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Word格式.docx
《《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诗词鉴赏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注释
去:
离开。
挥手从兹去:
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热泪欲零:
零,与零落的零同义,也是落的意思。
《古诗十九首》之十,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书语:
信中的话语。
云雾:
比喻前句的误会。
人有病,天知否:
原为重感慨,泪如雨。
(病:
也指误会。
)
横塘:
长沙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
一九二一年冬至二三年四月,毛泽东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
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
唐崔颢(hao4)《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如许:
这样。
凭割断:
请割断之意。
翥(zhu4):
奋飞。
最后两韵原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
山欲堕,云横翥。
译文
挥手从此离去。
离别前凄然相向,倾诉离苦让人如何承受。
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
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
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
早晨东门路上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半天残月,显得如此凄清。
汽笛声响令人肠断,从此天涯孤旅。
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
让我们像昆仑山的峭壁倒塌,台风扫荡寰宇一样。
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赏析【一】
《贺新郎别友》一词从挥手告别踏上火车起笔,写到汽笛一声,把丰富的内容压缩到短暂的瞬间,又用很慢的镜头把这瞬间的丰富内容徐徐展现出来。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作。
词的上阕,首句挥手从兹去引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诗句:
挥手从兹去点化而成!
这五个字,独成一句,不但总括全词,而且引出下文许多动人情节。
作者为读者展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惜别图。
请看临别之前,夫妻情意绵绵跃然纸上:
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形象地表达了这对为祖国献身、志同道合的夫妻,即将分别难于割舍离愁别绪之态。
更那堪三个字,增强了爱侣内心悲戚苦痛之情。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情深意切,传神之笔!
似恨从眼角眉梢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饱含着多少人间的爱侣柔情?
热泪欲零情泪欲滴,是以何等的毅力强忍悲痛的心情,没有流下来。
还住?
不!
泪向心里流,心在滴血!
多么坚强的性格。
善良的读者禁不住也会对这真情的伴侣潸潸泪下。
此时读者会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之句。
与其意境、其境界之高远乃天壤之别。
知误会前翻书语。
书语书信中的话,作者知道从前写给夫人杨开慧的书信,产生了误会。
为革命献出全部智慧、才能和精力的杨开慧,怎会区区计较呢?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过去的往事如云涛雾涌一件件从眼前而过,但算起来人间的知己惟有我和你,这是对杨开慧情深意切的安慰和崇高的评价。
毛泽东在白色恐怖艰险的岁月,杨开慧全身心地支持他从事伟大事业,可谓难得的红颜知己,革命的伴侣!
人有病,天知否?
不仅把不忍离别炙热的情感推向高峰,而且暗喻对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劳苦大众疾苦关注。
天知否?
敢问苍天你知道吗?
作者如伟大诗人屈原《离骚》、《天问》一样,向浩渺的苍穹发出警世的慨叹!
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故而他义无反顾地要远离恩爱的妻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砸碎旧世界,建立新天地的革命洪流中。
以设问句结束上阕,不但干净利落,而且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下阕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如临其境:
时间是清晨,地点是东门、横塘,环境半天残月霜重凄清。
在送别的路上,这对患难与共的伴侣,足踏凝霜,头顶半天残月,穿过东门(吴门)外的清水塘,紧紧相依作者移情于景,描写与妻子分别时感人的情景。
其情,其景,令人感慨万千。
柳永《雨霖铃》中写道;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虽然与作者描绘的情景有相似之处,寓情于景,表达离别之情;
但前者烘托了这对为革命献身于民众的分别依恋之情;
而后者只不过是个人小天地罢了。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汽笛一声,恩爱夫妻分手,天涯孤旅,真叫人肝肠寸断!
似乎唐代诗人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之句化作词人离别情思,令人伤痛!
征途漫漫,黑暗必将过去,阳光一定普照人间。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如此恩爱的革命伴侣,要割断情意缠绵的愁思恨缕实为不易。
为实现伟大事业要有昆仑崩绝壁台风扫环宇决心和气魄。
同时也烘托了未来大革命的声威。
重比翼,和云翥形象的比喻年轻伴侣像飞入云霄鸟儿比翼双飞,作者以戏剧大团圆手法作结尾,表达了期盼夫妻早日团圆美好的希望。
此词,惜字如金,既刻画了人物表情,又表达了人物内心境界。
将为祖国献身的决心与人间的缠绵的儿女柔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其意境之深邃,其境界之高远,是亘古以来离别诗词之玫瑰,如爱情昆仑之峰巅。
《贺新郎别友》一词最后两句重比翼,和云翥是毛泽东给杨开慧的一句美好的承诺,他说等我和你在将来的革命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是一个充满革命人情味的希望。
词以婉约收结,婉约中仍带有豪放。
赏析【二】
毛泽东曾说:
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收入《毛泽东诗词集》首篇的,却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
也如毛泽东所言,这词也意境苍凉而又优美。
《贺新郎别友》让读者看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毛泽东有超人的自信: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在《伦理学原理》上的批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对〈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批注》)。
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答客诮》)别友难免多情自古伤离别!
