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6461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09年版文档格式.docx

是现代地理  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而且还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

  第二讲空间与政权——中国历史政区与地方行政制度  1.行政区:

任何国家都要将国土分为层级区域进行管理,这些区域就是各级行政区。

2.中国自古就是行政制度发展完善的国家,《周礼》载: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分官设职,以为民极。

”“体国经野”与“分官设职”就是划分行  政区与建立地方政府。

  3.行政区划的意义:

政区的设置与地方管理涉及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保证国  家稳定与地方发展的大问题。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与地方管理主要经历分封制与郡县制两个阶段。

  1  中国历史地理整理笔记2009年版  第一节  分封制——分土而治1.总述:

分封=封建:

封邦建国。

  天下——国——家  《礼记》: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封建制的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即天子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诸侯;

诸侯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大夫;

大夫以嫡长子继位,众子为士。

士→大夫→诸侯→天子封建制是地缘关系,宗法制是血缘关系,合二而一就是以地缘关系维持血缘关系。

2.历史上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时期:

秦以前、西汉前期、西晋时期、明初。

  第二节  郡县制——分民而治1.中央政府将全国领土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区域,在各个区域内设置地方政府,并授  予地方政府一定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利。

秦以前郡、县设置出现在各诸侯国的边界地带。

2.秦  ?

郡县两级政区;

  ?

统县政区:

36郡→48郡+内史=49郡1000余县3.西汉    郡——县        中央:

王国——支郡—县      侯国  中央:

郡—县    王国——县  ?

汉初中央直辖15郡,武帝时增至110郡国;

  2  中国历史地理整理笔记2009年版  ?

前106年将全国分为13个区域,每个区域称部,派一刺史执行监察职能;

?

各州借用《禹贡》九州之名,外加两个《周礼?

职方》州名,另外两个不在《禹贡》  范围内,合在一起共13个刺史部:

冀、兖、青、徐、扬、荆、豫、凉、益、幽、并、朔方、交趾。

后来又增加一个司隶校尉部。

共14个监察区。

  4.魏晋南北朝时期  ?

州、郡、县三级制;

遥领:

遥领者,不入版图之地;

马超,封凉州牧;

虚封:

仅有虚爵而无实地者;

周泰,封陵阳侯;

从东汉末年州成为实际的一级政区。

三国以降三级政区成为正式制度。

各级政区数  额急剧增加,《宋书》:

“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

”南北朝后期三级政区比例:

1:

2:

6。

并出现双头州郡。

  5.唐  ?

唐前期,州、县两级制;

贞观元年分天下为10道,开元21年改为15道。

“道”为监察区。

睿宗时期:

更巡察使为按察使,差遣制为常置制  ?

开元年间:

采访使,兼各要州刺史,监察区形成;

天宝年间:

采访使兼任陟黜使;

唐后期,方镇执行最高政区的职能,、州、县。

安禄山兼范阳、平卢两  节度使,又兼河北道采访使,集军政、民政一体,开合道与方镇为一的先例。

  3

  

      中国历史地理整理笔记2009年版  ?

“安史之乱”后全国设40多个方镇,初:

道——方镇——州——县,肃宗时期改采访  使为观察使,观察使兼节度使,观察使监察区与节度使军管区合二为一,新的行政分区形成——后:

方镇——州——县。

6.宋  ?

中央——路——州——县;

北宋元丰年间实行23路:

京畿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  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粮;

  1、使地方各级组织互相牵制,事权分散,区划交叉,中心分离,没有单一的权利机构。

  2、地方行政区是中央官员的分治区,不是地方官员的施政区。

路一级官员:

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

优势:

无官员反叛;

劣势:

不利于命令的上传下达,军事失败。

南宋大部分时间实行16路。

7.元  ?

多级政区制:

  路——府——州——县  中央—行省—府——州——县    州——县  :

5级俱全:

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保安州——永兴县  4  中国历史地理整理笔记2009年版  2级:

岭北行省——和宁路大多数均为三级或者四级;

元中期实行11行省:

中书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  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湖广行省;

宣政院:

主理西藏事务,西藏并入版图;

蒙官与汉官合政,蒙官为主汉官为辅,是这一时期的特色。

8.明    中央—布政使司  府——州——县      直隶州——县  ?

明代最高政区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京师、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  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三司分立;

明后期为克服都、布、按分权过甚,再加上元势力未减,与明发生冲突,女真部军  崛起需要权利相对集中的权力机构。

陆续向各地派巡抚、总督,将一地行政、监察、军务集于一身,成为统驭三司的地方最高长官。

万历四总督:

蓟辽、宣大、陕西、  两广;

府州县只领民户,另置卫所以统军户;

十六都指挥使司:

十三省各有一都司,以及万全都司治宣府卫、大宁都司治保定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