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岗位专业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财务总监岗位专业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总监岗位专业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融资政策23、资本结构24、杠杆融资
25、财务公司26、税收筹划27、剩余股利政策
28、股票合并29、经营者薪酬计划30、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二、判断题:
1.企业集团内的子公司、分公司均具有法人资格。
()
2.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法人,从而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以及相应的民事权。
3.判断一个“企业集团”是否属于本质意义上的企业集团,主要不是看它在形式上是否由多个法人构成的联合体。
()
4.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依存互动,构成了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
5.在财务管理主体上,企业集团呈现为一元中心下的多层级复合结构特征。
6.一般而言,较之分权制,集权制下的总部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更高、内容结构更加复杂。
7.成员企业个体财务目标对集团整体财务目标在战略上的统合性,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
8.组建企业集团的宗旨是实现资源聚集整合优势以及管理协同优势。
9.企业集团总部与各成员企业的关系同大型企业的总、分公司间的关系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差别。
10.单一法人制企业所涉及的财务活动领域相对较窄,所以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
11.由于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以,成员企业可以脱离母公司的核心领导,完全依照自身的偏好进行理财。
12.由多个成员企业联合组成的企业集团,彼此间通过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在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等的形式或手段方面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
13.母公司要对子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须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
14.对母公司而言,充分发挥资本杠杆效应与确保对子公司的有效控制是一对矛盾。
()
15.账面(财务报表)意义的财务资源规模的大小,是判断一个企业集团是否拥有财务资源优势的基本依据。
16.明晰产权利益关系,是公司治理的根本目的或宗旨。
17.企业集团集权管理制与分权制之差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权力的“集中”或“分散”的概念,而主要在于“权”的界限及其所体现的层次结构特征。
()
18.财务主管委派制即同时赋予财务总监代表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监督与财务决策的双重职能。
19.财务结算中心是隶属于母公司及其财务部的职能机构,本身不具有法人地位。
20.财务公司在行政和业务上接受母公司财务部的领导,二者是一种隶属关系。
21.总部对集团财务资源实施一体化整合配置是财务集权制的特征。
22.强化现金/资金的控制并实现其运转的高效率性,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
23.一般而言,财务结算中心体现为财务集权制,而财务公司则体现着财务分权制。
24.一般而言,分权制较之集权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25.财务决策管理权限的划分,是整个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
26.作为彼此独立的法人主体,母公司在处理与子公司的关系上必须以产权制度安排为基本依据,其中独立责任与有限责任是应当遵循的两条最主要的原则。
27.母公司在财务集权与分权体制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战略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控制权问题。
28.证券投资组合与投资经营的多元化没有很大的差别。
29.一般而言,初创期的企业集团应以股权资本型筹资战略为主导。
30.从初创期的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出发,决定了所有处于该时期的企业集团都必须采取零股利政策。
31.发展期的企业集团必须采取无股利政策或剩余股利政策较。
32.调整期财务战略是防御型的,在财务上既要考虑扩张与发展,又要考虑调整与缩减规模。
33.就其本质而言,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并无多大差异。
34.预算亦即计划的定量(包括“数量”与“金额”两个方面)化,它反映着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
35.实施预算控制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配置的高效率,这必然为风险抗御能力的提高奠定了最为强大的基础。
36.预算管理组织是指负责企业集团预算编制、审定、监督、协调、控制与信息反馈、业绩考核的组织机构。
37.预算执行机构的基本职责是对企业集团及各层次、各环节预算组织的日常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与监控。
38.在权责利三者关系中,必须强调目标与责任决定权力,而不是相反。
39.预算控制属于企业集团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管理机制,因此,预算管理的常设权力机构――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必须置于母公司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之下。
40.就基本目的而言,产业型企业集团所实施的资本运作同资本型企业集团一样,主要都是基于资本保值与增值目的。
41.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所关心的利润主要是通过产品市场实现的。
42.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集团必须选择一个完全随机变动的投资方式。
43.对于资本型企业集团,如何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是母公司关注的核心点。
44.一个良好的收益状况,实际上是收益数量与收益质量的协调统一。
45.投资财务标准的确定首先从资产必要收益率出发,但并非意味着管理总部在财务收益的制定上可以不考虑股东对资本报酬率的期望。
