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81204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9年为1.77亿元,年均增长22.8%。

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

51.7:

44.9,产业结构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农业增加值四年年均增长5.8%;

工业增加值和建筑业增加值四年年均分别增长11.8%、7.8%;

服务业增加值四年年均增长20.6%。

实际利用外资前四年年均增长41.8%,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1632%。

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8.8%,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主要指标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四年新增高铁里程20公里;

扩建了323国道和一批乡村公路。

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全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水库除险工程可基本完成,水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四年全区固定资产投产完成135.07亿元,年均增长34.97%,比预计目标高19.97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四年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达到50.86亿元,年均增长19.4%高于预期7.4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取得明显成效。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扩大,劳务输出总人数达6500人。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效显著,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6年的73.2%提高到2009年的93%。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6.1‰以下,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人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把节能减排和消灭宜林荒山为构建宜居武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改善,全区大气达到国家优良标准,主要江河水质全年Ⅱ~Ⅲ级。

全区节能降耗由2005年的0.51吨标准煤,降至2009年的0.43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降低率累计完成“十一五”任务的96.05%。

前四年完成植树造林5.6万亩,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5.2%。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为63.9%、52.9%。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行政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基本完成了新一轮的区级政府机构改革,乡镇事权改革积极推进,并深入开展了新一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

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制度,积极探索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

经济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有序展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取得喜人成果。

(二)发展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武江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落实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和“双转移”工作的政策措施,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促进粤北山区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武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在新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我们既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和不利因素。

把握好发展机遇,解决好存在问题,是武江“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国际社会的主题,这次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世界经济长期增长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国内政治稳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一标准通常会是一个国家(地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水岭”,且往往存在较大变数。

处理得当,通常会出现一个较长的高速增长期,日、韩、欧美等国家就成功跨越了这道“分水岭”;

处理不当,甚至出现倒退,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到本世纪初仍徘徊在2000—3000美元之间。

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服务业将迅速崛起成为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更为明显,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

大企也数量快速增加,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中产阶层迅速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用于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份额下降,而耐用消费品的比重逐渐上升;

城市化向纵深推进,城市化进程将步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稳定增长阶段。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及时发现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准确把握新动向,切实解决好遇到的新问题。

在抢抓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更要积极应对挑战。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仍将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武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累积的各种结构性、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凸显。

“十二五”时期,武江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

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武江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仍显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不长;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名牌产品;

相邻地区发展迅速,而我们在没有比较优势的条件下,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都面临严峻挑战。

二是发展模式仍较粗放,往往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

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

三是受传统“重经济、轻社会”发展思维的影响,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带来不少亟待解决的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问题。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社会保障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时期,社会变动加剧,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难度加大。

四是随着发展阶段的转变,在经济社会中,依然存储多体制性障碍,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难点问题尚未解决的同时,一些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将随之出现,改革攻坚的任务将更复杂、更艰巨。

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武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抢抓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的历史机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强区,争当全市县(市、区)科学发展排头兵,为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

以芙蓉新城、西河商业圈为两轮,以323线工业产业带为主轴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城一圈一带”建设,以城市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

加快322线产业带和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的同时,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延伸产业链;

加快第二产业发展,提高增长质量;

进一步推进城郊型、基地型和效益型农业建设,努力擦亮武江绿色品牌,按照一村一品、一镇多品的要求,稳步发展第一产业;

抢抓芙蓉新城建设机遇,努力打造好西河商业圈,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调整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按照有效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要求,推进循环型、节约型经济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武江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改善人民生活。

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心镇建设,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支柱产业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更进步,文化更繁荣,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7亿元,年均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9740元,年均增长1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4:

52.56:

4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超过17.6%,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大为提高。

到2011年,全区基本普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的15年基础教育,在全市率先实现建成省级教育强区。

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保持10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015年,全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全区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达800平方米,市区建成“15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10公里文化圈”,市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于1.08平方米,完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80%以上,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城镇就业情况良好,社会保障水平得到切实提升,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

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27822元和10901元;

思格尔系数下降到35%以下;

城镇化水平达7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左右;

到“十二五”期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75%、90%以上,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比例进一步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全社全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

到201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市70%)以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