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世纪,中国和上海制造业的一个艰巨任务是在面向制造业的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上实现全面的进口替代。
为此,上海亟待建设大规模、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以面向整个制造业的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为主体的综合经济开发区,使上海在装备工业方面既具有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产业转移和资本转移的快速吸纳和消化功能,又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功能,全面建立起上海现代制造业的完整体系,在中国装备工业实现进口替代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上海工业的龙头地位。
2、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时期,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正在推动着中国的传统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面对这一新趋势上海需要增创服务全国和服务长江三角洲的新优势,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战略性举措是建设一个以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工业和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等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这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度高、附加价值高、辐射性强、成长性好的,在运作模式、管理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都能与时俱进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无论是中国工业,还是长江三角洲工业,或者是上海工业体系,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面向制造业的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
上海只有在这一环节有所突破,才可能更为全面地确立起上海制造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为四个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现代产业基础。
3、上海经济与社会新一轮发展需要对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的基本问题,有一个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和抓手,例如,上海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上海产业组织的创新,上海产业管理体制和运作体制的深化改革,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等等,都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抓手。
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创立便是一个最理想的抓手,上海有可能通过装备工业在综合开发区的集群式发展,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产业能级的提升、辐射能量的强化、产业组织的创新,从而引起上海经济与社会的深刻变化。
它将成为上海经济的新增长极,甚至长江三角洲经济的新增长极,为上海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转变为创新推动提供新的产业支撑。
4、进入新世纪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迅猛,新一轮的竞争与新一轮的发展正在同时展开,江浙沪在产业结构上的高度相似性,意味着上海的优势在下降。
上海不能在个别产业的层面上与之竞争,上海必需在更高的新型产业体系的层面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与长江三角洲的其它地区真正形成一种互补、合作和共生的经济关系。
无论在产业分工、运作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上海都必须利用已有的综合性优势,彻底摆脱长期计划经济造成的种种束缚,脱颖而出,创造出21世纪上海经济的新模式。
综合开发区的提出和建设将使上海在发展新型产业体系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上实施战略创新成为可能和现实,她将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性示范区和创新区,是上海经济辐射长江三角洲,服务全国的新平台。
二、建设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构想
(一)战略目标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战略目标是:
建设一个面向整个制造业,以装备工业和核心零部件产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综合性产业基地,为上海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新平台,从而推动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加速发展。
当前,上海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功能提升的转折点。
中国制造业的前一轮发展主要是围绕提供最终产品的制造,即竞争主要在制造业生产链的末端展开,并已处于白热化态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制造业的新一轮竞争重心正在前移:
位于制造业生产链的前端和中端的装备制造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逐步展开。
这一发展趋势迫使上海制造业不断提高企业的知识技术含量、加速规模集聚,从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为此,上海的制造业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而综合开发区的建设正是顺应这一需要,为先进制造业的新一轮发展和功能提升提供不可或缺的产业基地。
(二)功能定位
综合开发区不仅是实现上海远期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上海实现新一轮经济腾飞的战略基地,更是对现有产业园区的根本性突破。
综合开发区将具有以下四大功能:
1、进口替代功能。
进口替代功能是指综合开发区内的企业能够为园区内外的制造业提供所需的装备和主要零部件,改变目前国内装备工业不能满足产业升级需要、新增设备对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局面,提高装备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
2、消化吸收功能。
