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586695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机的特性分析Word格式.docx

所以,电动机稳定运行的工作点位于n=f(T)曲线K、n0区间的某一点。

n0K故区称为稳定工作区。

KTq区为不稳定工作区。

如果负载突然增加,或电源电压突然降低使TL>

Temax时,则电动机转速迅下降,进入KTq段,电动机的电磁转矩随转速的下降而减小,导致电动机因承受不了而迅速停止运转,这种现象称为堵转。

堵转后,电动机中的电流立即升高为额定电流的数倍,如果没有保护措施及时切断电源,电动机将可能被烧毁。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机械特性(电磁转矩是异步电动机的驱动转矩)

一、电磁转矩

基本公式:

与直流电机类似的公式:

根据简化等效电路算出转子电流:

电磁转矩的实用公式:

转矩系数¢m为电机的每极磁通

●1、当n=n0(s=0)时,R2’/s=∞,故I2’=0;

2、随着n从n0开始减小,(s由零渐增),当s较小时,R2’/s>>X2’,X2’可忽略不计,I2’最初与s比例地增加;

3、到s较大时,R2’/s相对变小,X2’即不能忽略,且逐渐成为分母中的主要部分,随着n继续减小(既s继续上升),I2’增加缓慢。

●n=n0(s=0)时,cos¢2’=1;

随着n的逐步下降(既s逐步增大),,cos¢2’将逐步下降。

●不同的n值时,将两条曲线相乘,并乘以常数CT¢m,即得n=f(T)的曲线,曲线n=f(T)的形状与n=f(I2’)不同,两者不成比例。

1、当n=0(s=1)时,虽然I2’较大,但cos¢2’的值较小,与两者乘积成正比的T值不大。

2、但当n逐渐减小时,I2’增加较快,cos¢2’的值较大,使T值增加较快。

★在0~n0之间,转矩T出现一个最大值,称为电机最大转矩Temax。

增加转子电阻使总的阻抗增加了,所以,起动电流减小。

转子电阻增加,使得COSΦ2提高,起动电流减小,使得定子漏抗电压降低,电势E1增加,使得气隙磁通增加;

起动转矩与气隙磁通、起动电流、COSΦ2成正比,虽然起动电流小了,但气隙磁通和COSΦ2增加了,使起动转矩增加了。

如果所串电阻太大,使起动电流太小,起动转矩也将减小。

最大起动转矩可等于最大转矩,此时所串电阻为:

所加电阻如果大于该值,起动转矩将下降。

二、机械特性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指电磁转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曲线。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就是T-s曲线。

∙几个关键点:

o起动点Tq

o最大转矩点Temax

o额定工作点Te

∙电动,发电,制动三种运行状态

三、最大转矩(过载能力)

∙异步电动机的T-s曲线上有一个最高点;

∙最大转矩可以根据高等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求得。

o令:

,求得:

o带入转矩公式,可得:

∙过载能力:

最大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

λK表示电动机短时过载的极限。

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的λK在1.8~3.0之间,Y系列电动机在1.7~2.2之间,J2或JO2系列为在1.8~2.2之间,JO3系列为在2.0~2.2之间而冶金、起重等特殊电动机λK在3.3~3.5或更大。

几个重要结论:

电机各参数不变及电源频率,电压不变时,

o最大转矩与电网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则sm保持不变,与U1无关;

o最大转矩近似于漏电抗(x1+x2’)反比

o最大转矩的位置可以由转子电阻的大小来调整;

o最大转矩的值与转子电阻值没有关系。

sm与R2有关,R2愈大,sm也愈大。

四、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矩,起动转矩倍数

∙作出起动时(s=1)的等效电路,可以直接求得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起动电流指起动瞬间电机从电网吸收的电流,

∙起动转矩则是起动瞬间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如果希望起动转矩等于最大转矩,则:

令sm=1,可得:

电动机的起动转矩Tq与额定转矩Te的比值

,表示电动机的起动能力。

一般异步电动机的Kst值在0.8~1.2之间。

∙对绕线式电动机:

以上电阻指的是转子每相电阻与外串电阻之和。

实际电阻应反折算。

∙几个重要结论:

o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o总漏抗越大,起动转矩越小;

o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可以在转子回路串入适当的电阻一增大起动转矩;

o当

时,起动转矩最大。

“起动”实际上为转子堵转状态。

异步电动机堵转时,n=0,则s=1,代表机械负载的附加电阻(1-s)r’2/s=0,相当于电路短路状态。

所以起动电流(即堵转电流)很大,而功率因数也较低。

●异步电动机空载(TL=0),当TL=0时,电力拖动方程

拖动系统机械时间常数

空载的过渡时间为:

空载起动时,sst=1;

sX=0.05带入上式,

空载起动时间为:

空载的过渡时间t0与sm的数值有关。

空载的过渡时间t0最短时的sm0,令dt0/dsm=0,得:

