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848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第1学期硕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

思考题汇总

(二)2017/12/1014:

00商学院

考试地点:

公教一1101教室考试时长:

2个小时(14:

00-16:

00)

一、王向明老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问题”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2.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日讲话中关于“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和意义?

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讨是“始于毛,成于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结晶,其形成与发展孕育萌芽于毛泽东思想,初步建立于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展开和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善于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和平方式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毛泽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党经过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和积极探寻,于1978年底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通过总结过去2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惨痛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邓小平引领我们以马克思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取得巨大成就。

邓小平理论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遇到空前压力,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使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冲击我国思想文化。

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稳定面临新的困难,群众中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社会矛盾在加剧。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依靠党和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经验总结。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又面对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现期”。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提出的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的重大理论,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

一是发展起来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差距拉大、民生短板凸显、环境治理紧迫、突发事件频发、权力腐败严重等重大现实问题。

二是制度定型的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基本制度以更加科学性和稳定性内涵,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三是由“大”变“强”的问题,直面新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时代变化潮流中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更好发挥社会主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责任,在国际舞台上塑造社会主义中国新形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路径,全面开创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

这个体系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逐步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日讲话中关于“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和意义?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要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拉动力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9.8%、日本的29.8%。

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言,2015年,我国排在世界第七十多位,仍未达到世界人均水平。

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军工、航天和计算机等领域成就斐然,但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许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就人民生活水平而言,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有显著提高并初步达到了小康标准,但还有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

撇开其他方面不论,仅从经济状况来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这在经济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目前,从中国官方公布的宏观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首次提出“新常态”。

他说: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在新的发展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进入关键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急剧转型,各种矛盾集中凸显。

我国既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方面爬坡过坎,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要;既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又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又要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共享发展;既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又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等。

只有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两个方面,才能更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意义:

这一重要论述源于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新中国成立68年、改革开放39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科学判断形势对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

提出“三个牢牢把握”新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三个牢牢把握”是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其要义是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描绘蓝图与发展愿景提供依据。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三个牢牢把握”新要求,就要辩证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变”与“变”的有机统一,以“不变”来增强发展的战略定力,以“变”来观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对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的认识理解,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统筹并科学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