昆山、天堂顶等,天堂顶海拨为1210m,山势雄伟,个别山峰突起于低山丘陵之上,地形较为崎岖,有陡壁悬崖,多为基岩裸露,切割较深;丘陵是本区分布面积最大、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多分布于场地的南边,常常构成多级峰顶齐整、岗峦起伏的地貌景观,山梁、山脊多为宽平、山顶多为整平或浑园,风化残积土厚度较大。

(2)河流沉积~冲积地貌

也是本区较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在河流的下游为沉积~冲积平地或河流一级冲积阶地,在山区多为冲积河漫滩地貌或河流沉积冲积丘陵山间小盆地地形地貌。

(3)人工地貌:

有水库、输水渠道、灌溉排水渠道等。

2.2地层岩性

区域出露地层时代不连续、剖面不完整,前泥盆系地层受加里东期地质影响,一般都轻变质。

区内主要有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及第四系地层,岩浆岩则主要表现为燕山二期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第三期细粒、中粒、粗粒(或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第四期钠长石化细~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等。

现自老至新简述如下:

1)震旦系:

主要为浅变质复理石建造,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板岩、绢云母页岩。

2)泥盆系帽子峰组:

主要岩性为含砾砂岩、砂岩夹页岩、粉砂岩等,局部夹凝灰质砂岩及赤铁矿。

3)石炭系岩关阶、大塘阶:

主要为石英细砂岩、粉砂质页岩,少量含砾砂岩或灰岩。

4)侏罗系高基坪群:

上部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砂、页岩系,下部主要为含砾石凝灰岩、凝灰岩、安山斑岩。

5)三叠系:

砾岩、砂砾岩、砂岩、页岩、炭质页岩夹煤线。

6)第四系土层:

由人工填筑层、河湖相沉积层、冲积层、风化残积层等组成,主要岩性为粉细砂、砾砂土、淤泥质土、砂质粘性土、粉质粘土等。

2.3区域地质构造

由广东地质局1979年所编制的《1:

50万广东省构造体系图》中查得,其区域大地构造单元为恩平—新丰褶断构造带(Ⅵ级构造单元)及次一级的全南—佛冈断裂构造带(Ⅶ级构造单元),华力西期、燕山期断裂和褶皱构成了本区地质构造的主体。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工程区主构造带为早、晚期新华夏系恩平—新丰褶断构造带中段,位于广州—从化一线,其主体断裂包括温泉断裂和神岗断裂,总体呈北北东舒缓波状延伸,长约120公里,主要倾向北西,倾角40°—60°,该段断裂迹象比较明显。

主要为压扭亦有张扭,沿断裂两侧岩相及构造线方向均不同,断裂面发育硅化角砾岩及糜棱岩化构造岩,角砾岩宽6~10m,局部20~100m,从化温泉附近发育二级夷平面及三级大断崖,有温泉出露。

其区域地质构造见图1:

图1区域地质构造图

2.4地震及区域稳定性分析

工程区内未见大的、区域性的构造存在,库区构造不发育,规模小,所在区域地震活动频率小、强度底,根据对《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0.17的划分,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Tg为0.35s。

区内未发现晚更新以来的断层或晚更新世以来的阶地、夷平面发生错位的现象。

根据以上资料综合分析,可以认为本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是好的。

3、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1堤防地层岩性

本次地质勘察完成了5条堤防工程地质横剖面,共施工钻孔15个,基本控制在堤轴线20~50m的范围内。

根据钻探结果表明,堤线堤基岩土层较为简单单一,上部为第四系冲积沉积土层,下部为第四系残积土,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①人工填土层

填筑土:

褐红色,多呈可塑状,主要以粘性土为主,手搓略有砂感,粘着性较好,胶结性一般,上部含有植物根系,主要分布于老堤围处,为人工素填土。

此层层底高程9.0~12.5m,厚度0.5~5.0m。

在钻探过程中该层共取原状土样3组,标准贯入试验2次,标贯击数值在5.5~6.8击之间,平均值为6.1击。

②第四系冲积层

主要由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细砂、粗砂等组成,各层情况如下:

粉质粘土:

