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958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docx

植物学名词解释33526doc资料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1、细胞:

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

19世纪前期,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其主要内容为:

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

3、原生质: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

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4、真核细胞:

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被在核膜内,细胞器种类,数量相对较丰富的一类细胞。

原核细胞:

较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较少。

5、细胞核:

真核细胞中,位于细胞质以内由双层膜围成的结构,一般为球形,富含遗传物质(DNA,RNA),是细胞遗传物质和信息的储藏所,也是遗传信息转录和核糖体亚单位合成的场所。

6、质膜:

又称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组成,具有保护,选择性透过,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

7、细胞质:

指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8、胞基质:

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9、细胞器:

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悬浮于胞基质之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单位。

10、线粒体:

细胞器的一种,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分布,具双层膜,呈颗粒状,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动力站”。

11、质体:

细胞器的一种,是绿色植物独有的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成熟的质体具有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

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将其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白色体:

质体的一种,不含色素,多存在于幼嫩组织、无色的贮藏组织或不见光的组织中,具有贮藏物质的功能。

根据贮藏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

贮藏淀粉的称为造粉体;贮藏蛋白质的称为造蛋白体;贮藏脂类的称为造油体。

叶绿体:

质体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光合作用。

有色体:

质体的一种,因含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呈黄色或橙黄色,分布于花瓣、果皮等呈现橙或黄色的部位。

12、内质网:

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扁平囊状或管状,具有合成、包装、运输代谢产物,形成其他细胞器的功能。

根据其上有无核糖体的附着,将其分为粗糙型内质网和光面型内质网。

13、高尔基体:

细胞器的一种,由许多单层膜构成的扁平膜囊、囊泡堆叠在一起形成,具有合成与分泌多糖等物质、参与细胞壁形成等功能。

14、液泡:

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分为液泡膜和细胞液,具有调节细胞渗透压与膨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参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等功能。

15、溶酶体:

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圆球状,内含多种水解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降解生物大分子。

16、微体:

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球状,根据其所含酶的不同,将其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两种,前者与光呼吸有关,后者与脂肪代谢关系密切。

17、圆球体:

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圆球状,内含脂肪酶,是细胞内储藏脂肪的场所。

多见于植物细胞的种子细胞中。

种子萌发是可以水解脂肪。

18、核糖体:

一种非膜结构的细胞器,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具有大、小两个亚基,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9、细胞骨架:

在胞基质中分布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络结构,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构成,可以维持细胞形状,并与物质运输、细胞分裂有关。

微丝:

细胞骨架物质之一,,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是直径约7nm的纤维与维持细胞形状、物质运输、细胞分裂、染色体的移动有关。

微管:

细胞骨架物质之一,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细长、中空的管状结构,具有维持细胞形状、参与物质运输、参与形成纺锤丝和细胞壁的功能。

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物质之一,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与微管、微丝一起组成细胞的骨架物质,具有支持、传输等功能。

20、内膜系统:

细胞质中存在着许多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它们很多相关,甚至连通,组成一个庞大而又紧密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称为内膜系统。

21、初生纹孔场:

指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的较薄的凹陷区域。

纹孔:

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时,在初生纹孔场处不增厚,同时其他还有未增厚的区域,次生壁上这些没有增厚的区域,称为纹孔。

单纹孔:

纹孔的一种,其特点是整个纹孔的口与腔直径几乎大小一致,纹孔边缘不隆起,是一些石细胞和纤维所具有的纹孔。

具缘状孔:

纹孔的一种,其特点是口小底大,纹孔边缘的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呈架空状隆起,是导管和管胞所具有的纹孔。

纹孔对:

相邻的细胞壁其纹孔常成对出现并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

胞间连丝:

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细胞壁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细胞间连丝。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22、后含物:

植物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中间产物及其代谢的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质、晶体、单宁、色素等

23、细胞周期:

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一个过程,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第二节植物组织

1、组织:

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即自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简单组织:

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如薄壁组织。

复合组织:

由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如表皮、周皮、木质部、韧皮部

3、成熟组织:

由分生组织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组织逐渐失去分生能力,形成

各种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组织,这些组织称为成熟组织。

4、保护组织:

分布于植物体系,对植物体起保护作用,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机械

损伤和病虫害入侵的作用。

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胞间隙小,外被角质层和蜡层。

根据来源和形态结构不同,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表皮:

初生保护组织,由原表皮发育而来,存在于植物幼根、幼茎、叶、花、果实、种子表面,一般由单层、扁平、排列整齐的细胞构成,细胞外被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气孔器:

在叶或幼茎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及其围成的缝隙或者由副卫细胞围成的缝隙。

周皮:

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发育而来,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共同构成了周皮。

周皮分布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老根、老茎的表面,起保护作用。

皮孔:

