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档格式.docx
《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山》等篇中都描述了周人在此地的生活情景。
东汉安定监泾人王符著《潜夫论》36篇,在为传世名书。
晋代,北地泥阳人傅玄,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曾著《傅子》120卷(篇)。
唐、宋时期,由于佛教的发展,造塔建寺、刻石造像、树碑作文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明、清之际,以民间文化艺术为主体的文化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故事、传说、歌谣、对联、迷语、笑话、寓言等民间文学及以及民歌为主的音乐事业发展较快。
民歌、唢呐、社火遍及全市,民间剪纸、刺绣、织编、纸扎、雕塑等继续发展。
戏曲班社活跃,逐渐走向专业化。
同时,文化名人辈出,很有影响的有李梦阳、王纶、吕经、吕颛、张钦修、钱旭东、韩鼎、赵邦清、刘之蔼等50多名。
民国时期,秦腔戏曲艺术,进入兴盛时期。
陕甘宁边区时期,市内文化艺术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文艺的服务对象、表现形式、内容上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批为现实革命服务,且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演唱作品涌现出来。
新宁县南仓村刘志仁、环县农民孙万福、新正县农民汪庭有分别创作秧歌剧和新民歌《高楼万丈平地起》、《绣金匾》及《边区十唱》等,在陕甘宁边区到处传唱,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市文化事业经历了稳定发展、曲折发展、遭受损失和蓬勃发展4个阶段。
1949至1957年为稳定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各级党政部门将文化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各县文化馆普遍建立,全市有4个电影队在城镇、农村广泛放映,8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相继成立。
市、县均采取不同形式,多次举办培训班,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政治、业务水平,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
1958至1956年为曲折发展阶段。
大跃进年代,在“左”的思想干扰下,不切实际地提出了一些“战斗”措施及“大放文艺卫星”的错误口号,致使文化工作偏离了正确方向。
一些县的群众文化工作出现了盲目冒进、浮夸、强迫命令的作法,造成了不良影响。
1959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文化工作陷入低潮,群众文化萧条冷落。
1962年,全市撤销了100多个1958年以来成立的公社书店和文化站、室。
1963年,撤销各县剧团。
1965年后,各县文艺团体又有新生,文化活动日趋活跃。
1966至1976年为遭受损失阶段。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全市文化事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全市文化机构有的瘫痪,有的撤并。
不少文艺工作者受到批判斗争和错误处理。
古装剧全部遭禁。
许多文化革命前的优秀影片停止放映。
市、县新华书店、文化馆图书室的许多图书,被视为有各种问题停止发行、借阅。
文艺创作遵循“三突出”(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原则和“路线斗争”、“阶级斗争”的基调,出现了大量形式主义、公式化、概念化的文艺作品,影响和降低了作品质量。
1977至1985年,为蓬勃发展阶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二为方向”,市内文化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此时,一大批被禁锢10多年的古装剧目及电影片目得到解放,满足了群众的渴求。
全市9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休及277个放映单位在演出场次、演出收入方面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市室内影院、剧院增至34座,其中新建农村集镇影剧院8座。
90%的乡镇在其所在地建起了露天剧场。
电影放映设备数量增加,并不断得到更新。
市、县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相继成立。
一批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处理的人员,经落实政策,重返文化战线工作。
社火、皮影、木偶、剪纸、刺绣、民间唢呐等活动再次活跃起来。
全市95%的乡镇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乡会。
至1985年,全市有业余剧团32个,皮影、木偶队120多个,社火队490多个,唢呐班50多个,乡镇文化站125个。
这个时期,还成立了庆阳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发展会员229名,年平均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300余件(不包括书法),其中在省级以上出版、发表、演出、展出、播放120余件,在地、市级发表、演出、展出500余件。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及区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商品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人所认识和利用。
与此同时,地区和各县相继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促进了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十五”期间,庆阳市的文化工作在全省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多年来位次靠前,近五年连续获得一等奖。
全市有12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文化先进乡镇,有7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民间艺术之乡,正宁、西峰、庆城三县(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文化先进县,西峰区寨子乡文化站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一)文艺创作演出成绩斐然。
近几年来,共新创作各类剧目100多部,其中,大戏29部,小戏、小品66部,电视剧4部,电视文学剧本1部。
上演新剧目38部,获市级以上奖励的30部,占上演剧目的80%。
有13部剧节目在全国和全省获100多个奖项。
现代陇剧《陇东娃》、通俗陇剧《黑白人生》、眉户剧《总盼月儿圆》、《高山情》、秦剧《李梦阳》等7个剧目在国家和全省各类评奖调演中共获53个奖项。
小戏《抬轿》、《审狗》在全国第七届群星艺术节中分别获优秀奖,在全省群星艺术节中分别获银奖和铜奖,《黄花情》获第17届全国曹禺戏剧奖。
2005年元旦前后举办了全市第五届新创剧目调演,推出了《香包情》、《教坛保尔》、《皮影缘》、《风情雨露》等优秀新创剧目。
大型现代陇剧《绿叶红花》代表甘肃省参加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荣获金奖,并于2006年晋京汇报演出,开创了我市自建国以来文艺演出团体晋京演出的先河。
(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
近几年的春节社火汇演在全省的“文化春节”活动中独树一帜,地方特色浓郁。
各个层次的创作、演出、展览在全国全省举办的相应活动中多次获奖。
