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1371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Word格式.docx

完全自主

民营化可能

不可能民营化

可部分民营化

视行业而定

完全民营化

服务对象

所有公民

有特定服务对象

为付费者服务

视情况而定

组织目标

行使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推进教、科、文、卫、体等事业发展

增进公共福利的同时谋求自身持续发展

完成组织成员依法设定的合法目标

具体举例

政府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法院等

学校、科学研究院、医院、文联、电视台等

公共交通企业、自来水公司、军工企业、邮政局等

私立学校、协会、基金会等

2.公共部门的分类:

 

3.公共部门的特点:

(1)公共部门是一种拥有公共权力的组织。

(2)公共部门的基本职能是进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3)公共部门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

(4)公共部门所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

(5)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4.人力资源(Humanresouces)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

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5.人力(人口)资源:

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全部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全部人口中符合法定劳动年龄的人口。

劳动力资源:

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

6.社会劳动者:

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全部人数。

在业人口:

一是从事对于社会有益的合法劳动;

二要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性收入。

失业人口:

劳动人口中在某一时期没有就业,并在职业介绍所登记求职的那部分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

在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

7.资源(resouces),其语词意义一般是指某种可备以利用、提供资助或满足需要的东西,泛指创造财富、带来福利的要素或手段。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行为面临的基本约束。

资产(assets),是指经济行为人或经济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与资源相比较,资产在概念具有更明显的、更具体的财务会计及经济运营意义,因此,经济行为主体的选择和决策受到交易性质和机会成本的极大约束,选择何种资产组合来进行生产经营、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资本(capital)一词的基本涵义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投资活动而取得的获利手段,与资产概念不同的是,资本概念内涵所有权归属关系。

一方面,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手段”,即资本品或称物质资本,即狭义的实体性资本;

另一方面,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所有权关系,这是资本异质性的基本含义之一(更重要的含义是指不同存在形态的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征

特征:

公共服务性受托代理性绩效模糊性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通过建立政策和制度体系、运用激励机制来管理公共部门内部人力资源的实践活动。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1)公益性

(2)复杂性

(3)法制性

(4)注重德、才测评,绩效考评指标可定量性相对较差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异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私营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环节的设计、具体管理事项以及一些管理技术上差别并不显著,有诸多相似之处。

但另一方面,由于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各自的组织性质、追求的根本目标以及承担的任务与责任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它们的人力资源方面也反映出若干不同的特征。

公共部门一个重要任务是依照公共利益的要求,依靠宪法和法律授予的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和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并推行公共政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治性要求与特征远远高于私营部门。

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像私营部门那样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公共部门组织与个人绩效的评价比私营部门更困难,更不易定量测量。

12.经济人”假设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劳动者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

(1)人性懒惰,不求上进,不愿负责任,宁愿听命于人。

(2)人是经济人,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能。

(3)人生来以我为中心,漠视组织需要。

(4)人缺乏理性,易受他人影响

1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

观念

视员工为有价值的重要资源

视员工为成本负担

目的

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保障组织的长远利益实现

保障组织的短期目标

模式

以人为中心

以事为中心

视野

广阔、远程性

狭窄、短期性

性质

战略、策略性

战术、业务性

深度

主动、注重开发

被动、注重管好

功能

系统、整合

单一、分散

内容

丰富

简单

地位

决策层

执行层

工作方式

参与、透明

控制

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和谐、合作

对立、抵触

本部门与员工的关系

帮助、服务

管理、控制

对待员工的态度

尊重、民主

命令式、独裁式

角色

挑战、变化

例行、记载

部门属性

效益部门

非效益部门

14.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方式

(1)管理者应以利润为出发点来考虑对人、财、物诸生产要素的运用。

(2)

(2)管理者的角色是家长,是指挥者和督导者,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要加以指导、控制并纠正其不适当的行为,使之符合组织要求。

