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81094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考试整理Word下载.docx

(B)B、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到好处)。

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D)D、倚仗力量来使人服从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只不过力量不足相敌罢了;

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却是心悦诚服,好像七十子归服孔子一样。

9.“知,传受之,闻也。

方不障,说也。

身观焉,亲也。

所以谓,名也。

所谓,实也。

名实耦,合也。

志行,为也。

(A)A、通过传授而得的知,是闻知。

通过推理不受方域语言阻障的知,是说知。

亲身接触、观察而得到的知,是亲知。

所用来说的,是“名”。

所说及的,是“实”。

“名”与“实”相匹配,即是“合”。

立志于践行,即是“为”。

10.“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其去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

(B)B、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世事;

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

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

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见就能心明,不必作为就能成功。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C)C、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

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断剔除自我的私念。

减少再减少自我的妄想与贪念,以至于达到没有人为造作的境界。

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无事生非,如果老是无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

12.“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

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D)D、对言语有溯源的准则,有推究的准则,有实践的准则。

向何处去溯源?

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的事迹。

向何处去推究呢?

要向下考察,从百姓耳闻目睹的事实去推究。

如何去实践呢?

把它放到政治上去实行,观察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

这就是立论的三项标准。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别人不了解自己,却能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品格吗?

1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B)

B、“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

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长。

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1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此句的恰当之意是:

(C)C、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1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D、“默默地把知识牢记在心,勤奋地学习不知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17.“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A)

A、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

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呆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B)B、最善的人,居处善于像水那样居处卑下的地方,心胸善于像深潭一样保持沉静,不受外界困扰,与人交往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处事能够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19.“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D)D、所以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只是事物发挥作用的凭借,而无形无影的“无”却是真正的有用之处。

20.子云,“吾不试,故艺。

(D)D、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过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技能。

21.穷也乐,达也乐,穷达如春夏秋冬,穷达一也。

(C)

C、穷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

22.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D、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一般轻。

23.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

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A)A、孟子说:

世人所谓不孝的行为有五项:

四肢懒惰,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一不孝;

博弈饮酒,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二不孝;

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三不孝;

放纵声色欲望,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

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

24.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B)B、孝子只要对父母怀有深爱,一定心怀和气;

心中和气,表情必然欣悦;

表情欣悦,面容必然柔顺。

25.“孝有三:

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C)C、“孝分三种(境界),最大的孝是尊重双亲,其次是不使他们受辱,再其次是能赡养他们。

26.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D)D、君子与人交往,对上不奉承拍马,对下不傲气凌人。

27.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A)A、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

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

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2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B、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

29.子曰: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C、孔子说:

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便能做到好恶分明。

30.子曰:

“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谁说微生高正直呢?

有人向他要醋,他向邻居去要来给人家。

31.子曰:

“君子不器。

”——此句恰当的意思是(C)C、孔子说:

“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32.子曰: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C)C、敬畏

33.子曰: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的恰当意思是(A)A、孔子说:

“天何曾说过什么呢?

春夏秋冬按天时运行,万物因而生息循环,天何曾说过什么呢?

3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恰当意思是(D)D、尽最大的限度回归到与宇宙最初本元相应的慈善之心,这样就可以知道人内在的本性;

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了。

3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中的“率”恰当意思是(B)B、遵行,遵循。

36.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一句恰当的意思是(C)C、孔子答道:

“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

37.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一句恰当的意思是(D)D、孔子答道:

“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

38.“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一句恰当的意思是(A)A、“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39.“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一句恰当的意思是(B)

B、所谓的仁爱之人,是说他从心底里很高兴很自然地去爱别人;

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

40.“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此句出自(C)C、王守仁《大学问》

41.子曰: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段话的所指是(D)D、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这四种品质,并需要由心而外,层层深入的执行与贯彻。

4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的意思是(A)A、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惠则足以用人。

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句的意思是(B)B、凡是自己不喜欢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

4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的意思是(C)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

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

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45.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一句的恰当意思是(D)D、孔子说:

“注重外貌态度的端庄,却不知礼,就未免劳倦;

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流于畏葸懦弱;

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

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

46.“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

曰仁。

”一句的意思是(A)A、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圣人的最大法宝是权力地位,用什么来保住这高位呢?

用仁德。

47.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一句的意思是(B)

B、孔子说:

“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始终以义为依据。

48.“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一句的意思是(C)C、“公叔文在应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别人不厌烦他的话;

他在真正高兴时才笑,所以别人也不厌烦他的笑;

他在合乎义的时候才要别人的东西,所以别人就不讨厌他拿取财物。

49.子曰:

”中的“中庸”的意思是(D)D、中庸:

就是关于恰到好处的常理,或者“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

50.“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的意思是(A)A、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51.“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