周皮上的构造,指树干表面的一些点,线状突起结构。

木栓形成层发育形成周皮的时候,在气孔的下方位置,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并不产生木栓,而是形成胞间隙发达的补充组织,形成皮孔,从而保证了树干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5、薄壁组织:

也称为基本组织,为成熟组织的一种。

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胞间隙大

而明显,细胞壁薄,分化程度低,可塑性很强,容易发生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

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具有吸收、同化。

储藏、通气、传递等功能。

吸收组织:

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具有从外界吸收水分、矿物质的能力,主要分布于植物的根尖的根毛区。

同化组织:

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同化功能,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位。

如叶肉

贮藏组织:

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细胞中常贮藏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分布于植物根、茎的皮层和髓部,果实的果肉和种子的胚乳、子叶中。

贮水组织:

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细胞较大,其中含有大量粘性物质,多见于肉质旱生植物的茎叶。

通气组织:

薄壁组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胞间隙非常发达,常形成大的空隙或通道,具有输导空气的功能,存在于水生植物或耐阴植物的根、茎、叶中。

传递细胞:

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细胞壁向内突起,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同时增加了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6、机械组织:

成熟组织的一种,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加厚,对植物体起巩固和支持作用。

厚角组织:

机械组织的一种,其特点是细胞壁局部(角隅)增厚,而这种增厚的为初生壁性质,成熟时具有活的原生质体,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主要分布于幼茎、叶柄、花梗等部位,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厚壁组织:

机械组织的一种,其特点是细胞壁均匀次生加厚,并且常常木质化,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解体,成为只留有细胞壁的死细胞。

根据组成组织的细胞形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石细胞和纤维。

石细胞:

厚壁组织的一种;其特征是细胞形状差异较大,等径或略微伸长或具有多分支等,细胞壁有明显次生加厚,一般为死细胞,分布于几乎所有植物器官中,主要分布在薄壁细胞群中,如皮层、髓、果肉等。

纤维:

厚壁组织的一种。

其特点是细胞形状细长,细胞壁有明显的次生壁加厚,一般为死细胞,主要分布于植物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

7、输导组织:

成熟组织的一种,在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细胞呈长管状,常上下相连,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贯穿于植物体的上下。

主要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

导管:

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

细胞形状狭长,管状。

成熟时,原生质体消失,细胞侧壁有明显的次生加厚(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五种加厚形成),细胞端壁形成穿孔,是植物体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组织。

穿孔:

指导管分子相连处的端壁在发育过程中常溶解消失,形成一个或数个大的孔,称为穿孔。

侵填体:

导管老化时,其周围的薄壁细胞会通过导管侧壁的纹孔,连同其内含物(如单宁、树脂等物质)侵入到导管内腔,形成囊状突出物,将导管阻塞而失去输导功能,这种囊状突出物称为侵填体。

管胞:

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中。

细胞形状狭长,管状。

成熟时,原生质体解体,细胞壁次生加厚,端壁尖斜,不穿孔,具有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功能,同时也有支持作用。

筛管:

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

成熟的筛管分子通常只有初生壁,细胞核消失,但是还有细胞质。

筛管一旦形成,筛管分子通过端壁上的筛孔连接在一起,上下贯通,具有输导同化产物的功能。

筛管分子常伴有伴生。

筛孔:

成熟的筛管分子端壁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称为筛孔。

筛域:

植物筛管分子的端壁上存在输导同化物的筛孔,多个筛孔相对集中地分布于端壁的一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筛域。

筛板:

分布有一至多个筛域的端壁称为筛板。

胼胝体:

筛管老化或某些植物进入休眠时,筛孔处的胼胝质增多,在整个筛板上形成淀状沉积物,将筛孔堵塞,这种淀状物称为胼胝体。

筛胞:

输导组织的一种,存在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的韧皮部中。

细胞长管状,末端尖斜,端壁不成筛板,无核的活细胞。

管胞分子通过尖斜的具有筛域的侧壁连接在一起,具有输导同化物的功能。

伴胞:

被子植物维管末中,紧贴筛管分子旁边的一至数个小型、细长、两头尖

的薄壁细胞。

伴胞和筛胞由同一个母细胞分裂而来。

8、分泌组织:

植物体内能产生特殊分泌物质的有关细胞或特化的细胞组合,根据分泌组织分布在植物体表或植物的体内,可分为外部分泌组织和内部分泌组织两大类。

外部分泌组织:

位于植物的体表,其分泌物直接排出体外,如腺毛,腺鳞、蜜腺和排水器。

内分泌组织:

存在于植物体内,其分泌物藏在细胞内或细胞间隙中,如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

9、维管组织:

蕨类植物和种于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既有输导功能又有支持功能。

木质部:

是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复合组织,由导管(蕨类和裸子植物无)、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等组成,贯穿于植物整体。

韧皮部:

是输导同化物的复合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