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8051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docx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课题

实用文档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发现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2.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3.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

三、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若干

学具准备:

正方形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题

师:

还记得一年级学习加法时用的小棒吗?

我们借助小棒来理解

实用文档

加何进行加法计算。

而六年级在学习解决问题时,经常需要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就是形对数的帮助。

(ppt出示相应图形,手指着图来说)

导入新课: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数与形相结合来帮助思考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数与形的世界,共同探索其中的奥秘。

(板书:

数与形)

(二)探究实践,发现规律

1.活动1:

借形解数——依次出示凌乱的1,3,,5,7个小正方形。

师:

(先出示1个小正方形)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小正方形?

生:

1个。

(板书)

师:

(再出示3个小正方形)现在一共有几个?

生:

3个、4个。

师:

老师问的是一共有几个?

生:

4个。

师:

那刚刚有人说到3是什么意思?

生:

增加了(多)出来的3个。

师:

能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

1+3=4(板书)

师:

(再出示5个小正方形)快速告诉我,现在一共是几个?

生:

9个。

师:

比原来增加几个?

生;5个

实用文档

师:

能用加法算式表示这个过程吗?

生:

能。

1+3+5=9(板书)

师:

猜猜看,下一个总数会是多少?

生:

16个、7个、9个。

师:

说到16和7的同学都是有点感觉了。

(再出示7个小正方形)看,几个?

生:

16个。

师:

谁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做出举手的手势)

生:

1+3+5+7=16(板书)

师:

很棒!

刚刚你们为什么那么快就猜出是16呢?

生:

因为这都是单数相加。

师:

我们五年级已经学过,单数也叫()?

生:

奇数。

师:

一般地,以后的学习中,我们都叫做奇数。

师:

观察这些算式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谁来说?

(如果学生反应不过来,就引导:

1,4,9,16都是谁的平方?

生:

1=1×1=12,4=2×2=22,9=3×3=32,16=4×4=42

师:

把掌声送给他!

你说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有人不一定听得清楚,请你站起来再说一次。

生:

1=1×1=12,4=2×2=22,9=3×3=32,16=4×4=42

师:

说得真好。

实用文档

2.活动2:

借数摆形——依次摆出1,1+3,1+3+5,1+3+5+7所表示的图形。

师:

看到这些平方数,你会想到哪个图形呢?

生:

正方形。

师:

你怎么想到正方形的?

生: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的平方。

师:

刚刚老师听到有同学小声嘀咕,这样数起来好麻烦,谁知道为什么这样数麻烦呢?

生:

很凌乱。

师:

很好,用了一个词:

凌乱,那要把凌乱变得整齐,你会摆成什么图形?

生:

正方形。

师:

现在我们一起把凌乱的重新排列变得整齐,老师先摆第一个。

师:

接下来是谁来摆1+3?

(教师做举手的手势)

学生上去摆弄正方形。

师:

此处应该有掌声。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代表的是你们集体,给朋友以支持是一种好品质。

师:

现在摆出了什么图形?

生:

正方形。

师:

每行每列分别有几个小正方形?

生:

2个。

师:

一共有几个?

实用文档

生:

4个。

师:

不错。

现在请每组组长拿出学具,一起合作,分别摆出1+3+5,1+3+5+7的形状。

(学生自己在小组里面摆)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分别请2个小组的代表同学上黑板上摆一摆。

摆完,请2位小老师说说想法。

生:

我摆成每行每列都是3个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一共有3×3=32=9个。

生:

我摆成每行每列都是4个小正方形的大正方形,一共有4×4=42=16个。

师:

说得真完整!

这两位小老师把“1+3+5,1+3+5+7”摆成我们看得见的图形了,可以直接看出结果:

现在算起来快不快?

生:

快。

师:

还有更快的,请看!

(教师依次ppt展示边长是1,2,3,4,5,6,7的正方形)

教师边展示,边请同学们根据经验填上右上角的数字。

师:

根据经验,右上角应该填多少?

3.总结规律

师:

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演示,补充下面算式。

1=

(1)2

1+3=

(2)2

1+3+5=(3)2

实用文档

1+3+5+7=(4)2

1+3+5+7+9=(5)2

1+3+5+7+9+11=(6)2

1+3+5+7+9+13+15=(7)2

师:

看来同学们都找到一定的规律了。

谁能具体说一说?

生:

左边都是奇数相加

生:

右边都是一个数的平方

生:

左边有几个数,右边就是几的平方

生:

从1开始加

……

(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就引导)

师:

等式左边加数的个数和右边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生:

如:

1+3+5+7+9+13+15这里有7个数相加,所以是72,就是说几个数相加就等于几的平方。

我们看一下上面的算式是否满足这个规律?

师:

现在,谁能完整地概括出我们刚刚的发现?

生:

连续奇数相加;从1开始;他们相加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

师:

真的很了不起。

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就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

(板书)

师: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

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平方。

实用文档

师:

可不可以去掉:

从1开始?

生:

不可以。

师:

为什么?

(教师可以尝试拿掉一个正方形)

生:

拿掉1,就组不成大正方形;算一下,结果也不对。

师:

非常好,全班齐读。

师:

1+3+5+7+9+11+……=?

(n)数加个)=n2(1+3+5+7+9+11+……三、加深理解,适时小练)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

(点名起来回答。

)2++35+7=

(1)2++79=(1+3+5)213=(++13+5+7+9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

师:

看来大家对这个规律掌握的还不错。

下面,来点有难度的。

四、系统训练,学以致用1.请你根据得到的规律算一算)1)1+3+5+7+5+3+1=((=421=32,原式+,++可以看成两部分:

13+57=425+352

=+32)()(21+3+5+7+9+11+13+11+9+7+5+3+1=

85

6272原式=+=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2.

实用文档

形?

师:

什么是不变的?

什么是变化的?

《数与形》六年级陈艳详细版2828

蓝色:

1234

红色:

8101214

照这样接着画下去:

(1)第6个图形有()个蓝色小正方形,()个红色小正方形;

(2)第10个图形有()个蓝色小正方形,()个红色小正方形。

3.《练习二十二》第109页第2题。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学习了这课,你对“数”与“形”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课件):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可见数形结合对我们数学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六、板书设计

数与形

1=121+3=4=221+3+5=9=32

1+3+5+7=16=42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就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