特别是连续五届香包节的成功举办,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我市为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和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命名五蝠皮鼓为庆阳一绝,环县为皮影之乡,西峰区温泉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中国民俗学会、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确定我市为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
我市还被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列为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还在我市命名了91名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了96名甘肃民间艺术家,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了359名市级民间艺术大师。
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我市被评为“最有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
各县区也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举办特色文化节会,环县成功举办了两届皮影艺术节,庆城县的赤城苹果节、宁县的九龙金枣节、镇原的潜夫文化节等各具特色的节会,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在节会的推动下,庆阳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在国内的展出活动逐渐增多,国外市场在进一步拓展,2002年9月甘肃文化访美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印第安纳州举办的甘肃文化周活动中,庆阳香包、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初露头角,颇受欢迎。
庆阳的知名度在进一步提高。
全市文化系统及有关单位紧紧围绕“节节有演出、处处有亮点、年年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举办各种演出活动。
近几年来,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迎十六大、撤地设市、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的召开等活动,精心组织举办了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专题文艺晚会、《辉煌二十年》文艺展演等一系列歌颂党、歌颂祖国专题文艺演唱活动,共演出剧节目200台(场),演职人员达万人以上,演出节目1000多个,观众20多万人次。
此外,还举办多场明星演唱会,并有甘肃省情系陇原艺术团、西安市歌舞剧院以及国外演出团体吉尔吉斯坦国歌舞团、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国立芭蕾舞剧团也应邀来我市演出。
还有省敦煌艺术剧院与省歌舞剧院的精品力作《丝路花雨》、《天马萧萧》也在我市多次演出,特别是中央“心连心”艺术团众多明星来峰慰问演出等,直接观众达30万人次以上,大大提升了我市群众文化生活的品位,促使我市文艺演出进入了新的辉煌时期。
全市注重发挥文艺专业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每年组织文艺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文艺辅导,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参与人数和演出场次,送图书、写字、作画数量多,影响大。
省上确定的知识工程也在逐步推进。
全市的节日文化、社区文化、庭院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军营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呈普及的趋势,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三)文化产业蓬勃兴起。
近几年来,全市围绕庆阳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精心培育各类文化市场,全市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已组建生产营销民俗文化产品的企业104家,从业人员54232人,生产营销总件数为447万件,生产总值或营销额达到5509万元,多次在全省介绍经验,在2005年被甘肃省文化厅确定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对外文化交流活跃,曾在澳门、北京、杭州、天津、格尔木、深圳、青海、兰洽会、西交会参展50多场次,小批量的民俗文化产品还在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家展销。
庆城县赤城乡文化站成立的民间工艺美术公司、西峰区寨子乡文化站的庆阳民俗工艺开发中心、西峰区民俗艺术研究所、华池县以民俗文化产品经销为主的巧儿公司等以民俗文化艺术品为主的文化产业实体在竞争中不断发展,逐步成为特色文化产业的支柱。
在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市上积极筹备成立了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和庆阳市民俗学会,为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并保持其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2006年5月全省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我市的“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3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环县皮影被列为全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0个试点之一。
“陇东红色民歌”、“庆阳香包刺绣工艺”、“庆阳剪纸”、“西峰唢呐文化”、“西峰荷花舞”、“环县道情皮影戏”、“华池南梁说唱”、“合水面塑风俗”、“陇东窑洞民居文化”、“道情戏”、“周祖祭奠”、“公刘祭奠”12个项目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10月,文化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讲话中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申报我们从已公布的12个省级名录中遴选出8项,已上报到文化部。
第二批省级名录项目的申报我们从已公布的市级名录中遴选出12项,已报到省文化厅。
第一批市级名录已由市政府公布,共8类23项61个子项。
8县区县级名录已经全部建立,第一批总计公布10大类189项。
(五)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十五”期间,全市新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11个,投入资金2200万元以上,新建集文化、娱乐、休闲、集会于一体的文化广场8个,各渠道先后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搬迁修复文物景点5处,投入资金600万元以上,预计各渠道投入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达1.5亿元左右,是“九五”期间投入的20倍以上。
西峰、庆城、合水、宁县、华池、环县相继建起了文化广场,各县(区)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庆城县建成周祖森林公园;
华池县建成了双塔森林公园;
镇原县建成王符纪念馆、潜夫山森林公园;
合水县建成古石刻艺术博物馆;
西峰区小崆峒碑林画廊已经落成。
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建筑面积5429.36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庆阳市民俗博物馆工程计划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2814.33平方米,到位资金11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