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物流师中级考试复习资料1文档格式.docx
《09年物流师中级考试复习资料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物流师中级考试复习资料1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务目标、物流网络、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物流节点内部布局、运输管理、运营战略、管理组织
6.物流要素集成的主要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P7)
调查和发掘物流服务需求商的物流服务需求;
查定现有资源;
确定需要配置的物流要素资源;
根据需求设计和规划物流集成方案。
7.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式
(1)最小总成本策略
(2)最高顾客服务策略
(3)最大利润策略
(4)最大竞争优势
8.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工作:
(P20)
现代物流系统环境资料的搜集
(1)基本营运资料
(2)运输状况资料
(3)仓库状况资料
(4)货物特征资料
(5)物流营销状况
(6)供应商及用户资料
(7)配送地点与分布
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
(1)企业营运策略
(2)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
(3)商品品类、数量的变动趋势
(4)物流作业实施限制与范围
(5)增值功能的需求
需求的因素可分为:
确定性需求因素、政策性需求因素
9.物流系统常见的计划执行目标如:
(P23)
(1)降低物流成本
(2)降低库存水准
(3)提高顾客服务水准
(4)缩短物流作业周期
(5)整合上下游渠道环境
(6)支持零售渠道据点
(7)降低物流作业错误率
(8)提升物流服务竞争力
(9)集货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10)迅速掌握营销分配信息
10.物流系统规划设计:
(P24)
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
(1)定量化的分析
(2)定性化的分析
(3)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4)物流与信息流分析
作业流程分析
单据流程分析
作业时序分析
人力需求与素质分析
自动化水准的分析
11.分析步骤:
(P25)
(1)物流订单变动趋势分析
(2)商品品类与数量分析EIQ中E(订单件数:
OrderEntry)、I(货品种类:
Item)和Q(数量:
Quantity)
《1》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a.订单量(EQ)分析
b.订货品类数(EN)分析
c.品类数量(IQ)分析
d.品类受订次数(IK)分析
2》利用EIQ对物流系统加以分析后,可归纳出以下特征
A.订单内容
B.订货特征
C.接单特性
D.配送中心特性:
除了接单特性外,再加上入库特性、保管特性、即构成物流中心特性
E.EIQ特性
(3)能够检讨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设备及其运用系统
(4)能够选择物流设备
(5)能够作模拟分析
(6)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
(7)EIQ统计分析
(8)图表数据分析
12.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P29)
(1)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
(2)基本运转能量的规划
(3)自动化程度的规划
13.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P29)
A.规划的基本原则
(1)合理化
(2)简单化
(3)机械化
B.物流中心作业区域的需求功能规划
(1)一般性物流作业区域
(2)退货物流作业区域
(3)换货补货作业区域
(4)流通加工作业区域
(5)物流配合作业区域
(6)仓储管理作业区域
(7)库房使用配合作业区域
(8)办公事务区域
(9)计算机作业区域
(10)劳务性质活动区域
(11)库区相关活动区域
C.仓储区域的储运量规划
(1)周转率估计法
(2)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
D.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
E.物流量平衡分析
14.设施需求规划与选用(P33)
A.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1)容器设施
(2)储存设备
(3)订单拣取设备
(4)物料搬运设备
(5)流通加工设备
(6)物流外围配合设备
B.辅助作业区域设施
C.库房建筑外围设施
15.信息系统规划(P35)
七个单元:
(1)采购进货管理系统
(2)销售出货管理系统
(3)库存储位管理系统
(4)财务会计系统
(5)输配送管理系统
(6)劳动绩效管理系统
(7)决策支持系统
16.方案评估(P35-P37)
综合各种方案评估选择的方法,约可归纳为三大类:
(1)优缺点叙述比较法
(2)指标权重评点比较法
(3)成本分析比较
17.配送中心规划的内容:
(P40)
(一)要普查物流的对象
(二)对物流量的分析及预测
(三)对物流信息处理情况的调查
(四)对物流配送作业内容的调查
验货
包装
托盘堆码
配货
分拣:
分拣的到站数、分拣量及分拣后的处理(装托盘、笼车等)
(五)入出货条件
(六)商品保管形态的研究
18.选择托盘最佳尺寸时,需从六个方面来考虑:
(P43)
(1)装载效率:
根据每种商品的形态、尺寸,研究用怎样的托盘尺寸(平面尺寸、高度)效率最高;
(2)入出库的批数:
入库(包括生产批数)及出库批数、大小;
(3)运输条件:
从工厂来卡车及配送车辆的装载运输效率;
(4)防止商品倒坍的措施;
(5)操作条件:
如根据配货等作业的要求,高度和大小的限制;
(6)已有托盘的尺寸和数量,研究如何有效利用。
19.配送中心的规划方法:
以横轴A、B、C、D四组分类,依次可将他们定义为:
A组:
品种最少、发货量最多的商品
B组:
品种少、发货量多的商品
C组:
品种较多、发货量较少的商品
D组:
品种多、发货量少的商品
按具体行业来研究,考虑其储存方式,可得到如下答案,括号内是储存方式。
A:
(装载在托盘上),如啤酒公司,品种1—5种
B:
(放在托盘式货架上),如制药公司,品种5—30种
C:
(放在重力式货架上),如药品批发公司,品种30—100种
D:
(放在货架上,以箱为单位),如化妆品批发公司,品种100种以上
决定配送中心仓库要求的原则是,A类商品的备齐率为100%,B类商品为95%,C类商品为90%
20.总体设计:
(P69)
(一)总体规模的确定
(1)预测物流量
(2)规范服务和经验
(3)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关性分析
(4)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二)选址原则
(三)配送中心基地内的车流的布置
熟悉:
1.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
(P4)
(1)结构和功能相统一
(2)竞争与协同
2.物流节点的选址:
(P11)
(1)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经营环境因素
经营环境、商品特性、物流费用、服务水平
《3》基础设施状况
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
《4》其他因素
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周边状况
(2)物流节点的选址原则
经济发展中心地区或城市
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
物流资源较优地区
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
支持产业发展需要
符合区域物流特点
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
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
地区管理和人才资源较好地区
(3)物流节点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第一步,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第二步,收集整理资料
第三步,地址筛选
第四步,定量分析
第五步,结果评价
第六步,检验
(4)物流节点的选址模型
单一节点的选址模型
复合节点的选址模型
3.物流策略规划:
(P17)
(1)配送策略(DistributionStrategies)规划
配送系统的策略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顾客因素、通路因素、货物因素、物流管理因素
(2)供给策略规划
供给策略有两项可行方案,一是透过公开市场(Open-market)交易;
二是透过向后事合(BackwardIntegration)的方式
(3)国际物流策略
一般而言,多国公司必须考虑以下三个特定的物流策略:
如何供应地区性市场
如何生产
如何选择特定国家从事制造设备的生产
全球性物流策略的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分工、物流效率及生产策略、政府的影响、财务因素和公司环境等。
(4)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Time-BasedStrategies)规划
《1》及时化系统(just-in-time,JIT)与快速度反应系统(Quick-ResponseSystem,简称QR)
《2》先进科技的应用(AdvancedTechnology)
《3》条码的应用(BarCoding)
《4》有效顾客响应系统(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ECR)
(5)提高资产生产力的物流策略(IncreaseAssetProductivityStrategies)规划
《1》直接由工厂送货(DirectPlantShipments,DPS)的策略
《2》有效使用物流设备的策略(EquipmentUtilizationStrategies)
《3》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或合同制物流服务公司或物流业务外包(Outsourcing)的策略
4.配送中心建设的项目立项(P38)
新建一个配送中心,必然有其动因。
一般不外乎以下几项:
(1)容量不足
(2)扩大市场占有率
(3)据点分散
(4)设备陈旧
(5)降低成本
(6)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7)环境变化
5.货架储存系统:
(P56)
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种思路:
一是加大货架的进深,增大货架所占地面面积的百分比,以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
二是减少货架间通道的数量
三是减少通道的宽度、增加货架的高度,采用窄道巷或超窄巷道货架,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