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62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 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docx

苏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设计112人体废物的排出Word

苏教版《生物学》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二节.

[课题]人体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尿液的形成)

[设计依据与构想]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知识上要注重对核心概

念的学习,在能力上要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七年

级学生个体有差异,根据认知规律,这时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演阶段

到形式运演阶段的过渡期,对直观的材料很敏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

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强烈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内容“尿液的形成”是本

章核心概念,也是本章的难点。

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

探究新知前首先复习“肾的组成”,有利于知识的衔接。

但这部分内

容既抽象又缺乏一定知识的铺垫,因此,需要教师为学生架“桥梁”

搭“平台”,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实现,所以在教学“肾的滤过作

用和重吸收作用”这一难点时,学生动手制作模型,为学习搭建了平

台,再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多媒体演示、数据分析等方式使学生积极主

动参与学习过程,把知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力图

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的学习方式。

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制作肾单位模型,能够说出肾单位各部分结构的名

称。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实验,能够阐明肾的滤过作用和

重吸收作用。

(重点、难点)

3、通过合作探究、分享交流,能够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重

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制作肾单位模型的材料。

学生准备生物兴趣小组成员设计制作肾单位模型;准备制作模

型的材料;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肾单位的结构、血液的组成相关知

识。

]教学方法[

教法:

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

学法:

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新课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血液透析这是尿毒症患者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视频,你知道尿毒症吗?

看完视频你知道尿毒症患者为什么要进行血液透析吗?

(尿毒症患者

自己不能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只能用人工的方法靠血液透析机清

除体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

)那么正常人是如何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

物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同学们打开课本79页,

今天学习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一课时“尿液的形成”。

设计意图:

紧扣教学内容,同时揭示人体排出废物的两种现象,诱发

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创设学生学习新知的

最佳情境。

二、新课学习.

[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肾单位模型,能够说出肾单位各部分结构的名1

称。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实验,能够阐明肾的滤过作用和2

(重点、难点)重吸收作用。

(重3、通过合作探究、分享交流,能够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点)

设计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生活中也常见一些清除废物的现象。

例如:

可乐中的色素是人体

不需要的,大家猜一下,可乐经过杯子后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回答:

还是可乐。

[演示]过滤可乐,学生协助。

设计意图:

贴近生活,发现不一样的事实,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

的兴趣。

展示流经杯子后小烧杯中的可乐,(学生惊讶)我变了一个魔术,

可乐中的色素被我变没了,什么原因呢?

拆解过滤可乐的装置,同学

们看到:

装置中有一个滤芯的结构,就可以过滤掉可乐中平时认为不

可能被清除的色素。

我们想要知道的正常人体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的

过程肉眼是看不到的,大家想不想亲眼看到这个过程呢?

(学生:

想)

想看到这一过程就需要有一个像过滤可乐色素的滤芯这样的结构才可以,那人体内有没有这样的结构呢?

这个结构是什么呢?

(有,肾单位)下面比一比谁的知识超链接能力强大!

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知识超链接】

展示学生画出的一个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根据肾单位示意图可以把它制作成模型吗?

出示课前学生制作

的肾单位模型,学生代表介绍模型。

问:

能不能把这个模型完全立体

展现出来呢?

【制作分享】生物兴趣小组学生代表展示课前在教师指导下设计

制作的肾单位立体模型(如图一)。

刚才大家通过对知识的链接和兴趣小组成员对模型制作的分享,

你想尝试制作一个模型吗?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才分享到的成

果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肾单位模型

吧。

制作说明:

由于生物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又和化学紧密联系,制作肾单位模型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多是医疗和化学器械,比如生理盐水瓶、一次性输液器、玻璃漏斗、烧杯、铁架台等。

其中:

一次性输小动脉、液软管-----入球出球小动

(图一)脉;多层纱布包裹多次弯曲的输液器软管-----肾小球;玻璃漏斗-----肾小囊和肾小管;血液-----稀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

设计意图:

从肾单位的示意图到静态模型,再到可以动态演示的立体

模型,层层推进,通过学生设计制作模型过程的分享,激发学生亲身

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体验的热情,

迫切探究知识的欲望。

同时运用化学器械制作肾单位模型,也为九年

级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奠定了基础。

【合作学习,制作肾单位立体模型】温馨提示:

大家进行探究活动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启发每个

小组学生要分工合作,这样对每一个结构功能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制作完成后,学生迫切想看到自己制作的肾单位模型中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的动态演示,现在利用制作的模型共同探究学习尿液形成过

