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高一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教版高一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高一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过万重山漫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
难点
1、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
2、结合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游三峡
生联想
雄、险、奇
现在
时间:
早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工具:
陋
压力:
大
过去
许许多多的第一个
远古
后代会崇敬我们
未来
出三峡
感喜悦
现在
课外作业:
1、课后熟悉全文
2、抄写词语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峡是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
那里山势险峻,江流湍急,礁滩接踵,峰插云天。
美丽壮观的景色总能让人神采飞扬,神思飞越,这或许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三峡的原因。
古今中外,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曾为三峡的美景所折服,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
李白就曾用一首《朝辞白帝城》表达自己遇赦东归是的欣喜欢快之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面对三峡奇景,又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课题)
文章不用“三峡”而取“万重山”之意,目的是突出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
“漫想”是随意、不受约束的畅想。
二、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
1、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并画线。
本文l、2段是第一部分。
略写往昔自己对三峡景物的神往,描写了船出夔门之后,江流的湍急和高山的耸峙。
值得玩味的语句是“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朦胧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和“我们的船开向哪里?
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
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
我不知道。
”设置了倘恍迷离的意境,引起人们的通思。
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的“漫想”。
第二部分包括第3~9段,“漫想”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
第3段,“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辞藻都黯然失色”,深感三峡美景难以摹状,“头脑里一无所有”,暗示了文章下面的内容不在于写景观。
“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围绕这第一个人,会生发出许多新的思索,这便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
第4段,“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
”“漫想”的思路展翅飞翔。
那第一个,“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呢?
”当时,他“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5、6两节连贯、自然。
第7段“再想下去”。
由物质条件写到了当时的舆论的阻力。
接下来8、9两段想象他“拿起竹简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
第三部分,包括10~12段。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想到无数“第一个人”,想到人类发展向前的历史。
第四部分是13、14、15、16段。
“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思路由往昔回到现实,畅想今日和未来。
第五部分,最后两小段。
“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是“漫想”的终点。
明确:
第一部分(1、2段)实写过万重山。
第二部分(3~9段)作者的“漫想”,由三峡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第三部分(10~12段)仍是“漫想”——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远古,想到人类历史。
第四部分(13~16段)作者继续“漫想”——由历史回到现实,又想到未来。
第五部分(17.18段)“漫想”的终点——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2、生自读第1、2自然段,概括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景物特点:
雄、险、奇。
(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
“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
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
面对这些雄奇的景色,作者的有什么样的反映?
(“头脑里一无所有”——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
触景生情,即景生思。
这些神奇的景物犹如投进作者心中的石块,“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作者的思绪潮水般喷涌而出,联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设问句)
3、接下来,作者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的延展开去。
”文章的哪几个部分是围绕“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展开的?
分别提到了哪些内容?
5—9自然段。
(1)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时间(比春秋战国还要早一些)
(2)使用的工具。
(独木船:
陋)
(3)他遇到的一些什么样的外界舆论压力?
(见课文,压力大)
(4)第一个穿过山峡的人是怎样想的呢?
(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意志坚定)
4、想到这里,作者的思绪是否停滞不前了?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不是。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飞到了两三百万年前。
“人类的历史。
。
翎毛”。
这里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生动。
“人类的历史”,说明了思路过渡的方向。
作者联想到两三百万年前的许许多多的“第一个”。
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
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
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
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
作者通过相似联想而展开思维,因为所有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具有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相似的特点:
他们都面临前人未开发的未知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拥有前人未有的勇气和信念。
这样,作者的思路从一个具体的人扩散,上升到一个层面,一个涵盖了历史发展的哲理,歌颂了这种不畏艰难的首创精神。
5、写到这里,文章似乎应该结束了,作者却并未停笔,而是任思绪继续延展到千百年后。
今天是对过去的超越,而未来必然是对今天的超越,因此,未来的人必将“崇敬我们的精神”。
至此,作者完成了他丰富的联想。
6、齐读最后一部分。
思考:
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用景物描写及作者的心理活动结束。
作用:
(1)首尾呼应,对照鲜明。
由壮丽雄奇之景而引发联想,用恬静淡雅之景而出境。
(2)自由飞翔的沙鸥衬托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7、最后一段中的喜悦意指什么?
(1)是穿过三峡,游览美景的喜悦。
(2)是思接千载的喜悦。
8、点出作者漫想的线索。
现在-过去-远古-未来-现在
小结:
全文结构紧密,思路清晰。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放开视野,在现实与想象中自由驰骋,纵贯古今,气势非凡,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万重山漫想
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1-2段)
分析第二部分(3~9段)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10~12段)
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
这些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2、学生读第7段,找出说明作者思路的语句,说说这一节同前文有什么联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
这是很自然的联想。
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的。
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
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
刘征(原名:
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
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
二、分析第一部分两小段的思路。
1.学生读第1段,画出重点语句,说说本段内容。
“小时候”和“直到今年”对应,“一向”“神往”和“直到今年”“才有机会第一次”对应。
本段突出了“穿过三峡”向往已久,可贵。
2.学生读第2节,说说分几层意思。
八句话,扣住题目“过万重山”。
分三层。
1、2句是总写。
3、4句是具体写。
5~8句用设问句由观景过渡到“漫想”。
仔细揣摩3、4句,“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耸峙云霄”的和“横枕江面”的是远景;
“迎面扑来”的和“转瞬即逝”的是近景。
写山之近景也是侧面写江流的狂暴、湍急。
“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入伸出发光的手臂”是写具有神奇色彩的阳光,也是写高山耸峙。
抓住了景物特色,引人遐想。
三、分析第二部分(3~9段)。
1.学生读第3段,找出直接说明作者思路的句子。
“面对这奇景”“头脑里一无所有”只是作者欲擒故纵,意在暗示,下面的内容并不着急写景。
”转向写思绪,是作者“漫想”思路的起点。
由“第一个”人串连以下几段。
2.学生读第4段。
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
“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开拓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见第11段)。
“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延展开去。
”紧承上节。
是“漫想”思路的延展。
3.学生读第5段,想一想在意思的衔接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使用资料又有什么特点?
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
在衔接上,先写大禹的传说,又写《禹贡》的文献资料,再写秦设置巴郡蜀郡的史实。
按历史年代先后来写,衔接紧密。
作者使用古代文献资料,信而有据,推导出问题的答案。
这显示了作者渊博的学识。
“似乎”“大约”等词表现了严谨的态度,避免了主观武断。
4.学生读第6段,这一段使用什么资料?
这一段内容与前一段有什么关系?
这一段是写第一个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