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2383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大行健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四章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这三个过程简称知、情、意。

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接受、储存、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2.记忆的过程

(1)识记

识记是通过反复感知在头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讲,就是编码。

(2)保持

保持是信息在头脑中巩固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术语为存储。

保持的反面就是遗忘。

(3)再认、回忆

是对识记和保持效果的检验,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提取、输出。

“舌尖现象”

3.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a.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

(4)容量很大;

(5)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消失;

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b.短时记忆

(1)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短暂地存储新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

(2)信息来源:

经过注意筛选的感觉记忆

(3)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

(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

2个组块;

(5)具有明确的意识性;

(6)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c.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可以是一分钟~~终身的;

(2)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非常巨大。

4.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导向作用

(1)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2)引起动机的两个条件:

内在需要(指向活动本身):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会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外在诱因(指向活动结果)

5.情绪情感对记者的激发选择和调节

(1)情感情绪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催化剂

“没有眼泪,你怎么写作?

”——曼彻尔

“记者的感情、记者的哭声、记者的泪水、记者,读者都可以感到、听到、看到的。

”——郭梅尼

(2)情绪情感对记者的选择作用

满足传者需要的新闻事件或作品,让传者产生肯定的情绪,因此传者乐意选择它。

不能满足传者需要的新闻事件或作品,让传者产生否定的情绪,因此传者有意回避它。

(3)新闻工作者对情绪情感的调节

记者需要有效地控制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情感,与认知相统一。

1.掌握好情绪情感的度。

2.把握好情绪情感在时空上的平衡,不可时亲时疏。

3.寻找与受众间的情绪情感触发点,增加传播效果。

6.情商与传者成才

情商(EQ),情绪智商的简称,指情绪智慧的高低。

国外研究发现,人生事业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

情商的五项指标:

(1)认识自身的情绪

(2)妥善管理情绪

(3)自我激励

(4)认知他人的情绪

(5)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7.新闻传者需要什么样的性格?

1)外向型记者的优势:

开朗、乐群、善于和各种人群打交道,能从新近变动的事实中敏感的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2)内向型记者的优势:

冷静、深思、细心,重视主观世界,沉静深思

传者的性格调节:

在参加调查采访时、现场报道、主持节目时,应具有外向型性格的必要特征

在读书、思考、写作、编辑时,应发扬内向型沉稳、深思的特征。

8.传者能力类型差异及特征

.思维能力类型:

形象思维型、逻辑思维型、中间型。

思维是知觉、表象、记忆的综合表现。

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传者的思维类型。

影响思维能力的因素:

1)智商

IQ=MA(心理年龄)/CA(实际年龄)X100

2)性格

3)家庭教育

4)性别

9.思维类型与记者类型的对应

形象思维型——文学型记者——穆青

逻辑思维型——学者型记者——梁启超

中间型——新闻型记者——邵飘萍

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人不必勉强跨越自己的能力类型去干力不从心的事。

我们应该在认识自己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类型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10.气质:

心理学中讲的气质是个体行为全部动力反应特点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情感和活动发生的力量强度、快慢和均衡的程度。

气质的分类:

1)胆汁质:

胆汁质:

又称不可遏制型,这种气质的人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制过程。

这种人的易于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言语、表情、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的表现。

在克服困难时有着坚韧不拔的劲头,而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得到。

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事业,并准备去克服重重困难和险阻,但当他的精力耗尽时,他会失去信心,情绪沮丧而一事无成。

2)多血质: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

由于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性高,易于适应环境下不感到拘束。

在工作学习中富有精力而效率高,常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

能迅速把握新事物,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情感易变,兴趣也易变。

如果事业不投其所好或者事业需要耐心细致,或者事业具有平凡的性质,他的热情就可能冰消瓦解。

3)黏液质:

又称安静型。

由于神经平静而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

不论环境如何改变,都能保持平衡。

坚持而稳健的劳动者,能恪守既定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不为无谓的动因而分心。

态度持重,交际适度,感情不易受激动,不易流露感情,不常显露自己的才能。

当对自己的力量估计好后,就把事情一干到底。

这种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那些需要有条不紊、冷静和持久的工作对他们来比较适合。

4)抑郁质:

又称抑郁型。

由于神经过程薄弱,在生理上不能忍受或大或小的神经紧张。

这种人有强烈的感受能力,往往为很小的缘故而动感情,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有力而持久,善于观察,处事谨慎。

在友爱的集体里,他是一个好相处的人,能胜任所委托的事情,表现出坚定性。

对外部世界都有警觉,在外表上很少表现自己的感情,而内心的体验相当强烈。

第五章

1.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社会认知模式

(1)客观环境:

采访客体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来自环境的采访活动客体是引起记者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刺激物;

输入记者大脑的信息来源于此。

(2)注意的选择

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它具有单线加工的特点

在某一时间内,只能对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只有把暂时不用的信息过滤掉,才能保证有限的信息进行清晰准确的加工

(3)记忆对输入信息的影响

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操作记忆)——信息加工

由注意选择并输入记者头脑中的信息,作用于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这些相关的知识经验就被提取到工作记忆(短时记忆、操作记忆)中,直接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

(4)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和处理的策略

1.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

思维控制着注意的选择、记忆的活动。

2.思维对输入信息处理的策略

“理论驱动归纳”(如新闻策划)“材料驱动归纳”(一些深入报道)

3、思维定势

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某种现成模式解决问题而表现的思维活动的倾向。

(5)行为输出

“随机应变”——记者思维与行动的关系

(6)噪音

信息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传播过程中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对讯息产生干扰。

这些阻碍信息顺利流通的因素就是噪音。

2.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又叫印象整饰(impressionmanagement)指有意识地管理和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

一个个体总是希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赞同,并想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

3.印象管理效应

首因效应

又称“最初效应”,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第一印象”。

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最先输入大脑的外部信息对人的认知效果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

因此,第一印象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强烈而持久。

4.近因效应

又称“最近效应”,指在最近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

交往的初期,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

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6.晕轮效应

又叫光环效应,人们在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

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好的认识和评价。

5.人际吸引和印象管理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中彼此相互欣赏、接纳的亲密倾向,它是人类的基本心理因素之一。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1)邻近性吸引

2)外貌吸引

3)能力吸引

4)熟悉吸引

5)相似性吸引

6)互补吸引

7)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第六章

1.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

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含义

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完整特征。

如觉醒、疲劳、睡眠和注意等。

新闻写作的心理状态——既包括记者在写作时的各种心里活动(知、情、意)的综合反映,又包括记者主体和某些客观因素的共鸣。

2.影响记者写作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

a环境

环境因素对记者心理状态的激发和感染。

b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的事迹对记者创作冲动的触发。

c受众

新闻作品的对受众产生预期效果对记者的写作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3.新闻写作的最佳状态

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的协调

写作中恰当的情绪情感有助于诱发良好的写作冲动,因此在写作中协调好自己的情绪情感对写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几种常见的情绪情感表现形式:

a心境:

心境(mood)——使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染上某种色彩,但比较微弱而持久的心理状态。

这种情绪微弱持久,但不代表心中是一潭死水,诸如愉快、忧郁、愤怒、恐惧等。

在心境产生的全部时间里,它能影响人的整个行动表现,使一切都感染着某种情绪的色彩。

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最经常碰到的心境是一种轻度紧张,冷静思考、回忆并积极将作品完成的心境,整个工作过程没有太大的心里波澜。

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境。

b激情:

激情(intenseemotion)——通常由特定的对象引起的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如狂欢、暴怒、痛哭等。

在记者的新闻写作过程中,常常因为对新闻事实产生一种强烈肯定或否定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