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8772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5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考点总动员03 声与光解析版.docx

中考考点总动员03声与光解析版

考点03声与光

考点一:

声音与耳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

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

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

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4、耳的结构:

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5、耳的主要功能:

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

6、听觉产生过程: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7、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考点二:

光的传播与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

光年是长度单位。

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

3、光的色散:

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

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

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

①红外线的应用:

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

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6、物体颜色:

a)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b)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考点三:

光的反射与平面镜

1、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光的反射定律:

αβ

①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β=α)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

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考点四:

光的折射与透镜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

(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4.透镜分为两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它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7.眼球的折光系统

(1)眼球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因为观察的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一、声音和耳朵

1.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 乙和丁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答案】D

【解析】【分析】人和两个声源之间的距离相同时,两个声源发出的同一内容的声音到达人耳时间相同,听起来具有立体感;同一内容的声音如果不同时到达人耳,就会相互干扰,含混不清。

【解答】由图可见,乙和丁距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

故答案为:

D

2.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 一声                                    B. 最多2声                                    C. 3声                                    D. 4声

【答案】C

【解析】【解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甲在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引起水管振动发出声音.声音沿三个途径传播,一是在空气中,一是在水中,一是铁管中,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铁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水中,最慢的是在空气中,所以,最先听到的一声是沿铁管传播来的,第二声是从水中传播来的,第三声是从空气中传播来的,故选C。

3.如图所示为盲人智能手机,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手机就会发出语音提示:

您需要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

若进入电话模式,盲人通过念号码手机就自动拨号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

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鼓膜            B. 耳蜗是中耳的一部分

C. 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均是因为视神经损伤造成的     D. 所有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答案】D

【解析】【分析】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解答】A、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内耳的耳蜗;故A错误;

B、耳蜗是内耳的一部分;故B错误;

C、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有多种,如神经损伤,视网膜损伤等等;故C错误;

D、感觉均是在神经中枢形成的,而神经中枢主要集中在大脑;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4.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实验现象对应的物理原理,哪个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纸屑的跳动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故①符合题意;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大小有关,故③不合题意;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发声停止,振动也就停止了,故④符合题意。

那么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②④。

故选B。

5.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 ①一④一⑤一③一②一⑥                                    B. ①一②一④一⑤一③一⑥

C. ①一④一⑤一②一③一⑥.                                D. ①一③一④一⑤一②一⑥

【答案】A

【解析】【分析】

(1)耳的结构包括: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外界传来的声音经过耳廓收集,进入外耳道后便会撞击鼓膜,使其产生振动。

鼓膜的振动会带动位于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耳蜗的外形像一个蜗牛壳,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解答】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脑部。

按照题意,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①声波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②听神经 ⑥大脑。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期末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空气;声源

【解析】【分析】

(1)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空气传播声音进行交流;

(2)减弱噪声的方法: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处。

【解答】期末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7.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答案】振动;响度

【解析】【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解答】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声音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故答案为:

振动;响度

8.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米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