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86765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市文化艺术大剧院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估算总投资8052.02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6911.2万元,其他费用757.39万元(含征地费及“三通一平”费),预备费383.43万元。

资金筹措:

投资资金由市财政自筹解决

八、主要技术及经济指标

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2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内容及规模指标

1

项目总用地

m2

24000

36亩

2

建筑面积

8000

3

道路及硬化

7000

4

停车场

2008

5

道路绿化面积

720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052.02

固定资产投资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金

资金筹措

申请贷款

自筹资金

财务指标

年运营平均总成本

447.6

年经营平均成本

96.51

年运营收入

985

年平均利润总额

537.4

投资利润率

%

6.67

6

财务内部收益率

8.4

>

6%

7

财务净现值(i=6%时)

1624.70

8

投资回收期

10.46

9

产量盈亏平衡点

43.31

九、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立足抚州大文化,以临川文化为主线,突出南昌市以临川文化为人文特征的城市个性,是面向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是弘扬临川文化和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具体体现。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是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水平,成为南昌市重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

通过实施本项目,提升城市品位和总体竞争力,把南昌市城区建成江西东部的特色城市;

满足人民群众(包括南昌市以及周边城市带)对于文化艺术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艺术水平。

第二节项目背景

抚州又称赣东,是江西省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自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豫章郡南城县起,抚州已有1800多的悠久历史。

抚州,古为临川郡,文化厚重,名人辈出,是王安石,文化的故乡,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的誉称,是江西省东西部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文化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给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文化队伍日趋壮大,现有各类文化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3000多家,已形成演出、娱乐、电影、音像、文物、美术、书报刊、印刷出版、文艺培训等十大文化市场。

南昌市现有人口380万,市政府所在地临川区人口近100万,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近30万人;

城市发展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为50万人,用地规模50平方公里。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和文化的辐射能力更强;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每年的国内外游客都在上百万人次以上。

然而,南昌市的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多严重滞后,安全隐患较多,建筑简陋,设备陈旧落后,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设施基本空白,远远达不到国家的地市级文化设施标准,难以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

为展示、宣传和弘扬临川文化,推动抚州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充分展示城市文化形象,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建设一个集演出、文博、图书、等综合性文化设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兴市”的战略和《南昌市文化发展纲要》,重点建设具有抚州城市标志和反映现代化城市特点的“六大工程”文化设施,提高城市文化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出抚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特色。

为此,2005年,南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新城区辟地100亩,规划兴建文化艺术中心,并作为重大建设项目列入全市“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计划。

文化艺术中心着眼50年不落后的现代中心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标准规划。

项目布局主要包括“文化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三大子项目和“文化文化广场”配套工程。

针对文化艺术中心规划选址、征地、经费筹措等事项,市政府多次进行研究,把它作为南昌市一件大事。

由于抚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本级财政有限;

因此,根据《纲要》和全市实际需要,市委、市政府提出先建设文化大剧院,并列入全市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

建设这一作为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将进一步增强临川文化宣传辐射作用,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文化需求,极大地促进南昌市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1、《南昌市新城区规划》;

2、《南昌市新城区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3、国家文化部、建设部等有关剧院的建设标准;

4、《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10]15号);

5、《剧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

6、南昌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文件;

7、《南昌市文化发展纲要》(2011—2015年);

8、文化局提供的部分材料、文件等其他有关基础资料;

9、建设单位对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的委托书。

第四节研究内容

经过对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设施状况等情

况的调查分析,充分考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着重进行以下几项研究:

1、研究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内容、设计方案;

2、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拟订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计划;

4、估算项目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5、制定项目招标方案,提出项目实施建议;

6、提出合理化建议,使项目能顺利实施。

第五节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本项目符合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构想和“十一五”计划要求,项目实施后,对改善南昌市新城区文化设施落后面貌,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2、本项目符合南昌市新城区建设规划要求,对完善中心城区文化设施,提高城市品位产生重要影响;