毛泽东自述:
1923年,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我到了上海,在党中央委员会工作。
(《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2版)毛泽东与杨开慧聚少离多,为何这一回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上片的关键诗句是知误会前番书语,这是写诗的缘起。
毛泽东因挥斥方遒,四处奔走,杨开慧对此误会毛泽东照顾不周,情感淡薄。
毛泽东书写元稹的《菟丝》相赠: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菟丝蔓,依倚榛与荆。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
杨开慧看诗后不但不得宽解,而且更生气了。
毛泽东又要远行,汽笛一声肠已断,他用诗开解妻子:
要似昆仑崩绝壁。
此时,诗又显露作者性格刚烈的本质。
毛泽东企望夫妻:
重比翼,和云翥!
诗作抒写了小夫妻生活的一段插曲。
它情意绵绵,又不过分哀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题,为何不写作《别妻》,而写作《别友》?
现有两种解释:
一是告别杨开慧;
二是告别好友陶毅。
陶毅,字斯咏(18961931),湖南湘潭人。
1916年考入周南女子中学师范二班,是新民学会成员。
她主张教育救国,支持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主张,与毛泽东交往甚深。
1920年7月,陶毅出资10块银元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
同年10月,她又附议赞同毛泽东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
陶毅还参加了毛泽东发起的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在革命活动中,毛泽东与陶毅一度产生了感情。
陶毅长期在长沙周南女中任教,终生未嫁。
毛泽东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后,曾专程到南京探望正在南京金陵女子大会进修的陶毅。
上世纪80年代,毛泽东早年友人、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说:
(《贺新郎别友》)这可能是赠给陶毅的。
但是,从诗中的,又很难确切地断定此说能成立。
反之,从新发现的杨开慧自传手稿(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写于1928年10月),倒是记述了杨开慧是知道毛与陶的感情关系的:
忽然一天,炸弹跌在我的头上,微弱的生命猛然的被这一击又几乎毁了!
她还写道:
从此我又知道了许多事情,我渐渐能够了解他,不但他,一切人的人性。
凡生理上没有缺陷的人,一定有两件表现。
一个是性欲冲动,一个是精神的爱的要求。
我对他的态度是放任的,听其自然的。
据此,可进一步分析知误会、人有病等诗句的指向。
据史料:
毛泽东在1927年9月离家时,曾抄此诗给杨开慧。
毛于1961年把此词抄正稿交给卫士张仙朋时,却加上别友题,这给后人留下一个别友的友谜。
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包括杨开慧、陶毅等在内的难忘战友。
诗不是纪实文学,它的艺术概括,往往不局限一人一事了。
赏析【三】
被郭沫若誉为空前未有、泰山北斗和革命的史诗的毛泽东诗词,题材广泛,文采辉煌,绝诣超群。
这些作品多豪迈奔放、雄浑劲健,激昂慷慨,如黄钟大吕,铿锵鞺鞳。
而这首涉及作者早年爱情生活的《贺新郎》词,则以其柔婉凄恻又充满刚力的风格,在作者诸多光辉诗篇中自成一格,独呈异彩。
分离的痛苦,古人早有深切体会。
所谓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梁江淹《别赋》),皆以生离为人生最悲伤的感情经验。
而对琴瑟和谐却劳燕分飞的夫妻、情侣而言,其离悲别恨往往较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唐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唐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的朋友之别更甚。
这种哀痛悲凄的情感,在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中有着极为生动的描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将男女双方的悲痛之情、眷恋之意、相思之苦,写得深刻具体、细致入微,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首《贺新郎》无疑受柳永《雨霖铃》启发,有类似的构思,也是把情爱之深与离别之痛交织在一起写,缠绵悱恻,哀婉深沉。
首句挥手从兹去,抒发沉结悲凄之情。
后两句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则以递进的结构更深一层地表现相别时几乎禁受不住的内心的哀伤痛苦。
悲肠百结,热泪盈眶,不忍离别,却不得不别。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情态描写,自然使人想到柳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绘声绘色。
两者皆神形兼备,集中而又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难以表述的特殊感情,都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但又同中有异。
《雨霖铃》是以动作、神态、声色表现执手人难分难舍的感情宣泄,而《贺新郎》则从挥手切入,运用特写镜头,将笔墨集中在眉眼的情感传达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克制:
悲眉锁双眼,泪中有别恨,却强忍泪水,深怕引起对方更深的痛楚。
此句文字高度浓缩简约而涵蕴更为深广稠密,文情并茂,语意两工。
就风格而言,柳词委曲缠绵,韵味深长,纯是柔情,毛词虽亦柔婉缱绻,深情毕现,却柔中有刚。
前者是旧时代的落魄才子、薄命佳人为命运所迫,无奈而别的悲吟哀叹,而后者却是革命伴侣献身崇高事业,甘愿忍痛相别的深情流露。
两首词的思想境界与格调不啻是霄壤之别。
文似看山不喜平。
如果说上片前五句在结构上和内容层次上层层推进的话,那么知误会前翻书语一句,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