多呈褐黄色,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局部含少量粉细砂,粘着性较好,湿,多呈可塑状。

此层层底高程2.0~9.2m,厚度1.0~8.5m。

在钻探过程中该层共取原状土样2组,标准贯入试验1次,标贯击数值为6.1击。

淤泥质粘土:

呈灰黑色、深灰色,见于Zk5-1、Zk5-2号孔,呈透镜体状产出,多为淤积粉质粘土,含较多的有机腐殖质,多呈软塑状。

此层层顶高程7.8~8.6m,钻孔揭见厚度为1.7~1.8m。

在钻探过程中该层标准贯入试验1次,标贯击数值为2.8击。

细砂:

灰色,以细砂为主,中砂次之,分选性较好,多呈未胶结分散状,湿,稍密。

此层主要分布于ZK2、ZK3号断面,层顶高程在5.9~9.2m,厚度0.8~3.1m。

粗砂:

褐黄色,以粗砂为主,砾砂次之,分选性较差,多呈未胶结分散状,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湿,稍密~中密。

分布连续,此层层顶高程在2.0~8.8m,厚度3.7~11.0m。

第四系残积土

残积土:

呈灰褐色,饱和,可塑状,基本完全风化成土状,粘着性较好,含有少量未风化的小砾石。

顶界高程为-4.7~12.5m,揭露厚度为0.3~13.0m。

以上各岩土层分布、组合关系及地质结构特征等详见钻孔地质柱状图及剖面图。

3.2堤防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由于靠近江边,故其地下水量较为丰富,在本次钻探所控制的深度和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表现为潜水及弱承压水类型,直接受河水位及季节性降雨的影响,水位埋深较浅。

在钻探期间取水样做水腐蚀性分析试验,根据《水利水电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G的划分标准,地下水具有的腐蚀性见水腐蚀性分析试验成果表3.2-1。

表3.2-1水腐蚀性分析试验成果表

水样编号

测定项目

测定结果

腐蚀类型

判定结果

数值

单位

陆寨围

(S55)

HCO-3

1.248

mmol/L

分解类

溶出型

无腐蚀性

pH

6.96

一般酸性型

无腐蚀性

侵蚀性CO2

5.67

mg/L

碳酸型

无腐蚀性

Mg+

2.42

mg/L

分解结晶复合类

硫酸镁型

无腐蚀性

SO2-4

13.38

mg/L

结晶类

硫酸盐型

普通水泥

无腐蚀性

抗硫酸盐水泥

无腐蚀性

SO2-4+Cl-

28.06

mg/L

钢结构

弱腐蚀性

由表3.2-1可知,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建筑物钢结构应考虑采取防腐蚀措施。

3.3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堤基上部土层为第四系冲积层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层,厚度一般大于1.0~8.5m,下部分布有细砂、粗砂层,厚度一般为3.7~11.8m。

根据钻探资料的堤基地层工程特性,按照《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附录C堤基地质结构分类进行对比,该堤基主要为双层结构(Ⅱ):

堤基由两类土组成,上部为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下部为细砂、粗砂层组成的双层结构。

陆寨堤防堤基的总体地质条件较好,但局部粉质粘土覆盖层较小(其中ZK3-1的粉质粘土覆盖层只有1.0m),可能发生渗透变形,堤基整体抗渗条件一般。

3.4堤防工程地质评价

(1)、堤身填筑土质量评价

填土均来自堤围两侧一级冲积阶地上的褐色粉质粘土,以粘性土为主,为人工素填土,经人工压实,基本完成固结,土质较均匀,填土材料质量较好。

堤身填土钻孔注水试验渗透系数为7.68×10-4~1.05×10-3cm/s,平均为8.77×10-4cm/s,为中等透水,堤防因长年没有维护,堤身杂草丛生,局部堤顶宽度只有1.0m左右,堤身总体较单薄。

(2)、堤基类别适宜性评价

该堤基主要为双层结构(Ⅱ)类,堤基下部分布有细砂、粗砂层,由于局部粉质粘土覆盖层较薄,渗透变形的可能性较大,设计时应作必要的抗渗透变形计算。

(3)、岩土力学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