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
《汽车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专业建设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一、人才需求分析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在快速增长。
2008年全国的汽车产量达到934、51万辆,升至全球第二位。
截至2009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7619、31万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与之配套的汽车服务市场更就是蕴藏着无限商机。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条件的改善,尤其就是高速公路的出现与发展,对汽车在安全、环保、可靠、快速、舒适与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汽车在品种,结构及性能方面越来越多样化,为适应这些变化,汽车的维修也必须相应地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通过走访宁夏区内的近100家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人才状况却不容乐观,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
1、文化基础太差。
据统计,宁夏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60%以上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高级工的比例仅占4%左右,技工多为农民工。
在我国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中,真正具备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技术工人还不足20%。
2、缺乏专业培训。
宁夏的维修人才大多就是师傅带徒弟模式下的产物,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汽车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精通当今汽车的电子控制技术了。
3、维修理念落后。
大多数维修工的维修理念都来自上一代老师傅,也就就是说,习惯于修理作业,动不动就大拆大卸。
而对于现代车辆的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系统、自动空调器等,更多的维修工作就是诊断,“七分诊断、三分修理”,不经过诊断就盲目拆卸不但很难排除故障,反而会添加新的故障。
4、现代维修设备与资料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因为维修理念、知识水平等问题,导致先进的诊断设备、技术资料不受重视,在维修中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维修质量不高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市场缺乏的并不就是人数,而就是人才,即能够对现代车辆进行科学诊断的汽车医生。
如何尽快培养出更多的汽车医生已经成为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重大课题。
目前宁夏的汽车维修人才多数就是初、中级人才,适应汽车新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级维修人才匮乏。
既懂维修,又会组织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就是缺乏。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就是当前汽车行业迫切需求的人才,人才需求量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逐年加大;
(2)汽车维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急需高素质的人才,应加大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的培养力度,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建设基础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于1994年,17年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专业办学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训条件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培养,在专业办学上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发展思路,为宁夏及西北地区培养了近千名实用型汽车工程类专业人才。
现有在校学生610人,就是学院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之一。
(一)师资队伍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人。
其中专业教师14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8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29%;双师型教师9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5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人,占专职教师人数的35%。
同时学校还聘请2名具有丰富汽车维修经验的一线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所有兼职教师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现在本专业已经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较合理的双师教师队伍,为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实训条件
目前我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已拥有汽车新技术实训室、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油料分析室等9个重点实训室与一个修理车间。
实训设备价值120余万元,实训场地1200㎡。
同时学院还与现代汽车4S店、宁夏怡通公司、上海丰田公司等3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第三年校外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三)教学改革成果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强化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现已初步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目标,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体化课程方案,为专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
(四)社会影响力
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多年来我院多次为社会提供汽车维修职业方面的相关培训业务,如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汽车维修厂在职员工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岗培训等,先后培训人次上千人。
在本地汽车维修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宁夏汽车业与汽车服务产业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以发动机与底盘的正确拆装、汽车日常维护、汽车电路图识读、正确应用汽车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检测等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改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全面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重点建设,使本专业在宁夏区内领先的基础上,成为在西北享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
(二)具体目标
1、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工作能力为主线,深化“校企结合、工作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四个紧密配合”(即教学目标与工作目标紧密配合;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紧密配合;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紧密配合;学校与企业紧密配合),为学生构建促进其就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为学生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进行详细的分解、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
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其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50%以上,建立相对集中的实践环节。
加强校企合作开发实训课程,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开辟新的实训内容。
力争通过2年的建设,计划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3门核心课程,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校级精品课程,再向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方向努力。
3、开发遵循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发展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校本教材
加强教材使用管理,根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把关,注意采用体现汽车新知识、新业务、新方法的新教材;并要求采用近3年来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在1-2年内自编与完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实训教材,2年内配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3本特色实训教材;开发1门精品课程配套教学课件并建成1套精品课程教与学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4、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采取培养与聘请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成一支教育观念新、师德高尚、责任心强、优良教风、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为目标,推进本专业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本专业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适当,知识与能力结构相当的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40%,青年教师中达到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比例达5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比例达60%以上。
5、加大实训设备投入,进一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①注重研究、探索、构建并实施对学生进行有效务实的方法实训、技能(课程)实训与综合能力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
②实训室数由目前的6个增加到35个,实训设备总值由120万增加到600万元,实训工位由目前的7个增加到180个,再购置一批汽车服务方面的应用软件,增加建设3个以上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创一批顶岗实训教学基地,确保顶岗实习学生数比例100%。
6、强化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面向行业与社会,开展汽车维修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年培训与鉴定300人次以上。
四、建设思路
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质量求存,开拓创新,凸显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格高尚、行为规范、技能过硬、知识全面、特长突出、终生发展”的学生培养目标。
在未来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一体化师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业发展基础;加强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技能培养能力;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加强地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影响力。
把育人作为本专业的根本,把质量作为本专业的生命,把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本专业的动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进一步培育专业文化氛围,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
五、建设内容
(一)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建设思路
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建立由企业一线技术专家、行业有关部门负责人与本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并建立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与运作机制。
以自办企业与校外合作企业为平台,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
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为区域汽车后市场与行业培养双高人才。
2、建设措施
建立有合作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基层领导、本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参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团队,在对行业、汽车后市场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立项开展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多年办学的优势,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工学结合,并将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内容的改革,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教育的培训,体现出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汽车维修岗位工人技能的成长特点与规律,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订各课程实训要求与标准,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配套教材,满足专业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专业素质、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的架构上,改革原来的学科体系,转变为符合汽车维修工职业成长规律的学习领域课程,使专业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更能体现“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应在职业行动及多样性的思维操作中完成,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多次完成自主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估的完整工作过程;使学生获得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针对工作任务进行独立地计划、实施与评价的能力。
工作导向的教学设计应重点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
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案,使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相互结合,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3、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汽车维修工岗位技能成长规律,结合汽车维修工人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教学化处理,加强与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合作共同开发编写具有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特色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3门特色实训教材,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采取培养、引进与聘请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与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组成的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专业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表1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人数
2012年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