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84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Corporationstandardizationoffice#QS8QHH-HHGX8Q8-GNHHJ8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前言

我院是广州地区唯一一家集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得益于国内三大空港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的辐射效应和北广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院业务增长迅猛,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的管理,促进医院业务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决定制定《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在各科室、职能部门发展规划和医院“十二五规划(初稿)”的基础上,拟定出《规划》的讨论稿,提交医院办公会议讨论、论证后制定出来的,本《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教育、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医院中西医结合文化建设等方面。

医院现状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名花都区中医院,2008年7月正式启用现名)为广东省示范中医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是广州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也是广州市花都区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单位,为花都区2003年成功创建广州地区第一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院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4.6万平方米,全院员工833名,含卫技人员683名,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5名(正高5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2名,硕士学历以上67名(含博士5名)。

开放病床500张,设备总值超亿元。

预计2010年度,我院年门诊量超过85万人次,住院病人量超过2万人次。

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医院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已从同级医院中脱颖而出,业务量在广州地区中医系列医院中名列前茅,为全省医疗卫生系统所瞩目。

2009年3月,我院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广东省中医名院”,并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

2009年9月,医院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活动。

我们看到了成绩,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影响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发挥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如由于现有业务用房紧张,门诊及病区服务功能未能很好发挥,业务用房的基建资金缺口大;人才梯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院作为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床位编制增加问题未解决,目前医院限定编制仅320人,由于编制名额紧张,影响了人才引进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大型医疗设备和中医诊疗设备不足,已成为我院继续发展的“软肋”;重点专科建设仍然不足,省级以上重点专科数量少,区域性优势不够显着,科研成果少;治未病服务平台尚在筹建中,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保健需求;教学工作仍以专科及本科生临床带教为主,研究生教育尚未正式起步;承担各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处于低级阶段,档次较低,整体科研水平偏低等。

指导思想

我院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指导。

结合地区社会发展需要,以提升中西医结合特色综合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强化特色,充实内涵,不断提高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带动我院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使我院在华南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中西医结合文化建设独树一帜。

总体目标

围绕着把我院建设成为医疗、教育、科研均衡发展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总体目标。

坚持传承岐黄医术、提供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的办院宗旨,通过五年、十年中长期建设,使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浓厚、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着,重点专科在主攻方向的疾病诊治能力、学术水平、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成效显着,储备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一大批各级别名医,形成具有中国南方中西医结合特色和优势的名院、名科、名医效应;教育教学功能齐全,有效探索符合中西医结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临床和基础科研能力,提高我院科研立项的数量及质量,促进临床科研成果的转化;建设我院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文化,形成我院服务品牌,使我院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在华南地区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中期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医疗工作

(一)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2010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以及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和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需要。

不断强化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争取用2-3年时间,全体医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接受过省级以上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院长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通过继续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西学中班、鼓励非中医类别临床医师参加中西医结合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力争到2015年全院80%的非中医类别临床医生,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科室负责人接受过系统中西医结合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

探讨医院名中医评选、考核及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医专才的成长,启动名中医工作室筹建工作,建立并完善师承教育制定及其考核制度。

医院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收和引进以中医专业为主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高层次人才,加大引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力度,争取引进一批省内、国内知名的中医人才,不断优化中医人才比例和层次,逐步完善发展“名医”战略。

(二)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鼓励对中医药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发扬,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

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群众健康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尤其是“治未病”方面的作用,大力采用群众乐意接受的中医中药治疗形式,完善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考评体系,加大对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奖励力度,条件成熟时选择一个病种试点多专业一体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试点,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服务。

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三)继续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规范科室的发展方向,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将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进一步完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注重诊疗方案在临床的实践应用;逐步在手术科室尝试推广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逐步推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

各科室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

力争全院采用非药物治疗达到相当的水平。

鼓励条件成熟的科室积极申报各级重点专科。

(四)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医院把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医院“三名”战略的重点工程来抓。

按照“学科建设是龙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经费投入是基础,政策措施是保障”的指导思路。

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提出重点科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广东省中医名科和广州市重点中医专科——针灸康复科,广东省骨关节特色专科骨伤科加大了管理和扶持力度,医院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人才、科研、设备、设施建设。

积极培养、扶持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骨伤科、脑病科、肿瘤科等科室建设,争取用2-3年时间,学科带头人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达到相应建设标准要求,建成一批省市级、乃至国家级重点专科。

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带动全院整体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的提高,突出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五)逐步规范急诊科建设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及白云国际机场区域急救网络医院的要求,扩建急诊科,完善急诊分区,规范各专科急诊诊室的设置,完善急诊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留观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等建设,条件成熟时建设中医综合治疗室。

建立急诊分诊制度、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等相关制度。

同时加强急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设好中西医结合急诊人才梯队。

(六)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和有效机制

在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我院应急制度与预案,反复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七)继续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建设

1、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成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制度;强化医务科、护理部对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多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协调机制。

2、遵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省卫生厅的相关规定,制定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监督评价与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临床应用新技术审批程序,并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等,建立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进一步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落实和强化三级病历质控制度,配备专职院控员,把好院控质量关,监督科控员工作,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逐步完善电子病案管理,同时强化在架病历的实时监控,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4、进一步完善患者唯一身份识别等有关制度,完善手术患者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生命财产安全。

5、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

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一个目标,一条主线、四个关键点。

一个目标:

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医院;一条主线:

建立数字化医疗系统,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业务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证医院未来高速发展为主线;四个关键点:

1、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机制;2、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载体的患者诊疗数据组织与共享模式;3、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临床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协同机制;4、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医疗协同服务的建设原则。

按照《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基于电子病历(EMR)的医院信息化平台、临床业务平台、临床信息系统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结合我院业务实际,建设有我院特色的数字化医院。

信息平台建设核心工作包括:

1、平台基础建设,包含临床业务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集成功能、原有系统数据的继承与延续应用功能、各业务系统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功能、支持区域卫生信息交换与医疗协同;2、数据中心建设,包括资源规划与信息处理需求、信息资源服务建设需求;3、标准体系建设需求,包括标准体系框架、电子病历文档标准、四个基本数据库标准;4、安全体系建设需求,包括数据安全需求、运行安全需求、技术安全需求、管理安全需求、设备安全建设需求;5、存储体系建设需求;6、网络与通讯建设需求。

根据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规划方案,按照每年医院运营经费的3%-10%逐步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计划到2015年我院的信息化投入总额将达到1700万元。

(九)加强护士队伍与人才建设,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深化护理体制改革,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强化护理管理。

1、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