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68页Word下载.docx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68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68页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调控空间资源与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关系;
1.5.2加快天津区域都市化发展进程。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京津大都市圈中,对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要素市场进行全面接轨与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5.3突出"
海河"
和"
海岸带"
综合开发的龙头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注重城市特色和文化品位,整体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1.5.4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统筹安排重大项目用地,适度超前建设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和乘数效应;
1.5.5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制定强制性规划措施,切实保护天津市现存的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章近期建设规划目标与策略
紧紧抓住城市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近五年的建设,提升天津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功能,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近期采取"
优先主轴、拓展外围、扩充两翼、突出区县、有序保护"
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
海、山、水、田、城"
生态城市格局,建设布局合理、交通便捷、洁净舒适的街区环境,构筑"
走廊型"
都市整体框架,形成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绿色家园。
2.1近期城市发展目标
2.1.1全面实施天津市发展的五大战略举措,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完成"
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2.1.2充分发挥天津城市的综合优势和潜力,基本建立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2.1.3优化整合城市布局结构,近期优先建设津滨带状走廊,基本建成大天津空间格局;
2.1.4初步形成海河两岸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的基本功能和风貌,发挥"
五举之首"
的作用;
2.1.5基本建成以"
三港、两高、两快"
为核心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1.6切实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加大环境建设的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位,建设最适宜创业与居住的生态文化型城市;
2.1.7实现区域空间整合与产业接轨,基本建成市域城镇空间合理布局体系;
2.1.8实现"
环保创模"
和建设园林城市的目标。
2.2近期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中企资料网————中国最大的资料下载网站
类别
序号
目标名称
单位
2001年统计数
2007年目标
经
济
发
展
1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2022.6*
3600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美元
2180
4600
3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比重
%
46.6
53
4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31.3
40
5
研究与发展(R&
D)支出占GDP比重
1.51
2.2
社
会
6
全市常住人口
万人
1004.06
1060
7
城镇人口
580
700
8
市域城市化水平
58.6
>
75.0
9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平方米
15.9
22.0
10
信息化综合指数
78.1
80
11
恩格尔系数
40.1
32.0
12
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比重
40.82
55.0
13
每千人拥有病床数
个
4.56
5.0
14
平均预期寿命
岁
75.95
76
基
础
设
施
15
人均占有城市道路面积
8.7
9.78
16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准箱
241.2
650
17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96.0
98.0
18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58.8
89.0
19
居民住宅气化率
96.8
98.8
20
居民住宅热化率
57.7
90.0
生
态
环
境
2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7.3*
40.0
22
森林覆盖率
16.2*
20.0
2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5.29*
12.5
24
城市环境综合指标
分
78.5
90
25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63.0
85.0
2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5.0
注:
数字后标注"
*"
为2002年底统计数据。
第三章近期建设用地布局与建设时序
第一节重点发展地区的确定与建设时序
3.1.1天津城市轴向空间布局结构
3.1.1.1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布局呈轴向、多边网络型结构;
3.1.1.2构建京津走廊为核心的发展轴;
3.1.1.3天津空间布局结构:
以京津发展轴为主轴的"
一带两核三轴"
、倒"
天"
字型轴向组团型结构。
其中:
"
一带"
指沿武清、北辰、中心城区、东丽、塘沽方向发展的"
都市带;
两核"
指中心城区与塘沽城区两个核心城区;
三轴"
是指沿宁河、汉沽、塘沽、大港即海岸方向的发展次轴,以及沿蓟县、宝坻、北辰、中心城区、西青、静海沿市域南北方向和中心城区、西青沿津保高速公路方向的两条发展辅轴。
3.1.2城市重点地区包括:
"
一带、两翼、三城、四区"
3.1.2.1"
指包括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地区、海河下游两岸地区、塘沽城区、天津港以及西北部武清区城区在内的京津发展轴的核心区域;
3.1.2.2"
两翼"
指以塘沽城区为轴心的南北沿海两翼。
南翼指塘沽南部地区、大港以及大港油区的管理基地;
北翼指汉沽、宁河芦台镇及其沿岸地区;
3.1.2.3"
三城"
指宝坻、静海和蓟县三城区;
3.1.2.4"
四区"
指四个重点保护和整治的生态区。
一是指天津市蓟县北部京津"
后花园"
保护区;
二是指永潮湿地生态保护区(即永定新河与潮白河之间的三角地区,包括七里海、东丽湖、黄港水库一库和黄港水库二库、北塘水库等地区);
三是指大团湿地生态保护区(指北大港水库和团泊洼水库等地区);
四是指滨海度假与海岸湿地生态保护区。
3.1.3空间发展策略与建设时序
3.1.3.1优先主轴:
北接东移,轴带发展。
优先发展包括武清城区、中心城区及紧邻组团、海河两岸地区、塘沽城区、天津港等以海河为主轴的"
中心城市。
3.1.3.2拓展外围:
依托主城,推进组团。
近期重点发展武清、杨柳青、大港、东丽湖、银河风景区、空港物流加工区、开发区西区等城市组团,积极发展王庆坨、双口、张窝与辛口等城镇。
3.1.3.3扩充两翼:
提升核心,策动两翼。
以天津港建设为核心,建设港口物流、港口贸易经济区,并使加工制造、旅游度假和滩涂湿地保护等协调发展。
北翼重点发展芦台、汉沽经济开发区和北洋舰船军事主题公园,南翼重点发展散货物流中心、临港工业区、大港石化基地和海上新城等地区。
3.1.3.4突出区县:
发展城区,完善体系。
宝坻、静海、蓟县城区发展目标定位为中等城市,加大地区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宝坻温泉城、团泊洼生态风景区、大邱庄镇等重点地区以及各区县重点城镇,完善城镇体系布局。
3.1.3.5有序保护:
制定法规,注重措施。
重点保护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蓟县北部京津"
、永潮湿地生态保护区、大团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海岸湿地型保护区等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完善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
第二节近期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
3.2.1总体原则与思路
根据近期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重点保障和提供市政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并通过对这类用地的开发建设,起到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
对于市场引导型的设施用地项目,通过对用地供应总量与布局的宏观调控,规范开发行为。
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挖掘存量建设用地和废弃地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土地利用的适应性。
3.2.2建设用地总量预测与分布
3.2.2.1中心城区近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000-3300公顷。
3.2.2.2外围组团近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250-15400公顷。
3.2.2.3滨海新区近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240-18720公顷。
3.2.2.4五区县近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010-17180公顷。
3.2.3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与布局
3.2.3.1中心城区至塘沽城区:
重点建设中心城区海河两岸服务型经济带、综合基础设施工程、公益性设施、生态型居住区、都市型工业园、四大风景区和植物园等;
塘沽城区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区、保税区、临港工业区、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港口贸易经济区、森林公园、海水淡化基地等。
规划用地规模13800-18020公顷。
3.2.3.2外围地区:
重点建设八个外围组团、武清城区、西部双口镇和张家窝及王庆坨镇;
东部空港物流加工区、东丽开发区、海河下游工业区、华明镇、东丽湖及开发区西区;
南部的小站镇和八里台镇以及大港城区和油田基地、汉沽和宁河芦台镇为重点建设区。
规划用地规模19450-27750公顷。
3.2.3.3其它地区:
主要包括静海、宝坻、蓟县三城区以及大邱庄镇和团泊洼风景区南部、宝坻温泉花园城、知识森林岛等重点地区。
规划用地规模8250-11330公顷。
3.2.4近期建设用地规划导则
3.2.4.1基础设施及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1.道路交通设施用地
道路交通设施用地包括:
城市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