消化吸收功能是指综合开发区在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依托上海的人才优势,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逐步实现技术的本土化,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的技术高地。
3、产业创新功能。
产业创新功能是指在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规模生产进一步强化的要求下不断滋生的产业创新需求,通过园区内相关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和大规模的互动和服务为产业创新提供契机,是综合开发区的重要功能。
4、对外辐射功能。
对外辐射功能是指综合开发区的发展不仅会带动整个开发区内制造业的发展,还将对开发区外,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中国产生辐射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基本特征
1、产业集成度高。
产业的高相关度是综合开发区有别于现有其他产业园区的基本特色,其集聚优势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创新潜力将远远超过现有园区在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税收优惠政策层次上的成本优势。
2、集聚能级大。
综合开发区通过联合和集聚所形成的庞大产业体系,其爆发出的能级不仅在量上要以乘数效应来计算,而且将实现质的飞跃,远远超过现有园区粗放式的发展和分散个体的简单相加。
这种高能级对上海的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3、技术创新能力强。
面向生产用户的产品更需要在技术上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这表现在:
一方面产品本身需要不断地技术更新,另一方面要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进行技术改进。
由于开发区内供需双方的信息能够进行快速的沟通和反馈,加快了技术改造和更新的速度,这种内生的技术创新需求将从本质上提升开发区的技术创新功能。
(四)产业体系和产业导向
面向制造业的装备工业,具体讲就是工厂自动化设备与工业机械制造业,也就是为生产现场生产机器的产业.该产业是支撑日本战后产业发展并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是日本制造业的核心和支柱.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机器人到可变程序控制器,从轧钢机到机床,从建筑机械到造纸机械等等.那么我们从里面需要定位几个具体产业来带动整个综合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链条和产业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1、机床工业。
机床工业处于国家制造业基础设施的核心位置。
所有工业部门都靠机床切削和形成部件,如果一个国家的机床运转太慢,加工程度低,经常处故障或太贵,整个工业经济就会遭受损失,如果中国的制造商必须转向外援购买机床,它们就很难希望成为各工业部门的领头厂商,因为海外竞争者往往会更早地取得最新进展。
而依赖海外的趋势正在加剧,如果中国制造业想要领先而不是老在努力地追赶,一个强大的机床工业就必不可少。
综合开发区的产业体系包括四大系统:
装备生产系统,核心零部件生产系统,设计研发系统,全方位服务系统。
综合开发区的产业导向可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阐述。
从纵向来说,综合开发区应形成设计、研发、铸模、制造、维修等各环节紧密相扣的完整的产业链,为整个制造业提供生产资料及服务;
从横向来说,综合开发区可发展通用设备(机械装备、电子装备等)和专用设备(化工装备、电力装备、食品装备、电力装备等)以及核心零部件生产业,充分发挥同行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各类装备行业纵横交错、有机组合,构成相关性高、融合度高、中间成本低的网状产业体系,不仅为开发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是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区位选择
(一)国际经验的借鉴
综观世界综合开发区的发展经验,现代综合性开发区在总结以往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区位的选择,希望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先机,因而依托港口、同时紧密连接繁荣的腹地经济,兼具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市场双重优势,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开发区建设的共同选择。
此外,现代综合性开发区也更加注重区内的产业建设,从以往的产业布局分散、缺乏整体优势向规模化、综合化、创新化趋势转变,进一步加强区内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并通过相关途径影响区外经济的发展,使得开发区先进效应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二)上海综合开发区的区位选择
上海在兴建综合开发区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当前上海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以此为基准,位于两港中间地带的南汇区成为综合开发区理想的首选之地。
从区位特点看:
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总体原则,上海未来的产业发展将沿着三条轴线纵向展开,产业布局将更加集中。
在市区,以黄浦江为轴线,形成现代高增值服务业产业区;
在郊区,将形成两条产业带,一为沿海产业带,另一则为沿边(上海与江、浙交界处)产业带,依托地理和交通的优势,不但吸收国外、国内和市内的
三向产业转移,同时向市外,特别是向长江三角洲江、浙地区的经济进行辐射,从而形成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南汇正是处于沿海产业带的中间,使之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从地理条件看:
南汇处于深水港和航空港的中间地带,加之郊区高速公路和沪芦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使南汇成为通衢之地,交通的便利直接降低了运输的成本,成为南汇区位一大优势;
同时,南汇所依托的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以及以其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其巨大的市场及内外连通的市场背景,成为南汇区位的另一大优势。
从建设成本来看:
南汇的土地成本是目前上海各地区中较低的,目前,南汇地区平均每亩地价为元,而同期上海平均的地价水平达到元,这无疑为新型开发区的建设提供了低廉的土地资源。
从发展环境看,在毗邻海港新城的地区建设综合开发区,能为海港新城提供必要的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而海港新城的海关、商检、检疫、政务、港务、商住、人才等则能为开发区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形成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的双向推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