3、本项目将进一步增强临川文化的宣传辐射作用,满足广大市民文化生活需求,对抚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4、本项目符合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

二、建议

本项目是南昌市重要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也是新城区南移的龙头性项目之一,各项筹建措施必须抓紧落实到位。

1、本项目投资和社会影响较大,需要加强资金筹措力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本项目是文化艺术中心三大子项目之一,要做好项目的整体规划,确保各子项目建成后的整体性以及和谐性;

3、本项目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需认真组织项目设计方案的招标和评审;

4、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把本项目做成一个精品工程。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南昌市位于江西东部,辖10县1区,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人口380万,市政府所在地临川区人口近100万。

抚州自古以来就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

经千年岁月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历史上江西两大支柱文化之一,是抚州独有的丰厚历史遗产。

王安石、曾巩、文化、陆象山、晏殊、晏几道等名儒巨公,是抚州历史上辈出的贤才。

抚州这座历经1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人杰地灵、群星灿烂,历经不衰。

这里山明水秀、风景迥异,历代骚人墨客的浪迹萍踪至今可寻。

王羲之、颜真卿、谢灵运、朱熹、陆游、戴叔伦、文天祥、徐霞客等都曾行呤于抚河岸边、忘形于抚州名山,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墨宝和遗迹。

乡贤王安石、文化、曾巩、陆象山、晏殊,晏几道、陈自明、乐史、谭纶等等历史文化名人,均以丰厚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文化艺术宝库。

抚州文学昌盛,戏艺繁荣。

列入《四库全书》其目的论著,抚州籍人氏著述有近800卷之多。

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丰富的资源,秀美的风光,孕育着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宜黄戏、盱河戏、采茶戏、傩舞、民间的各种灯彩等艺术形式脍灸人口,经久不衰。

这里富有十分可观的革命传统文化,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从事大量的革命斗争实践活动。

抚州遗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宜黄的“曹山寺”、为我国佛教曹洞宗祖庭之一;

曾巩读书的“读书岩”、文化巨著《临川四梦》诞生地“玉茗堂”是著名的文化遗址;

南城万年桥堪称南国桥梁的明珠;

乐安流坑古村更以千古第一村而名闻海内外。

这里有天下第一楷书《麻姑山仙坛记》;

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傩舞、草庐学派、盱江医学,有著名的黄陂大战、登仙桥大战遗址,还有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沙子岭毛泽东旧居等革命文物资源。

抚州的名人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化名人,秀丽的自然风景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临川文化,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文化队伍日趋壮大,现有各类文化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

文化成果令人瞩目,仅近五年各类作品获省级以上成果奖800多项;

城乡文化生活丰富,227个乡镇普及了文化站,创建了60多个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村,20多个镇文化站获省级百强文化中心,南丰县被命名为全国傩舞之乡,临川区、崇仁县被命名为江西省社会文化先进,南城县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经营项目达20多个种类,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3000多家,已形成演出、娱乐、电影、音像、文物、美术、装潢、书报刊、印刷出版、文艺培训等十大文化市场;

文物博物事业发展迅速,全市有省、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4处,文物藏品15000多件,其中广昌甘竹发掘的恐龙化石被列为中华之最。

多年来,按照创建文化名城的要求,南昌市委、市政府以临川文化为主线,将全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并将一批文物古迹、文化遗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抚州不但具有博大精深,蕴涵深邃,影响久远的临川文化,更是一块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抚州既是沿海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北与长江三角洲对接,南与珠三角经济圈遥相呼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撤地设市以后,南昌市加大交通、城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市场秩序整治力度,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服务功能日臻完备,吸引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纷纷投资抚州。

2005年,全年引进市外项目141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实际进资15亿元,增长92.3%;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3亿美元,增长1.4倍。

全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共386家,比去年净增73家,其中金巢经济开发区入园工业企业已达85家,同比净增32家。

南昌市为了在江西东部率先崛起,市委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

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全力主攻两区(工业园区、城区),推进三大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三年确保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