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514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下载.docx

示意图

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巨大的褶皱山脉、绵长的断裂带

垂直运动

垂直于地球表面

隆起和凹陷

地势起伏变化、海陆变迁

(2)变质作用: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对地表的影响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合作探究]

第①步:

案例探究

(1)字母A、C两处地貌都是山,但成因不同。

探讨A、C两处山成因的差异。

(2)列举图示信息反映出几种外力作用?

数字4处地貌可能是哪个外力作用形成的?

提示 

(1)A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

C由地壳垂直运动形成。

(2)冰川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流水作用(侵蚀、搬运、堆积)。

流水堆积。

第②步:

名师精讲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如下表所示:

运动类型

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

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

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第③步:

实战演练

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

(1)~

(2)题。

(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解析 第

(1)题,长白山天池属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堰塞湖。

(2)题,“浮石”属于岩浆岩,岩浆在地表迅速冷却,气孔较多,密度小,浮力大。

答案 

(1)A 

(2)D

[提升素养]

素养:

地理实践力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下图为南斯拉夫的“猫咪山”。

(1)“猫咪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是怎样的?

(2)塑造“猫咪山”的内力作用其表现主要是什么?

外力作用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提示:

(1)“猫咪山”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2)塑造“猫咪山”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化和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

阅读教材P70~P72“外力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

2.能量来源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

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4.对地表的影响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1)写出地貌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

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提示 

(1)峡谷 三角洲 沙丘 

(2)外 (3)山区 河口地区 (4)C

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

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

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

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

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

黄土高原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3.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

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

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①石灰岩地区:

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②地势较高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

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2018·

秦皇岛高一检测)读冰劈作用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冰劈作用属于(  )

A.内力作用B.板块扩张运动

C.化学风化作用D.物理风化作用

(2)下列地区中,冰劈作用较明显的是(  )

A.昼夜温差较大的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低山丘陵地区

C.低纬度降水丰富地区

D.昼夜温差较小的热带地区

解析 第

(1)题,风化作用是指使地表岩石受到破坏的作用,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会破坏岩石,因此冰劈作用属于物理风化作用。

(2)题,冰劈作用主要分布在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寒地区,其中高纬度和中纬度高山地区的雪线附近冰劈作用明显。

答案 

(1)D 

(2)A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的“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5年后自然崩塌。

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

“女王头”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

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阅读教材P7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_____。

(填数码)

(3)图中被称为“岩石之本”的是________;

具有层理结构和含有化石的是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圈物质循环除了岩石圈外,还涉及________圈、水圈和________圈等。

提示 

(1)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2)① ② (3)岩浆 沉积岩 (4)大气 生物 

小岩浆的奇妙旅程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

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起到地球表面旅行。

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就停了下来。

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

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

同伴笑着说:

“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和流水往前运动了。

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

忽然亮亮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认真一看,原来是晶晶。

亮亮惊讶地问:

“你是怎样到地表上来的?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休息。

不久,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重重地压在自己身上。

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

这时身边一位“长者”笑着说:

“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一到两次大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条件才可行。

”依照“长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了可爱的“岩浆之家”。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同伴会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

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吗?

理由是什么?

(2)亮亮和晶晶在“低地”休息,伙伴们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这样会形成哪一类岩石?

若亮亮和晶晶还要经历两次重大变化才能回到“岩浆之家”,这两次重大变化是什么?

提示 

(1)岩浆喷出地表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会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表旅行还可以继续。

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岩石会破碎,并在风、流水等作用下,发生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2)沉积岩。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最后再经历重熔再生作用,就可以成为岩浆,回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