(3)(3)管理者把人视为物,忽视人的自身特点和精神需求,把经济手段当作激励人们工作的最主要手段。

(4)(4)严格管理制度和法规,运用领导的权威和严密的控制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5)(5)采用“葫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来实施管理。

15.“社会人”假设

(1)社会需要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

物质激励虽对人的积极性有影响,但责任感、成就感、尊重感和认同感等社会性因素对人的积极性的影响更大。

(2)

(2)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

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组织成员在家庭和各个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

(3)(3)非正式组织是影响组织成员行为的潜在力量。

(4)(4)人们最期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5)

16.“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

“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man)假设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Y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人并非生性懒惰,也并非天生不喜欢工作,人是愿意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

(2)没有人喜欢外来控制和惩罚,人更希望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外力的控制和处罚并不是使人朝着组织目标努力的方法。

(3)一般人在适当的激励下,不但能接受而且愿意承担责任,逃避责任并非人的天性,而是经验的结果。

(4)个人和组织目标可以融而为一。

(5)一般人都有相当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像力。

17.以Y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方式:

(1)人的行为管理的任务在于创造使人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达成自己的个人目标,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统一。

(2)应给员工更多的信任、更多的责任和自主权,鼓励人们参与自身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制定,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

(3)外部的控制、操纵、说服、奖罚,绝不是促进人们努力做的唯一方法,管理者的角色是辅助者、训练者和提供帮助的人。

18.“复杂人”假设与Z理论

复杂人”假设认为:

人是复杂人,人的需求、能力和动机是存在差异的;

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其原来动机模式与组织经验交互的结果;

人在不同组织和部门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不能合群的人,在非正式组织中可能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个人能否感到心满意足,是否愿意为组织出力,决定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及其与组织的关系,工作的性质、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与同事的关系都有可能影响其工作状况、工作效果及其对组织和工作的满意度;

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和工作性质而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反应。

Z理论的基本观点:

(1)实行稳定的雇佣制度,使员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2)建立并实施员工长期考核和晋升制度。

(3)培养员工正直、善良的品行,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培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的人才。

(4)领导者和管理者共同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共同的经营管理宗旨。

(5)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决策方式,即吸收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协商、集思广益,最后由领导者作决策并承担责任。

(6)通过高效协作、弹性激励措施来贯彻执行组织目标。

(7)培养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8)鼓励员工参与组织管理,建立员工与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19.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斯密、杜能和费雪尔:

“三个杰出人物”

马克思:

人力资本思想比较完整的表述者

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者

罗默、卢卡斯、贝克尔:

人力资本增长模型及其测度

20.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在促进公共部门生产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促进公共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2)公共生产力目标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方向。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品德素质、行为能力与行为规范等是公共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条件和手段。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也是直接反映组织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公共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的源泉。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自身的发展本身也是公共生产力提高的目的。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模式

(1)行政首长或行政组织中的人事主管机关执掌公职人员管理是所有权限

政党组织

(2)执政党与行政机关及国有企事业组织划分人事管理权限

(3)“人治”式的人事管理

(4)“法治”式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1.国家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重要组织部分

2.影响政府人力资源构成和素质的根本因素

3.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政权的稳固

23.英美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演进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

第一,政府需要随着社会管理事务范围的日益扩大,建立一支功能分化、职业化、专业化的文官队伍来管理国家公共事务。

第二,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廉价而高效的政府,能够有效地维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同时节省纳税人的钱财。

第三,为了实现新生资产阶级参政的利益和他们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资产阶级打出了“民主”、“民权”的旗帜,要求政府的公职向社会公开开放,赋予公众更多的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和机会。

社会政治背景。

第一,政府出现了结构性的腐败。

第二,政府存在着周期性的政治震荡。

第三,公职队伍人才匮乏,效率低下。

思想文化背景。

资产阶级大革命中提出的“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为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

民主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化氛围,为公民争取平等的任职权利创造了社会的环境。

经验借鉴背景。

中国政府的科举考试制度给现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素材。

而西方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手段,并将它作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