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9115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博爱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太阳能电池板由高纯度二氧化硅制成

D.在电子行业中用金属铜制作印刷电路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然后干燥

B

制备少量漂白粉

Cl2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然后蒸发结晶

C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

食盐溶解,然后加入淀粉溶液

D

测定醋酸溶液浓度

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6。

9g过氯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

2NA

B。

常温常压下,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

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c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

4bc/aNAL

D。

某密闭容器盛有0。

l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4.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

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B.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也可能大于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酸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mY小于HnX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6.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7.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8.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

③>②>①B.原子半径:

③>②>①

C.电负性:

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

③>②>①

9。

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下列

关于氯化亚砜分子的几何构型和中心原子(S)采取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三角锥形、sp3 

B。

V形、sp2 

平面三角形、sp2D.三角锥形、sp2

10、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

确的是()

A、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11.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形成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2杂化轨道成键

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的()

A.CH4和H2OB.CO2和HCNC.NH3和H2SD.CS2和BF3

13、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和实际经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P4)易溶于CS2,但难溶于水

B、NaCl易溶于水,也易溶于CCl4

C、碘易溶于苯,微溶于水

D、卤化氢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

1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A、OHC—CH—CH2—OHB、OHC—CH—CHCl

C、HOOC—CH—C-CHClD、CH3—CH—C-CH2—CH3

15、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健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

mol-1)P-P:

198P—O:

360O==O:

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

A、释放1638kJ的能量B、吸收1638kJ的能量

C、释放126kJ的能量D、吸收126kJ的能量

16.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净化废水的同时能回收能源或得到有价值的化学产品。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O—10e—+3H2O=2CO2↑+10H+

C.理论上处理lmolCr2O72—时有l4molH+从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D.放电时,交换膜右侧生物菌周围溶液的pH增大

17.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0.1mol·

L-1NaHCO3溶液中:

c(Na+)=c(HCO3-)=0。

1mol·

L—1

B.0.2mol·

L—1NaHS溶液和0.1mol·

L—1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

3c(Na+)=4c(H2S)+4c(HS—)+4c(S2-)

C.KAl(SO4)2的水溶液中:

c(SO42-)〉c(A13+)>

c(

K+)〉c(H+)〉c(OH—)

D.H2SO3溶液中:

c(H+)=2c(SO32-)〉c(O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10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每题2分。

(1)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在酸性条件下向高锰酸钾中加入双氧水的离子方程式

19.(15分)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其制取原理为:

Al2O3+3C+N2

2AlN+3CO

了分析某AlN样品中AlN的含量,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1——量气法】用图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写出AlN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广口瓶中的试剂X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填选项的标号),广口瓶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

A.苯 

B.酒

精 

 

C.植物油 

D.CCl4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56g,氨气的体积为1.12L(标况下),

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

【方案2——测重量】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4)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③的操作是.

(6)A1N的纯度是(用m1、m2表示)。

20.(10分)煤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将利用煤制取的水煤气、焦炭、甲醚等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

(1)已知:

①C(s)+H2O(g)===CO(g)+H2(g)ΔH=+131。

3kJ·

mol-1

②CO2(g)+H2(g)===CO(g)+H2O(g)ΔH=+41。

则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有利于正向自发进行.

(2)有人利用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1℃时,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浓度(mol·

L-1)

10

20

30

40

50

NO

1。

00

0.68

0.50

0.60

0。

60

N2

16

0.25

0.30

CO2

0.16

25

①10~20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选项字母)。

A.通入一定量的NO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3)研究表明:

反应CO(g)+H2O(g)

H2(g)+CO2(g)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4

9

1

若反应在500℃时进行,设起始的CO和H2O的浓度均为0。

020mol·

L-1,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为。

21.(18分)a、b、c、d、e均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a

原子核外电子分占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

b

基态原子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

少1

c

在周期表所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

d

位于周期表中第4纵行

e

基态原子M层全充满,N层只有一个电子

请回答:

(1)d属于区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b与其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