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1302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4.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做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

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

A.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B.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C.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

D.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

5.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

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400年

1600年

1800年

印度

74

145

180

欧洲

52

89

146

非洲撒哈拉以南

60

104

92

拉丁美洲

36

10

19

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

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

6.“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

”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7.14世纪末,欧洲市场的利息率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

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

上述历史现象()

A.促使了欧洲物价的急剧下降

B.加快了西欧社会性质的转变

C.导致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D.提高了封建地主的社会地位

8.在17~18世纪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

而获胜的战争。

体现“制度优势”的战争是()

A.英西战争

B.英法战争

C.英荷战争

D.普法战争

9.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庭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

当时,绘图人员受雇后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图上的信息外流。

这一做法最主要是考虑到()

A.战争需要B.文化背景C.商业利益D.外交机密

10.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

11.在1600年,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数额占英国贸易总额的5%~6%,17世纪末则超过25%,英国商人从垄断中大获其利。

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英国殖民地拓展

B.英国工场规模扩大

C.打败西班牙舰队

D.英国垄断三角贸易

12.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3.下面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名为“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的插图。

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A.亚洲贸易优势丧失

B.大英帝国正在崛起

C.全球贸易规模扩大

D.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14.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

“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D.工业革命成效显现

15.《世界文明史》载:

“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

最后,进—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

C.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

D.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

16.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17.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

这说明工业革命()

项目

时间

职业人口

工农业产值

农林渔业比重

制造业和釆矿业比重

制造业、釆矿业等

1801

35.90%

29.70%

32.50%

23.40%

1851

21.70%

42.90%

20.30%

34.30%

A.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

B.实现了英国向工业国转变

C.引起了英国区域经济的变化

D.改变了英国世界经济地位

18.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

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年

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1850年

英国修建了大约9654千米的铁路

1852年

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1800~1850年

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5%

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9.“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

”这实际上说明了英国()

A.成为了“世界工厂”B.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C.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最先完成了科技革命

20.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

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

这反映了()

A.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

B.研究的普遍性和工业的普及性

C.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D.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21.阿尔温·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

“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进步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

2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

B.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C.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

D.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23.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

2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

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A.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英国和中国

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25.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

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

26~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说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运动,主要是就其发展趋势或结果而言的。

我们还应该说,它是一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扩张,或双重扩张,关于荣誉的追求是否属于地理大发现的三大追求(上帝、荣誉和黄金)之一的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当我们讨论荣誉之类的问题时,千万不能忘记:

主观的追求不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那背后的客观条件或客观可能性才是根本性的。

——摘编自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題》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地理大发现”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

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政治秩序。

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

顺治、康熙、乾隆朝的“恩威并施”“怀德为上”的方针到嘉道时期演变为“羁縻防范”“不开边畔”和“不失国体”,经济上的炫耀所剩无几。

此时朝贡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关系,而转化为政治举措,是一种强调“华夷之辩”的中外关系。

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

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材料二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

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

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