空载起动时对应t0st最短的sm0st≈0.407

◆当sst=1;

sX=0.05可以求出sm0st≈0.407时,t0st为最短。

从以上三条机械特性曲线说明:

◆当sm0st≈0.407时,n在0~n0的起动范围内,特性与两坐标间包围的面积最大,以即对应最大平均起动转矩

Tq(Tq=面积/n0),因此对应最短的空载起动时间t0st。

★但是普通笼型异步电动机的sm为0.1~0.15,显然,如欲得到较短的起动时间,必须采用转子电阻较高的高转差率笼型异步电动机。

★对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可以采用转子电路串联电阻的方法来提高sm,缩短起动时间。

●降低电网电压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Tq与Temax及U12成正比。

当电源电压U1降低时,起动转距、最大转矩会与U12成正比的降低;

●sm与U1的降低无关(即保持不变);

                          ●由于同步转速n0的值与U1无关,所以n0也保持不变。

                    设:

电动机原在额定情况下运行,此时电动机U1=UN,I1=I1N,n=nN,T=TN。

▲如果电网电压由于某种原因降低,负载保持额定值不变时,电动机将不能保持连续长期运行,否则会影响电动机寿命甚至可能烧毁。

因为当U1降低时,在降低的瞬间,转速nN不变,电动机电流I1及I2’将下降,T下降,电动机开始减速,因T<TL,s增大,电流因sE2增大而回升,在回升到T=TL以前,电动机继续减速,一直降到n1(转差率由sN升到s1)为止,此时T=TL=TN,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由于U1下降前后负载保持额定值不变,由

式,T∝I2′2(1/s),得

式中,I2X′2为U1降低后转子电流的折算值。

由于sX>sN,则I2X′>I2N′,U1降低后电动机电流

将大于额定值,电动机如长期连续运行,温升最终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电动机寿命缩短,甚至烧毁。

●笼型电机串联对称电抗,电阻,n0不变,Temax,Tq,sm将随着Xst,Rf的增大而减小。

降压限流。

●绕线转子电机接入并联电抗器。

在绕线转子电机转子回路中每相接入电抗器和电阻的并联电路。

这样,在电动机加速过程中,当转子频率sf1变化时,在转子电路中的两个并联支路之间,电流将进行重新分配。

●在起动初期,当转子频率相当大时,电抗器的的感抗Xst=2πsf1Lst较大,转子电流的大部分将流过电阻Rst;

这个电阻实际上决定了起动电流和起动电阻。

●当转子逐渐加速而转子频率逐渐降低,电抗器的的感抗Xst也随之减小,这时大部分的转子电流将流过电抗器。

●在起动结束时,转子频率将变得很小(sf1≈2~5Hz),Xst值很小,因而几乎全部转子电流将流过电抗器,近乎将电阻Rst短接。

由于转子电路的参数可变,如果配合恰当,电动机在整个加速过程中产生几乎恒定的转矩。

绕线转子电机接入并联电抗器能限制起动电流,在起动级数最少的情况情况下,保证电动机平滑地加速。

当转子电阻R2适当增大时,起动转距会增大;

当R2=X20时,Tq=Temax,,sm=1;

但继续增大R2时,Tq就要随着减小,这时sm>

1。

见下图。

转子串联起动电阻,即可限制起动时的转子电流和定子电流,还能增大起动转矩,减少起动时间,适用于功率较大的重载起动。

五、转矩的实用计算公式:

∙通过铭牌数据求取电动机转矩的方法:

转子串电阻分级起动,整个起动过程中尽量保持较大的起动转矩。

1、转子每相串入起动电阻r2+R’+R’’+R’’’+R’’’’,电动机开始起动,起动点为a点,起动转矩为T1,

T1<Temax。

2、转速上升,到b点时,T=T2>TL,为了加大电磁转矩加速起动过程,切除起动电阻R’’’’,电动机的运行点从b变到c点,T=T1。

3、转速继续上升,到d点时,T=T2,为了加大电磁转矩加速起动过程,切除起动电阻R’’’,电动机的运行点从c变到d点,T=T1。

4、转速继续上升,到d点时,T=T2,为了加大电磁转矩加速起动过程,切除起动电阻R’’,电动机的运行点从d变到f点,T=T1。

5、转速继续上升,到g点时,T=T2,为了加大电磁转矩加速起动过程,切除起动电阻R’,电动机的运行点从g变到h点,T=T1。

6、转速继续上升,经h点最后稳定运行在e点。

T1为最大起动转矩,T1≤0.85Temax;

T2为最小起动转矩或切换转矩,T2≥(1.1~1.2)TL。

最大转矩Temax保持不变,临界转差sm∝r2’+RΩ’转子总电阻成正比。

简化计算,机械特性可示为直线,

当串入RΩ时,可使sm=1(n=0),Tq=Temax,则

得出

校正系数

电磁转矩与电磁功率、机械功率的关系:

转速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