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74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

高中地理(课标教材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

 

A.粤、闽、赣、黔、滇、桂           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           D.琼、闽、桂、滇、粤、黔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3题。

 

 

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

 

A.-2℃,400mm               B.8℃,600mm

C.0℃,800mm                D.4℃,1200mm

 

5.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珠江

 

6.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D.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

7.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8~10题。

 

 

8.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9.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10.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读右图:

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11~12题。

 

1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12.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14.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15.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

 A.美国硅谷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

 A.拉萨  B.攀枝花  C.武汉D.深圳

 17.城市B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物资充足

C.交通便利,物资流通方便

D.地平江阔,水域、陆域条件好

 

读表1完成18~19题。

 

表1

 

 

年份

世界总产量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1

2

3

4

某农产品

1993

264.5

印度

 

72.0

中国

 

58.8

斯里兰卡

 

24.5

肯尼亚

 

20.0

1996

263

印度

 

72

中国

 

59

斯里兰卡

 

25

肯尼亚

 

25

 

18.该农产品为(  )

 A.棉花       B.甘蔗       C.茶叶      D.天然橡胶

 19.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20~21题。

 

 

20.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1.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22.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

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B.东北地区:

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

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D.黄土高原地区:

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

 

读图2—3—4并回答23~25题。

 

23.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

 

A.180km  B.280km  C.380km  D.480km

 

24.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6.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29.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读下图,完成30~31题。

 

 

 

30.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时最大         B.乙时最小

C.丙时最小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

 

31.自20XX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  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32.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

 

A.不能补给鄱阳湖            B.不能补给洞庭湖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33.下列关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煤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读右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4.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神黄(神木—黄骅港)铁路是我国新建的一条重要铁路。

据图完成35~36题。

 

 

35.神黄铁路与我国的哪几条铁路相交(  )

 

A.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B.京沪线、京九线、大秦线 

C.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   D.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

 

36.有关神黄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穿过的主要障碍有黄河、大运河、太行山、山东丘陵

B.主要解决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运

C.沿线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

D.黄骅港位于天津市,濒临渤海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7~38题。

 

 

比例尺1:

10000

tg20°=0.36

tg25°=0.47

                                            

37.一个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与耕作制度的关系如下表,则图示的地区的耕作制度为(  )

 

太阳高度

>15°

>20°

>25°

>35°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到三熟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两到三熟

 

38.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坡度小于2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种植业;坡度20°25度的坡地若要发展种植业,必须修水平梯田;坡度25~3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林果业。

该地区适合发展(  )

 

A.林果业    B.种植业   C.修水平

梯田   D.上述农业活动均不适合

 

右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38~39题。

 

39.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稻   ②春小麦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