程肾单位中物质成分变化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利用稀氢氧化钠

溶液加入酚酞变成红色制作的“血液”的开关,当“血液”流经由输

液管弯曲盘绕并裹上若干层纱布制成的“肾小球”时(其中1、3、4、

6、7、9组事先把纱布用稀盐酸湿润,2、5、8组事先把纱布上剪些

孔洞并用清水湿润),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用稀盐酸湿润的会

流出透明的液体,而用清水湿润的流出红色液体,这样就形成了一组

对照实验。

【成果分享】分享交流,展

示成果。

(小组分布如图二)

1、请第1、3、4、6、7、9

组中的一组展示完成后的模型,

并讲解分享:

①指出模型的各部分结构。

②通过打开血液开关演示实验。

③对照模型说明原尿的形成过程。

(图二).

该组装置肾小球外有完整纱布包裹着,并且纱布被稀盐酸湿润,

所以流出的液体为无色透明的,这些液体即为肾小囊内的原尿,这一

过程叫做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第2、5、8组学生指出实验现象与刚才小组不同,请其中的

一组展示完成后的模型,该组的实验装置流出的液体仍然是红色,(引

导学生讨论原因)学生发现本组的装置中肾小球外包裹着的纱布是破

损的,而刚才展示的小组包裹的纱布是完整的,装置中纱布破损就相

当于肾小球破损,从而导致红细胞进入肾小囊内的原尿中。

这样两组实验形成对照,进一步说明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

了原尿。

引导学生归纳:

血液、血浆与原尿成分的区别。

[质疑]原尿的成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会形成尿液?

为什么

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大家参阅课本79页并结合制作的肾单位模

型,分组讨论完成问题。

)g/L蛙的血浆、肾小囊内液(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单位:

成分血浆原尿尿液

70.0微量蛋白质0.01.01.00.0葡萄糖

7.07.015.0无机盐920.0980.0水960.0

0.3尿素20.0

0.3[讨论]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尿液中并没有,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

用?

(重吸收作用)归纳:

葡萄糖是人体的能源物质,对人体有大用途,又被吸收回血液了。

说明肾小管可以重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提出疑问]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那么我们制作的肾单位模型是不是

需要改进呢?

[学生动手]出球小动脉分支成毛细血管缠绕到肾小管的外面,使原尿中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等有用成分重新回到血液,这一过程叫重吸收作用。

(如图三所示改进后模型)学生

展示。

通过2、5、8小组的肾单位重吸收

演示,血细胞不能被重吸收,进而说明

重吸收的是小分子有用的物质,进一步

体现出与1、3、4、6、7、9小组之间

形成了对照实验,并且通过对照加深了

尿液形成过程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密切关联,更能体现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图三)

引导学生归纳:

原尿与尿液成分的系。

区别。

察到肾小管重吸收的过程吗?

[质疑装置]能观肾小管的重吸收无法动态演示,是受限于实验材料,我们能制作的装

置可以模拟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并能够体现其中各种物质的变

化。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探究的对照

实验原则,注意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通过分组探究,分工合作

交流,让学生都动起来,结合探究活动以及提供的材料信息,培养学

生的动手、观察、分析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体

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资料]根据测定,一个成年人一昼夜产生原尿为150升,而每天排出

的尿量仅为1.5升,你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

[小医生]分析以下某患者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单位:

g/L)

患者指标:

红细胞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

11.02.01.0++30

正常人指标:

红细胞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

11.0-02.00(注:

表中“-”表示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思考交流:

1、与正常人比较,该患者尿液中的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该患者身体哪个系统出了问题?

哪个器官有问题?

同桌两个同学交流,并回答。

设计意图:

运用学习的知识初步解决问题。

通过制作模型并动态演示尿液形成过程中各物质成分的变化,大

家对尿液的形成过程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再检验一下知识掌握

的程度。

【展示图片】尿液的形成示意图

血液→滤过作用→原尿→重吸收作用→尿阐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其中成分的变化:

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分、无机盐、尿素

血液

→葡萄糖、水分、无机盐、尿素→水分、无机盐、尿素

尿液原尿

[自我评价]结合制作的模型,自己先尝试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再与同桌之间相互叙述,特别要说出其中成分的变化。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正常人体内肾单位的功能要比过滤掉可乐色

素的滤芯的功能强大得多。

设计意图: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结合制作的模型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讨论)医生在检验某患者的尿液时发现

了较多的红细胞(血尿),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

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