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62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docx

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

2017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精典案例分析及答案

1.【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二级公路施工项目,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10m。

桩号K15+000~K18+000为石方开挖地段,石方含量达80%。

桩号K18+000~K19+000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厚度15m,采用分层压实法,自下而上水平分层,逐层填筑,逐层压实。

填方路段划分为四级施工平台、四个作业区段。

在路床顶面以下0.5m为第一级台阶,0.5~1.5m为第二级台阶,1.5~3m为第三级台阶,3m以下为第四级台阶。

四个作业区段是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验区段。

填石作业自最低处开始,逐层水平填筑。

每一层均采用机械摊铺、平整,铺撒嵌缝料,将填石空隙以小石和石屑填满铺平,采用重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施工单位为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强化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填石路基质量检验实测项目有:

压实度、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宽度、边坡坡度和平顺度。

【问题】

1.针对背景中的四个施工平台和四个作业区段,采用哪种施工组织形式最合理?

 

2.写出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

 

3.补充填石路堤质量检验还缺漏的实测项目。

 

4.简述填石路堤施工中的装运机械设备配置、摊铺平整机械设备配置和压实机械设备配置。

 

5.施工机械现场管理包含哪三方面工作?

 

2.【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

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

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

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

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3.【背景资料】某跨度40m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采用后法拉预应力。

施工单位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见图2-1),支架由钢管、扣件、型钢等组成,纵横梁采用电弧焊连接。

支架为就近租赁,为保证支架安装质量,施工单位认真检查了扣件的外观质量。

为了保证支架的承载力以及消除支架和支架地基引起的塑性变形,对支架进行了堆沙袋预压,压重为梁自重的1.2倍(梁自重加施工荷载),并在跨中支架顶部设置了标高观测点。

观测点预压前标高为185.756m,进行分级预压,100%预压荷载时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01m。

预压稳定后进行了分级卸栽,卸载后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25m。

经计算,该桥达到了设置预拱度的条件,恒载、活载、混凝土温度、徐变、收缩引起挠度见表2-1,并按二次抛物线设置预拱度。

跨中底板的设计标高为185.956m。

粱体浇筑后进行了预应力的拉,然后拆除支架。

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定分三部分(A、B、C)(见图2-1),分批分次拆除支架。

图2-1  支架布设立面图

表2-1恒载、活载、混凝土温度、徐变、收缩引起挠度表

项次

挠度/mm

备注

1

成桥自重(恒载)引起

9

向下

2

成桥后1/2设计汽车荷载引起

5

向下

3

成桥后设计汽车荷载引起

10

向下

4

收缩、徐变、温度引起

6

向下

【问题】

1.计算梁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2.计算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以及底板的立模标高。

(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3.排列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

 

4.写出旧扣件外观质量可能存在的病害。

 

5.写出架设本桥支架所需要的特殊工种。

 

4.【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的二级公路中有四道单跨2.0m×2.0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各涵洞的工序划分与工序的工作时间分析见表2-2。

表2-2工序划分与工作时间分析

涵洞工作时间/d

工序名(代号)

1号涵洞

2号涵洞

3号涵洞

4号涵洞

基础开挖及软基换填(A)

6

7

4

5

基础混凝土浇筑(B)

2

2

4

4

涵台混凝土浇筑(C)

4

3

4

5

盖板现浇(D)

5

4

3

4

施工单位最初计划采用顺序作业法组织施工,报监理审批时,监理认为不满足工期要求,要求改为流水作业法。

根据现场施工便道情况,施工单位决定分别针对A、B、C、D四道工序组织四个专业作业队伍,按4号→3号→2号→1号涵洞的顺序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确保每个专业作业队的连续作业。

在每个涵洞的“基础开挖及软基换填”工序之后,按《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必须对基坑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和验收时间(间歇时间)按2天计算。

验收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并请监理单位人员及设计代表参加。

验收的项目为基坑几何尺寸、地基处理。

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问题】

1.计算按顺序作业法组织四道涵洞施工的工期。

 

2.计算按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的流水步距及总工期。

 

3.绘制按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的横道图(要求横向为工期,纵向为工序)。

 

4.根据《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验收时还必须邀请哪个单位参加?

 

5.补充基坑验收时缺漏的项目。

 

5.【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工艺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

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

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问题

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补充方框A、B的工序。

 

3.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

 

4.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6.【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甲承接了一座3×30m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工程,下部构造为重力式桥台和桩柱式桥墩,总体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总体布置图

地质钻探资料揭示,1#、2#墩有厚度5~8m不等的砂卵石覆盖层,其强度大于25MPa,卵石平均粒径为20cm,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层。

设计要求桩基在低水位期间采用筑岛钻孔法施工。

施工单位甲将桩基施工分包给施工单位乙,并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了双方安全隐患排查中的职责。

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施工工序包括:

①安装临时支座;②拆除临时支座;③安放永久支座;④架设T梁;⑤浇筑T梁接头混凝土;⑥现浇T梁湿接缝混凝土;⑦浇筑横隔板混凝土;⑧拉二次预应力钢束。

问题

1.开展1#墩顶测量放样时,应控制哪两项指标?

 

2.A是什么临时设施,有何作用?

 

3.根据地质条件,宜选用何种类型钻机施工?

 

4.在双方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施工单位甲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负有哪些职责?

 

5.对背景中上部结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排序(用圆圈的数字表示)。

 

7.【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隧道施工项目,该隧道主要穿越砂层泥岩和砂岩,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

隧道全长800m,设计净高5m,净宽12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

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容。

拟采取二台阶开挖方法施工,施工顺序如图3所示,并按①→⑨的顺序作业。

针对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水安全事故的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

图3施工顺序

问题

1.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计划包括哪些类别的人员?

 

2.改正③→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

 

3.补充表列⑦~⑨项工作的容。

 

4.施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哪一类?

除此之外,应急预案还有哪些种类?

 

8.【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如图4所示的网络计划(时间单位:

d),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图4网络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

工作D(1号台基础)施工过程中,罕见特大暴雨天气使一台施工机械受损,机械维修花费2万元,同时导致工作D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8d;

事件2:

施工单位租赁的施工机械未及时进场,使工作F(1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8d,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2000元/d;

事件3:

业主变更设计,未及时向施工单位提供图纸,使工作E(0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15d,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1600元/d。

问题

1.根据网络图计算该工程的总工期,并指出关键路线。

 

2.分别分析事件1、2、3对总工期的影响,并计算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补偿。

 

3.分别分析施工单位能否就事件1、2、3导致的损失向业主提出索赔,说明理由,并计算索赔金额。

 

4.将背景中的双代号网络改为单代号网络。

 

9.【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农村公路的5×16m简支板桥施工项目,桥梁上部结构为先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桥面面层为5cm厚沥青混凝土,采用租赁摊铺机摊铺。

桥头附近为砂性黏土,地势平坦,施工单位拟在此布置预制梁场,所需普通工人主要在当地雇用。

当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了完整性检测。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施工单位购买了三套千斤顶,为使用方便,千斤顶、油泵随机组合起来拉预应力钢绞线。

由于工期紧,新设备购买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二:

在桥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装伸缩缝后即进行5cm厚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摊铺机匀速行驶,技术员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写出施工单位需要签订哪些合同?

 

2.现场预制梁场布置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3.针对事件一,改正错误之处。

 

4.针对事件二,改正错误之处。

若按背景所述方法施工,可能产生哪些质量病害?

 

10.【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

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围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