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4004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AB考点强化练第8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文档格式.docx

13

14

考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生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B.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解析】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分散了对外贸易,所以“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所以A正确,D错误;

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不符合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史实,排除。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切入,结合《南京条约》进行思考。

【答案】A

2.(2018·

云南昆明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26)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间,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

这反映了清政府(  )

A.认可了平等外交的思想 

 

B.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

C.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考点】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故A项错误;

“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反应了对外国势力的重新认识,故B项正确;

“‘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可见天朝上国的心态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与学习西方法律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8·

陕西榆林一模·

7)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

”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

A.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

C.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D.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

【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

【解析】英国走私鸦片是由于英国在与中国正当的商品贸易中处于逆差,故A项错误;

由于英国商品在中国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故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

鸦片贸易是非法的走私活动,不能起到捍卫英国“自由贸易”原则,故C项错误;

鸦片贸易是英国在中国获得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不能体现出其对英国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故D项错误。

4.(2018·

辽宁省实验、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9)1860年《北京条约》取消了之前对传教活动只限于五口的限制,对此美国教会传教史专家拉托勒特指出,1858年和1860年的条约使传教士和中国基督教徒的地位起到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这表明(  )

A.传教士和基督徒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B.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

C.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D.中国逐步接受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在中国内地传教并非基督徒的合法权益,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在不平等条约下基督教地位的变化,未体现基督教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故B项错误;

《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使得基督教在华传播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故C项正确;

中国被迫允许基督教在华传播,并非信仰自由,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8·

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二·

28)右表反映出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

百磅)

年份

总出口量

福州出口量

占全国总量比%

1853

1050810

59500

5.7

1854

1190340

204900

17.2

1856

1306770

409726

31.4

1859

1109152

465944

40.2

A.英国市场的需求 

B.内外战争的冲击

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材料中中国对英国的总出口量变化不大不会对产生福州茶叶猛增的结果,故A项错误;

材料1853—1859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部分出口地区被占领,在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没有被占领的福州地区出口猛增,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部分出口地区受到战争影响没有收到战争影响的福州地区出口反倒增加,故B项正确;

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带来是整个中国贸易趋势的变化而材料仅仅说明福建出口猛增,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出口量的增加而不是生产量的增加,故D项错误。

6.(2018·

福建福州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题·

7)出现表1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据《大清会典》《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资料编制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列强入侵的破坏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江南战乱的影响

【解析】自然经济的解体,破坏小农经济,带来江西人口的减少,不符合图示,故A项错误;

列强入侵的破坏带来江西人口的减少,不符合图示,故B项错误;

经济重心的转移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内乱导致江西人口减少,而随着1856年太平天国的衰败,社会趋于稳定,人口转而增加,符合图示,故D项正确。

【答案】D

7.(青岛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三考试)光绪朝的荒政集前代之大成,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备周密的。

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

这反映出

A.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B.官场腐败加速革命形势发展

C.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D.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救荒面前清廷受到了地方势力的阻挠,也说明了清廷的权威已经面临挑战,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材料不涉及革命形势发展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只是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还尚未达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的程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粮食紧张属于自然灾害,而非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A。

8.(2018·

安徽黄山一模·

9)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说明(  )

A.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 

B.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

C.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 

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

【解析】变法、革命、实业是中国近代化不同角度的体现,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者虽有不同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挽救民族危亡,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角度不同,目的与效果相似,故B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的奋起反抗,故C项错误;

挽救民族危亡,本就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落后不是单一方面的落后,故D项错误。

9.(2018·

广东韶关高三一模·

29)居于五四时代中心位置的胡适,没在日记中留下第一手记录,他曾道:

“最可惜的是我在民国六,七,八,九年中未留有日记”、“自从一九二一年四月起,直到今天,十七八年中,差不多每年总有一些日记,有些日记是很详细的。

”?

从日记的缺失推断当时胡适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

A.赞成其思想解放 

B.反对其政治运动

C.默认其传播主义 

D.支持其教育救国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据材料“居于五四时代中心位置的胡适,没在日记中留下第一手记录”可知胡适有意回避五四运动,故A项错误;

由“在民国六,七,八,九年中未留有日记”而“自从一九二一年四月起,十七八年中,差不多每年总有一些日记”可知胡适有意回避是因其对五四运动持反对态度,故B项正确;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由材料中胡适对于五四运动的回避可知他并不支持传播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胡适对五四运动的态度而非对教育的态度,故D项错误。

10.(2018·

11)中国国民党中央于1927年4月组成包括共产党员毛泽东等人在内的中央土地委员会,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不久又提出“本党决计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致使土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

”这表明(  )

A.国共两党合作更趋密切 

B.革命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C.民生主义思想得以落实 

D.国民革命推动农民运动

【考点】国民革命

【解析】材料“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国民党内右派破坏国共合作关系,故A项错误;

革命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开始于1927年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

材料只是“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随着国共关系的破裂,民生主义思想没有得以落实,故C项错误;

国民革命的发展,中国国民党中央“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

11.(2018·

广东东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9)1931年,28个布尔什维克来到瑞金,谴责毛泽东没有采取坚定的“阶级和群众路线”,搞游击战术、在土地革命中持“富农”思想。

他们号召无产阶级领导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主义。

这一事件(  )

A.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有利于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C.说明毛泽东的军事策略出现错误 

D.不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考点】国共十年对峙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在1934年,与题目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题目中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去谈阶级斗争,右倾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已经解决了,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结合了中国国情并未错误,故C项错误;

根据题意,28个布尔什维克不利于中国国情式的革命道路的发展,故D项正确。

12.(2018·

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题·

11)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

(如下表),由此可见(  )

军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