46.准确把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凭借质量与成本的双重优势来强化市场竞争优势,是确定投资质量标准必须权衡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
47.质量过高、功能过剩,势必加大企业的成本支出,削弱价格竞争优势的自由空间。
48.资产必要收益率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项目资产必要收益率;
二是总资产必要收益率。
49.在投资收益质量标准的确定上,必须考虑时间价值与现金流量两方面因素。
50.一般而言,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越大,表明企业利润来源的基础越是稳固,收益的质量也就越高。
51.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低,说明销售收入的质量越高。
52.税法折旧政策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对企业集团这样不同法人的联合体也没有任何弹性。
53.企业集团制定内部折旧政策的基础是会计折旧政策。
54.企业集团的内部折旧政策不受会计和税法折旧政策的约束,是企业集团基于强化内部管理与控制功能而自行确定的。
55.实现纳税现金流出最小化是研究税法折旧政策的根本目的。
56.集团总部在选择并利用会计折旧政策及税法折旧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更有利于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纳税现金流出最小化。
57.关注技术进步,鼓励并融通财力支持成员企业加速机器设备等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是企业集团制定内部折旧政策必须考虑的一个首要因素。
58.在狭义上,企业重组主要是指资产重组以及相关的债务重组。
59.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或企业集团拥有了驰名商标、品牌,也就意味着占据了市场竞争的优势,对市场空间的扩大和占有率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功效。
60.强化质量信誉是企业集团无形资产营造的基础和永恒的主题。
61.品牌延伸既节约了推出新产品的费用,又可使新产品搭乘原品牌的声誉便车,很快得到消费者承认,是一种值得竭力推广的有效的品牌战略。
62.名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获得了定位成功,而盲目的品牌延伸却可能摧毁这种有利地位。
63.反向经营策略同专利战略一样属于无形资产的营造战略。
64.要使质量标准得以落实,就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但不能实行质量否决。
65.购并目标是实施整个购并过程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思路和方向指引。
66.购并财务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目标公司的规模标准与购并价格标准。
67.企业集团的发展空间是否需要向其他新的领域拓展,是购并目标规划过程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
68.购并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财务标准,即目标公司规模与价格水平。
69.就财务角度而言,主并公司最为关心的通常是对目标公司直接支付的购并价格的多少。
70.股权现金流量体现了普通股投资者对公司现金流量的要求权。
71.无论是就效用性还是质量性、风险性等方面而言,收益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
72.在对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上,着眼点应当是目标公司的独立现金流量,而非贡献现金流量。
73.运用资本现金流量不受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其整体资产提供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
74.在预测目标公司的贡献现金流量时,可按股权基础进行,也可按运用资本基础进行,两种方法的估价结果与意义相同。
75.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对目标公司贡献现金流量测算应采取“倒挤法”,即用购并整合后公司的现金流量减去主并公司的独立现金流量。
76.整个购并活动成功的基本标志是对目标公司实现了接管,取得了控制权。
77.是否继续拥有对被分立或分拆出去的公司的控制权,是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的一个重要区别。
78.标准式的公司分立将导致被分立出去的公司的股权和控制权转移到了原母公司及其股东之外的第三者手中。
79.信息错误是企业或企业集团实施并购的最大陷阱。
80.分拆上市使公司在母公司控制的资产规模缩小了。
81.较之传统的筹资概念,融资的着眼点在于为企业集团提供与创造出更多的可以运用的“活性”资金,而不仅仅是资金来源外延规模的增大。
82.当某项重大融资事宜涉及到成员企业切身利益时,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子公司等成员企业拥有直接的决策权。
83.资本结构中的“资本”指的是营运资本,即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差额。
84.各成员企业对任何重大的融资事项没有直接决策权。
85.是否完成企业集团的融资目标是对融资完成效果评价的依据。
86.融通资金、提供金融服务是财务公司最本质的功能。
87.资本成本的高低对于融资效率、融资风险以至投资效率、投资风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88.同财务结算中心一样,财务公司一般都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
89.财务公司拥有各项重大融、投资事宜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90.发行债券是中国财务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即经由集团总部批准后,财务公司可以自身的名义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债券。
91.企业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必须建立在各成员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
92.税收筹划是企业基于法制规范,通过对融、投资以及收益实现进度、结构等的合理安排,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或税负相对最小化目的的活动。
93.税收筹划的宗旨不是为了追求纳税的减少,而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税后利润。
94.税收筹划应当立足于收益实现基础、实现过程与结果等三个基本阶段。
95.税收筹划不能以偷逃税款为手段,但可以利用法律的纰漏为着眼点,将税收杠杆导向功能引入企业集团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机制。
96.纳税现金流量预算区别于企业整体的现金流量预算,因此应当单独安排。
97.母公司制定集团股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